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中国空间站立下规矩,全中文操作界面太舒适

自从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在太空轨道和天和号核心舱连接后,三位宇航员的长达三个月的太空生活,正式开始了。对于我国来说,此成就也是完成了长久以来的中国太空站计划。

近日央视曝光了宇航员在舱内的生活环境,依照视频里来看,位于太空的一个“小房间”内设施齐全,三名宇航员都可以在相当安静的环境里进行工作。

更令人注意的是舱内包括设备、系统等等全部都在使用中文标注,也就是如果其他宇航员想要进入中国空间站,进行参观就必须要学习中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目前所知,欧洲航天局已经计划派遣三名宇航员于2022年进入中国空间站,对于这几位宇航员,目前的目标并不是加强航空技术经验,而是在学习中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心舱操控界面全部采用中文

在我国公布的详细太空视频中,很多人发现了一个非常令人惊喜的情况,那就是在中国“天和号”核心舱中,几乎所有需要宇航员进行操作的设备,都是使用我们最为熟悉的中文。除了此之外,包括空间站系统、机械臂状态和细微操作,还有一些操作条规全部都是中文。都说中文是全世界语言学中最难的一类,对于任何一个人,学习中文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多音字、部首、偏旁等等语音细节都令外国人抓耳挠腮。

但是如果国外宇航员想要在未来进入中国空间站,并在空间站内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掌握中文,并且还要熟悉到一定程度,因为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正式退役,中国的空间站将会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所以除了一些知识储备外,如今想要和中国进行合作,外国宇航员就必须要多一件硬性要求。直到如今再抱怨中文难学也没用,只有端起中文课本好好学习中文才是未来的唯一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有很多网友问:为了方便全球为什么不使用英文界面呢,毕竟还是如今全球通用的语音。其实和大家想象的并不一样,早在之前俄罗斯建设飞船初期,使用的就是俄文,美国主导空间站建设使用英文,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本国航天员进行操作,所以中国空间站用中文,没有什么毛病。

其实,这次第一次代表中国人进入空间站的三名宇航员也“大有来头”。他们都是农民的孩子,在这么多年里,三个农村家庭培养了三名航天员,这也应对了我国航天建设初期的状态,从建设立项开始,我国被西方国家打压,基本上什么技术都没有,完全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化解难题,最终才实现了如今的航天成就,登上了中国的首个空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在完成空间站建造初期工作以来,我国对全世界也一直保持着开放状态,和俄罗斯以及欧洲都有着密切合作,保持着对未来航天事业的共同发展,据可靠消息,欧洲航天局将会在2022年天宫一号空间站完成建设后,送入首批外国航天员。目前这些航天员并没有在训练,而是在学习中文。

根据记者的采访,一名来自意大利的女航天员托佛蕾蒂称:我想上中国太空站,这可能是我一生中唯一的机会,在之前中国航天员和欧洲航天员一起进行过训练,我们之间相处非常融洽。我们一起分享相同的食物,感觉就像是一个家庭一样。令人意外的是该名航天员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全程使用的都是中文。在采访最后,她强调:我特别希望可以参与和中国合作的航天计划中,如果被选中,我想我可能就是多国合作的历史见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2018年,英媒BBC就刊登提问,为什么如今航天员们都是在学习中文?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他们都想要和中国进行合作,一方面是想要学会中文和中国宇航员无限制沟通,另一方面就是能够看懂具体指令,要不然可能连驾驶位坐在哪边都分不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航天计划拒绝美国进入

中国在近两年的发展飞快,不仅仅包含在经济和国际方面,在航天事业也是同样如此。如此高精尖的领域,全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也变得更加激烈。为了遏制中国发展,美国不止一次拒绝了中国的航天合作计划,甚至后续还推出了一项法案,以此禁止所有航天企业和中国进行合作。面对这种打压,我国不仅没有气馁,反而加强了研发。在研发过程中,我国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对其他国家实行封锁,而是更重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框架。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达17个国家获得批准加入未来空间站项目。而美国也提交了合作申请,后续因为一些因素被我国直接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