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太监和宦官,大家脑海里总会跳出几个代表性人物,如东汉的十常侍,赵高、蔡伦、高力士、郑和、魏忠贤、李莲英等等。他们不仅亲近皇族,有小道消息,甚至在很多特殊时期直接影响历史进程。但宦官和太监却大有区别。
宦官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而在先秦和西汉的宦官却并非全是阉人,大家都知道宫中肯定是有很多宫女的,但偌大的皇宫肯定是有笨重活需要男人去完成的。所以宦官就由此诞生,专门为皇室服务,负责宫廷杂事。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打打打了几百年,对于宦官的身体情况并没有统一的要求。
但秦汉时期天下统一了,为了避免宦官进宫以后和她们搞搞搞,所以到了东汉时期,才有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流程,这时候起的宦官就都是阉人了。
而太监和少监本来是官名,和阉人没什么关系,地位在大将、都尉之下,唐高宗改殿中省为中御府后,大量用宦官担任太监和少监这个官职。职务除了伺候皇室,还要管理好其他宦官。到了这个时候太监还是官名,也并不全是宦官。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有的甚至位列三公,直接掌握军权。
而到了明朝时期,永乐皇帝朱棣开设东厂,由宦官执掌。而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开设西厂,东西厂和原位御林军的锦衣卫合称为“厂卫”,这帮人相当于皇家的私人法庭,在全国各地查案、施令,有很大的权力。
而此时东西厂的头头都是宦官,自然要把宦官安排到各大重要的部门。宫里有负责皇家吃穿住行的十二监,宫外有负责兵器、银行等二十四衙门,都大量涌入宦官的势力,而十二监和二十四衙门都各有头头叫某某掌印太监,这些掌印太监又几乎由宦官担任,所以大家就把太监和宦官联系起来。但是太监是最高等级的宦官,是每个部门的负责人。
到了清朝,宦官和太监就是同一个意思了。
宦官具有很强的世界普遍性。距今三四千年前,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印度王国,都曾出现过宦官这一特殊群体。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小编看到不少文章说司马迁是宦官,个人不赞同这个观点。司马迁的官职是太史令,专门研究历法和历史的官员,他因为“诬罔之罪”被赐宫刑。
和专门服务皇家,为了进宫而净身的宦官是有很大区别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