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报名人数377万,相信大家对这个数字已经不陌生了,但是考研总人数越来越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考研成功率会降低。

考研成功率与所考专业息息相关那到底有没有“相对好考”的专业呢?

虽然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但从往年整体学员的反馈中也多多少少看出了一些猫腻。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不少同学们认为相对好考的专业,看看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应用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业方向:可在管理机构和国家机关、医学机构、研究所、大学、国际企业、私人机构等从事工作。

推荐院校: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

02

工程力学专业

工程力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业方向:可到土木水利、机械控制、微电子技术、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等工作;也可到有关的高新技术领域工作(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型材料等);还可从事教学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03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研究人工环境、制冷空调、低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还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业方向: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储能、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吉林大学。

04

农学专业

农学(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

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农学共有9个一级学硕学科:作物学、园艺学、农业作物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另外,还有4个专硕型学科:农业、林业、兽医和风景园林。

就业方向: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学校的地域性关系很大,也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关。比如北京农业研发企业少,用人单位需求持平,每年的变化并不大。

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人们传统所认为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已经涵概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随着国内绿色景观的逐渐重视和深度开发,农业、园林、绿化、环保,园林/园艺景观设计及建筑规划类人才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

推荐院校: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海南大学、西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05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属于理科大类,电子信息科学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支柱,是一门结合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进行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现代测绘技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与此专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

06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业方向:一般多进入钢企和相关研究院,高分子及非金属方向多进入陶瓷、玻璃、涂料、家电等行业,多属大型国企、军工、民企和科研院校。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

判断一所院校某专业好不好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计划招生人数: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

②报考人数:从报考人数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该专业的报考情况。

③推免人数: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该专业的竞争就会更加剧烈。

大家可以用这些指标衡量一下自己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难易程度。

难也好,易也罢,这都是相对的只有努力复习考高分才是绝对的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