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邻居的孩子在初中二年级,六月二十七日,要考地理、生物,计入中考成绩。

离考试还有四天时间,孩子做模拟试卷的成绩还超不过九十分。家长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邻居找到我,让我给当地理老师的同学打电话,让他给孩子补一补地理。

我理解家长的心情,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出高分,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跑道上。

我二话没说,抄起电话打给同学,说出孩子姓名,及主题思想。

同学说:“老同学,现在不让办补课班,所以,我没办辅导班”。

我说:“你能不能利用空闲时间,给他辅导辅导”?

这一生,让别人打脸时有,但让高中同学打脸还没有过。没啥来啥,啪啪的打脸声从电话那端传来:

“哥们:你知道,为了孩子哪个家长舍不出来钱来,虽然不让补课,亲朋好友家的学生,也在一对一上课。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排满了。你让家长领着他背知识点,做模拟卷,把不会的题攒在一起,我给他解答”。

听完同学变相的拒绝,心里很不舒服。同时心里想:若自己学地理专业多好,那样,能给邻居家孩子解疑释惑,告诉孩子怎样备考。

遗憾的是,我不会地理,会地理的同学没时间辅导孩子。孩子想弄明白不会的地方,花钱都求助无门。

考试的目地是选拔,选拔就有竞争。竞争目的是选拔优秀的人才,要成为优秀人才,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实际行动、多付出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内卷?我查了词条:

内卷,原本是学术词语,现在成为网络热词。引申义为: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的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如果用在教育上:招生名额和报考人数是一定的,每个学校都开始补课,结果所有人的考分提高了,录取分数线也提高了。

内卷不是正常现象,但它就在我们身边客观存在。

这个孩子想找地理老师补课,老师没有时间。老师利用空闲时间给学生补课,能补上课的孩子成绩有所提高,增大了考入好学校的机会。

对于没有补上课的学生,这是不公平的!

家长想方设法想改变现状,花多少钱都舍得,家长为了孩子,已经拿钱不当钱了!问题是,家长花钱也补不上课,想内卷都找不到入口。

竞争无处不在,有些时候,我们参与了竞争,一些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而我们孤立无援、单打独斗。

内卷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可悲的是,很多人知道内卷的含义,而自己只是喋喋不休地抱怨,而不去努力改变现状!

就拿高考来说:全国各大院校在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是确定的。

这些院校又分为几个级别:有985、211和双一流等重本院校,有普通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还有高职院校。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都想让孩子考上好的院校。考入清华、北大,是多少莘莘学子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是残酷的,招生是按高考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每个省的清华北大等名校招生名额就那么些人,所以,只有优秀的考生,才实现人生的理想。还有很多一样优秀的学生,输在残酷的竞争下。

不努力学习,成绩提高不了,有时努力了,成绩也不见得提高。这时,家长想法设法去改变现状,找名师、上辅导班、四处求助等等。

现实中,每个市能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只有鳞毛凤角。考入人数最多的还是省内最出名的那几所顶尖的重点高中学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他们有优秀的教育资源。它们有名师、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它们经验丰富、并且有一夽好学习方法,有顶尖的生源……

想一想,我们普通中学的学生如果不努力,能有希望考入清华北大吗?每一个家庭都在竭尽全力地支持孩子,又有几个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这就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说内卷弊端的时候,想一想,社会中哪个地方没有内卷,哪些地方没有竞争,哪些地方不需要优秀的人才,选拔优秀人才的机制是什么?

内卷客观存在,可怕的是:我们知道内卷的存在,当别人都在努力奋斗时,我们确在袖手旁观,并且自以为这样是清高。要知道,消灭内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内卷的另一种解释是:

在没有资源增量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现存资源争夺加剧的现象。

就拿中考来说:各个重点高中录取人数是一定的。

初中学校的第一名,有机会进入省级重点高中,初中学校的前几十名,可以进入市重点一中、市重点二中。

再往后的学生进入县重点高中、或普通高中,最后面的学生只能进入高职。

并且,中考成绩为唯一录取标准。成绩高的进好高中,成绩低的进职业中学。

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是正确的。人往高处走,也是真理!

设身处地想一下,进入省重点的学生和进入职中的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同吗?

每一个学生都想考入更好的学校,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命运。

为了实现理想,孩子都努力刻苦学习,家长也放弃了一切陪伴孩子学习。

但是,招生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可以简单的说,这是一场,你上他下、他上你下的激烈竞争。

所以,每一个家庭都竭尽全力的引导孩子学习。只要能提高孩子的成绩,什么班都会去参加,并且不惜一切代价。

内卷,消耗了孩子的精力,消耗了家庭的财力。内卷的一些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大张旗鼓地进行着。

所以,孩子不由自主地走进内卷,家长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躺平。他们得去拼命挣钱,来支撑孩子的未来。

内卷,是一场残酷的悲剧化的竞争,但是,它客观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