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省陆续公布高考成绩。有人自信满满在期待,也有人因为紧张而不安。

紧张的不止是孩子,更有在他们身后一直忙前忙后的家长。各位父母关注孩子的成绩可以理解。

人生就是这样,关关难过关关过,只要脚踏实地,就可以仰望星空。

关于高考,最重要的从来不是一纸分数,以下这几点真相才是父母和孩子更应该关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们终究要放手

高考成绩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们又要奔赴第二“战场”——报志愿。

之前有一个孩子,差2分无缘清华,妈妈不甘请求重查试卷,当看到卷上11个字时,彻底清醒!

这个孩子叫梁从诫,这个妈妈是林徽因!

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他们都希望儿子以后能够子承父业,因此从小便培养儿子在建筑方面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梁从诫慢慢长大,他学到的建筑内容越来越多,再加上父母常常给他的谆谆教诲,梁从诫的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

高考时,林徽因让梁从诫报考了清华大学,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梁从诫距离上清华的成绩,竟还有2分之差!

林徽因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落榜!

她请求复查试卷,可没想到的是,梁从诫的分数并没有错,她还在试卷中,看到了梁从诫写下的11个大字:

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看着映入眼帘的这11个大字,林徽因如梦初醒:

原来儿子并不喜欢建筑,一直以来,只有我们认为他喜欢而已!

一番自省过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决定,支持梁从诫学习历史,梁从诫也不负众望,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作为家长,在为孩子决定志愿或事情时,有没有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为他决定?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意见和兴趣?

拥有更丰富人生经验的父母,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未必没有可取之处。

但如果,只是纯粹地以“为你好”的名义强行干涉,双方没有开诚布公的交流,也没有耐心细致地解释,任何看上去“正确”的意见,也很难让孩子接受。

孩子的人生路,终究要自己走,才不会悔。

在这过程中,或许会遭遇艰难险阻、坎坷崎岖,但只要是自己选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遭遇碰壁后,他们会明白:一个人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才是成长和成熟的标志。

白岩松在谈及高考时,也曾感慨道:

有那么多的学子和家庭,把梦想放在高考上,别破坏它。别破坏孩子的梦,尊重他的选择,才是明智父母该做的事。

02、即使输了成绩,也输不了人生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突破1078万人,教育部2020年公布本科录取率为40%左右。

那,没考上本科的考生就是输了吗?不会的!

高考成绩虽然能影响你去读哪所大学,但是不能决定你的人生。

你还有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去改变,去创造。

人的一生中,“一帆风顺”是美好的祝愿和祈祷,在现实生活中,失败经常会找上门,但是我们要明白,“掉在水里不会淹死,呆在水里才会淹死”。

北京奥运会的一位举重冠军——马蒂亚斯·施泰纳,令人记忆犹新。他是奥地利人,却代表德国拿到了奥运冠军。

他18岁就查出患有糖尿病,但他依然坚持举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他参加了雅典奥运会,获得第7名,奥地利媒体却对他非常的苛刻,面对这个第7,媒体直接评价:“对奥地利体育来说,马蒂亚斯·施泰纳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运动员。”

2005年欧锦赛,马蒂亚斯·施泰纳出现了严重失误,走表时间读完后依然没有举起重量。这次可恶的奥地利媒体又都跳出来指责他,说他不配参加比赛。

马蒂亚斯·施泰纳彻底心灰意冷,最终加入德国国籍。

接下来几年,马蒂亚斯·施泰纳跟着德国队主教练训练,他和妻子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立志要参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但奥运会前一年却发生了悲剧,他的妻子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妻子弥留之际告诉马蒂亚斯·施泰纳:你不要放弃,要去北京拿金牌。

2008年8月19日,马蒂亚斯·施泰纳在北京奥运赛场以抓举203公斤、挺举258公斤、总成绩461公斤的成绩成功夺冠,赛后他举着亡妻照片泪流满面。

面对糖尿病、奥运会第七、全国媒体唾骂、妻子香消玉殒,马蒂亚斯·施泰纳没有放弃,最终夺得了冠军。

当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后,会发现虽然每个人生节点的选择,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但它并不能完全地决定我们的人生,因为做出决定的依然是我们自己,它都只是帮我们调整努力的方向,让我们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而已。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既然选择了开始,便只顾风雨兼程,把握当下,去努力,去拼搏,才不算对未来辜负。

这一生,极其漫长,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和事。

但只要保持努力的姿态不变,无论有多少条分岔路口,也都会殊途同归。

03、每一段旅程的终点,都是下一个起点

有人觉得,等考上大学,就再也不用上早自习、再也不用做摞起来比人还高的习题册。可以轻松地玩、开心地玩,过让人没有负担的生活了。

的确,备考的日子很辛苦,高考完确实该放松一阵子。

可是,高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大家认为考完试就此进入一劳永逸没烦恼的阶段。但是相反,它正是人生下一段旅程的起点,不能一直放松,甚至“放纵”下去。

那些大学旷课、考试作弊被开除的大学生我们时常在新闻中见到,他们也曾是高中时候的佼佼者,也曾对未来有无数期待,却不曾想,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人生道路上,将来还会有无数个起点和终点在等着我们。

屠呦呦在85岁时获得诺贝尔奖,但她20来岁就献身于中药研究了。

她在39岁时临危受命,开始研究青蒿素,在长达40多年的研究中,她一直推着青蒿素的研究往前走,从不计较自己攻克了多少难题。

就算成名之后,她也不曾躺在功劳簿上,而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从事自己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受苦,也同样会变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人生从来都是守恒的,落寞结局的背后,也会隐藏着盛大的开场;同样,灿烂的开局,也不一定就能笑到最后。

一定要保持心态的稳定,正视每一次人生节点。

不必时刻对比焦虑,也不必逞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找准自己的目标,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或快或慢,也是一路的成长。

无论往后的人生是荆棘密布,亦或满是花路,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大步向前。

愿我们的孩子拥有平常心去对待人生路上的每一次风雨,全力以赴去抓住每一次机会。

越努力,才能越幸运。

*注: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