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成果的三要素

一项教学成果,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理论、实践、效果,最重要的是效果。

从教学成果的定义可以看出,教学成果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理论性、实践性和效果是它的三个要素。

按要求,申请教学成果奖要有反映成果的科学总结或论文。科学总结不是一般的成果介绍,它应当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反映成果的论文可以是结合成果主要内容撰写的理论性文章,如方案构成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可以是方案实施过程中或实施后对方案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索性的文章。

教学成果须有两年以上的实践检验期。这是保证获奖成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体现了教学成果奖所具有的特性——实践性。

效果是评价教学成果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教学成果能否称其为“果”,“果”的水平高下,关键要看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何作用,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如何。方案再好,没有效果,也不能称其为“教学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教学成果的4个特点

(1) 教学成果有科研的成分但不是科研。教学成果也需要立项,收集素材,研究比较,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际做法、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一种科研过程。但前提是教学,是源于教学、服务教学的一种带有科研性质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

教学成果奖也不等同于科研成果奖,因为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是培养人的,不仅要求教学成果体现正确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发展、改革、提高的方向,而且要求获奖者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教学工作还是门艺术,对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艺术水平高,教学效果优异,教书育人成绩卓著的教学大师,在评奖活动中也给予了关注。

(2) 需要理论、论文但不是论文。教学成果的研究与实践需要教育理论指导,结合实践过程进行理论思考,并予以概括总结,形成论文。但不是纯学术性的论文,必须结合教学活动的实践,体现方向性、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和独创性。

(3) 奖励的对象是个人或集体但不是评选先进。教学成果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取得的。个人在成果获得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的工作态度、思想、行为值得表彰,但评选的是成果,而不是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或集体评选的依据是德、能、勤、绩,有先进的事迹,突出的行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教学成果奖的评选落脚点是成果,注重取得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体现正确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发展的方向,对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产生显著效果,在一定范围内有启发、示范的作用。人、果虽不分家,对人但更对“果”。

(4) 需要付诸实践、过程体验但不是直接经验。没有理论的指导,科学的总结,理性的思考,规律性的概括,仅仅是工作体会、做法或经验,也不能称之为成果。

来源:公众号 星空书院在线

作者:曾宪文《教学成果奖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