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我国整体上男多女少,但婚恋市场大体可以分为“男多女少”和“女多男少”两个生态圈,由于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两个生态圈存在严重文化隔离及轻度生殖隔离

生态圈主要由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等诸多因素来划分(核心是其从事产业的附加值高低),并不完全以地域或资产来划分。

大龄未婚女主要存在于女多男少生态圈,是无解的结构性问题,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坚持着什么。

为方便大家理解,后文将把我国类比为欧洲,很多事情将一目了然。

“男多女少”的生态圈是“乌克兰”,“女多男少”的生态圈便是“德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一个男人张口闭口几十万彩礼,买房买车才能结婚,你猜他来自“乌克兰”还是“德国”?

如果一个女生张口闭口重男轻女堕女胎,你猜她来自“乌克兰”还是“德国”?

在乌克兰,男性是经济主体(低附加值产业对女性不友好),女性几乎没有继承权,也很难在社会上直接搞钱,被视为生育工具,差不多只能依附男性,观念上认为结婚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必须生儿子传宗接代,女儿可能不被视作家庭成员,男性想结婚得倾家荡产;

而在德国,女性有继承权,可以直接在社会上搞钱(德国女人其实相当有钱),德国普遍没有彩礼或已沦为形式,德国女性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经济责任,观念上认为最好结婚(但没那么必须),生儿子生女儿没有太大区别,德国男人结婚基本没啥成本。

一、大龄未婚女的主体人群

1、“德国”标准对女性低,对男性高?

一些乌克兰男人说“德国标准”对女性很低,她们只需月入几千,吃喝玩乐,精致穷月光,就算优质女,就敢要求男的年薪几百万,而男人得blabla才算优质……

其实他们描述的那种女人,本质还是乌克兰女人。

真正的德国女人,乌克兰男性很难与之发生婚恋交集。

“德国”的基本标签,是在大城市有房有学历,对男女是一视同仁的。即使按照这个标签算,德国还是女多男少。

是的,就是你毕生努力都买不起的那套房,德国女性天生自带,随便就买得起。

成天念叨几十万彩礼的乌克兰男人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房子得靠自己买(父母缺乏力量),女人没有继承权且很难独自在社会上搞钱。

“德国”之所以女多男少的核心原因有二:

①独生子女政策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这年月年轻人在大城市立足买房,主要靠父母力量,而不是自己

由于我国地域发展极端不均,导致父母力量的多寡与你出身的地域呈严重的正相关。

乌克兰人整体比较缺乏父母力量,而且乌克兰人比较重男轻女,导致乌克兰男性在数量上远多于女性。

而在父母普遍比较有力量的德国,计划生育被严格执行,使得独生女并不比独生子少。

因此,女性“父母有力量”的比例,其实是比男性高的,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女性普遍比男性更擅长考试(
具体参见教育部数据)

你从事的产业附加值高低有相当大的因素是由考试决定的。

不仅仅是本科,女生通过考研、考公务员成为“德国人”的可能性,更是比男性高出许多,女生有更大的概率通过考试成为985硕博、体制内,落榜者只能以普本、专科背景做低附加值产业。

“特别优秀的大佬”确实以男性为主,而“差不多优秀”却是由考试决定的。

由于更擅长考试,我国“差不多优秀”(从事高附加值产业)的女性,在数量上是远多于男性的

一些德国女性似乎感受不到女多男少的严峻程度,是因为男性存在大量随意性行为的需求,在相对开放且人口流动频繁的大城市,男性低三下四的追求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女性是普遍现象,这导致她们的世界充满了海市蜃楼。

比如王思聪追求孙一宁,别说结婚,哪怕是正经恋爱你猜王思聪真的愿意谈吗?

在大城市的各种“名校高学历有资产”的相亲平台中,女男比例相当畸形,女生办会员得交大几万,而同条件男性往往只交几千甚至免费去做拖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男人进不了这个圈,他们成天吐槽的月光精致穷也进不了这个圈。

2、大龄剩女都是精致穷?

作为接触过上万样本的两性社会学研究员,我见过太多女性,关于大城市的女性我太有发言权了,这里得给大家勘个误。

互联网南拳舆论主体——乌克兰男人眼中的剩女画像,是以没啥钱但生活水平很高的精致穷为蓝本的,他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世界形成了一个思维:剩女的主要成因是“要求太高”。

精致穷的本质是漂亮的乌克兰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致穷的常见形象

精致穷虽然大都为出身古怪+学历不咋地的乌克兰女性,但她们的生活水平却可以碾压大多数德国女人。

德国女人普遍有正经工作,有社会地位和一定资产,但生活质量平平无奇,朋友圈多是转发公众号文章,偶尔发个聚餐和旅行照片,在父母资助下有房,泯然众人的微坦形象非常普遍(她们自评6分)。

德国女人对硬价值的要求普遍是“嫌弃贫穷无所谓富贵”,绝大多数德国女人根本享受不到什么性别红利,她们更控颜值+情绪价值+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女人常见形象

精致穷大都出身古怪,学历不高,做着不痛不痒的工作甚至没有工作,但生活水平极高,各种打卡景点网红店,成天晒照,各种大牌包包护肤品精修的自拍以及姐妹合影……

很明显,这些费用都由男人cover,她们普遍没房,有些人有车(男人给的,不是送的,只是给她开)。

尽管她们是乌克兰人,但生活水平却高于德国女人,且有相当的可能性嫁给德国人。

精致穷和大多数德国女人完全是两种生物,彼此几乎没有交集。

德国女人的生存策略是靠自己及父母,她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怎样在社会上搞钱,几乎吃不到性别红利(本质是人);

而精致穷靠性别红利为生,上班只是打发时间,主业是对付男人(本质是商品)

级别较高的精致穷就不穷了,甚至很富,她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大范围变现。

这就决定了,如果你颜控,需要“站着谈恋爱”,那么你必然会更喜欢精致穷,她必然是很物质的,你必然得花钱。

精致穷也分级别,她们的颜值和茶艺水平,决定了给她提供红利的男人级别。

其中级别较低的,普通德国男人就可以供养,乌克兰男人的生活中也能广泛接触到。

级别较高的,就得高级德国男人才能供养了,乌克兰男人只配在直播间打赏。其实王思聪玩的网红,本质上也还是乌克兰女人。

那么什么样的男人喜欢精致穷呢?

德国男人在择偶策略上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人和德国女人平等恋爱(合作型),另一种消费精致穷(消费型)。

两者的区别在于女性观不同,消费型骨子里矮化女性,颜控程度高且爹味很强。

消费型尽管身为德国男人,但他们和德国女人很难有婚恋交集。

原因如下:

大多数德国女人颜值不够+知识分子的清高+忙于自我实现,商品属性很差,他们不喜欢她们。

德国女人有房有资产有收入+对男人的诉求很多元+不至于为那几万几十万出卖灵魂(几百几千万可能就出卖了,但王思聪都不会给这么多),所以她们也不喜欢他们。

所以即使像王思聪这样的顶级消费型德国男人,也是执着于高级精致穷的(网红),很少涉猎德国女人。

乌克兰文化骨子里矮化女性,他们的颜控+爹味程度,以及不把女人当人看的程度较德国人更高,把这是乌克兰男人普遍在王思聪砸钱泡网红这种事情上有着超强认同感的原因。

越是不把女人当人看的男人,就越认同“有钱就有女人”。

但他们的经济实力却很弱,他们厌女,是因为买不起。

有部分颜控但抠门的德国男人也是如此。

他们成天攻击精致穷,说明他们眼里只有精致穷,其他女人都是空气。

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希望精致穷不要花那么多钱,希望和商品共同奋斗。

但这怎么可能,人家就是靠性别红利生存的。

有些男人的女性观就只能欣赏商品化的女人,然后又嫌商品化的女人贵,你咋不上天呢?

他们厌女,不过是无能的狂怒。

德国男人愿意向下兼容倒也罢了,乌克兰男人最好彻底不要做梦,下图才是你老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男人的老婆该有的样子

二、大龄未婚女性的常见共性

既然说的是大龄未婚女,她起码得是个80后,其中年纪稍长一些的,跟00后的父母其实算一代人。

我不知道95、00后到了这个年纪会怎样,本文主要分析现在的大龄未婚女性,也就是以80后(算上部分90初)的这代人。

这个代际的成长背景,决定了她们的一些特殊的意识形态。

以下是大城市大龄未婚女性常见的几种类型。

1、没有退线定居的乌克兰女性

如果一个乌克兰男性到了婚龄,依然不具备在所在城市定居的能力,那么他大概率会退线定居(一线城市退二线,二线退三四线等等),你很难见到三十四五岁的未婚无房无户口男性依然滞留在北京租房。

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滞留则比较普遍,由于滞留在德国,尽管她们身为乌克兰女人,但依然得在德国女多男少的环境中内卷。

这个是80后特色,预计95后女性到了这个年纪,这种情况会变得比较少见。

因为在80后的界中,乌克兰人自我奋斗成为德国人非常普遍。

我认识一位70后姐姐,她是辽宁人,95年在北京大专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工作,解决户口,解决吃住,工作8年后(2003年)她月入3800,当时通州房价只有两三千块,于是03年她在通州买了房。

08年房价有些掉,她结了婚,和老公(农村出身名校毕业)又在望京买了一套房。

他们基本没啥生活品质,现在正在准备捣鼓三胎。

他们觉得自己是自我奋斗的典范,对现在年轻人的躺平感到惊讶,这种人在一线城市的70后中非常多,那时候的乌克兰人是能够大概率的通过自我奋斗成为德国人的。

这就是80后参考的经验,很多80后进入社会时,会惯性的觉得自己会像哥哥姐姐们一样,按部就班的通过自我奋斗改变命运。

然而时代变了。

现在德国人生来就是德国人,乌克兰人生来就是乌克兰人,想通过自我奋斗成为德国人越来越不可能。

这种改变使得很多浑浑噩噩上班,等着按部就班当德国人的80后猝不及防,年过30定睛一看,定居已经永远不可能,他们仅仅晚生了几年,就得永远漂在这座城市。

由于乌克兰文化觉得经济责任主要是男人的事儿,乌克兰男性对这种改变相对敏感,有些人亡羊补牢,退线准备的比较早。

而很多女性受乌克兰依附文化的影响,压根没觉得经济责任跟自己有啥关系,过的浑浑噩噩,在职业发展资产配置等各方面根本没有退线定居的计划,结果到了30+突然发现自己是个一无所有的漂,在女多男少的环境显得毫无价值。

95后在这方面会好很多,因为95后参考的经验就是80后挣扎的惨状,早已躺平的他们压根不相信奋斗。我发现很多95后无论男女,早早就想好了自己究竟要在哪混,很早就开始做定居或是退线的准备了。

说完了乌克兰人,接下来该说大龄未婚女的主体——德国女人。

由于德国结构性的女多男少,所以必然存在一批女性难以结婚,本质是在女多男少圈层内卷中的失败者。

作为见过上万样本的两性社会学研究员,我发现这些失败者大都有个极具时代特色的特点:传统保守。

是的,越是传统保守的女性,就越容易在内卷中失败。

2、端着、难追

德国婚龄男士并不是不追女生,但相比20出头的男性,有着一个很大的区别:

20出头的男性在追求期普遍有着近乎无限的耐心,但婚龄男士在表达早期好感后,会立刻观察女方是否有正反馈。

主要原因是荷尔蒙的衰退+年轻时被绿茶吊过+德国男人有的挑(乌克兰男人就没得挑,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舔)。

因此,女方是否擅长在这个阶段给予恰到好处的正反馈,对于关系的继续发展非常重要。

本来呢这个问题就不应该存在,谈恋爱就是互相吸引,女生被吸引了自然就会给出正反馈。

但越是传统保守的女性,就越不会给男人正反馈。

因为在封建社会规训中,女性给男人正反馈是政治不正确的事情,即使她喜欢你。

男性似乎很难理解这一点。

封建社会规训要求女性必须保护好自己,即使面对自己喜欢的男人时(有好感的男人更是重点提防对象)。

主动给男人正反馈?这是骚,这是浪,这是贱,这是水性杨花,会掉价,会被男人看不起。

只有端着的“好女孩”才会被男人重视。

封建社会规训的目的,就是让女性极难与男人由于两情相悦建立两性关系,就是让人失去自由恋爱的能力。

在过去,建立两性关系的唯一路径是被家庭或组织包办,在包办之前一定要尽可能的难搞,越难搞就越是好女孩(两情相悦简直是毒蛇猛兽)。最后包办一下,盖头一掀,完活儿。

仅仅在40年前,男人不需要吸引女生,擅长的男人可能会被枪毙,你只要当好工具人就行;女性则一定要端着,敢于表达的女人则是水性杨花。

这下明白为毛她们所谓的主动,就是“给你个机会来舔我”了吧?

现在没了包办,封建规训出来的人,女的又端又作,男的又怂又亢,突然放在自由恋爱的环境中,能搞在一起就见鬼了。

中国40年就完成了西方200年的历史进程,长辈脑子里的东西简直如同古人,这让很多听话的乖宝宝面对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手足无措。

某些对女性的“纯洁”有要求的男人,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你们遇到的类似新垣结衣长相,还让你觉得很舒适(正反馈给的好)的女生,统统都是绿茶。

你应该在大龄未婚女中好好寻一寻,越是令人讨厌的越要重点关注,全是宝藏。

对于大龄女生来说,尽早从封建规训中解脱出来,才是有利于自己婚恋的上上策,那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受封建规训影响?又应该如何摆脱这种影响?添加婶婶微信aunt601发送具体情况,她会告诉你。

后浪受到规训的比例已经大大减小。

很多后浪女性,遇到心动的男人恨不得下一分钟就跟他在一起,只要喜欢压根就不用追,就像欧美电影中演的那样。

你可能会说,这样是不是很容易被骗啊。

你瞧,还是封建社会规训那一套。

封建文化认为,恋爱没有婚姻的结果就是骗局,两情相悦则是达成骗局的手段。

而在现代文化中,婚姻只是两情相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副产品,两情相悦本身才是目的。

我们有个用户,男性,他有个妹妹在年龄上算是后浪。

有一天,他发现妹妹在微信上和一个小帅比调情。于是他警告她,要多交往一段时间,看看这帅比是不是骗子,而且女孩子也不要太主动,不然掉价,云云(有趣的是,他同时在抨击相亲对象为毛吊着自己)。

结果妹妹白了他一眼,完全无视他的警告,继续跟小帅比调情。

因为,妹妹解放了自己,建立两性关系只需要两情相悦就可以了。

至于结果?谁知道呢,反正两情相悦就交往呗,继续相悦就继续相处,万一发展的好也可以结婚,没到那个阶段就不相悦了咋整啊?那就一拍两散呗,没有谁被骗。

80后大龄未婚女性有很多深受封建规训,她们非常喜欢在关系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担心没有结果。

因此她们会:

①回避婚龄前的恋爱机会

这使得她们缺乏和男人实际交往的经验,很多德国女人30好几,恋爱经验肤浅的可怜,她们普遍对爱情对男人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大龄花痴,无法面对婚龄的现实。

②难追

由于抵触没结果的恋爱,她们在恋爱还没开始时就特别想确定有没有结果,她们进入恋爱关系会非常谨慎,以至于很难进入恋爱关系。

她们遇到两情相悦之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去爱,而是纠结,需要对方证明他足够爱/靠谱/会和她结婚/不是妈宝/顾家/有付出意愿/不出轨/老了生大病不会抛弃她……

男方需要大量莫名其妙的努力来证明上述东西,这个过程在男方立场看来,你的行为和下图吊人玩的绿茶如出一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男根本就没有能力确定你究竟是纠结还是吊他,而且相对于绿茶吊人会不停的给人正反馈和进度条,普女纠结时连正反馈都没,这是一个男方单方面付出、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说错一句话就可能全白瞎、毫无安全感的体验极差的过程

女性很难理解男人在这个过程中的痛苦程度,这非常破坏两情相悦,本来还有些好感,遇到这种直接下头,女方自身也因为纠结而压抑情感,根本就不可能愉快的谈情说爱。

在德国,但凡能被你看得上的男人,都有挑选的资本,根本就不可能接受这种折磨人的模式。

什么样的男人会很有耐心呢?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有一些物质方面相当充裕的德国女性用户,和她们互动较多耐心较多的男士都有个共同点:条件远比她们差的小镇凤凰男。

毕竟条件跟她们差不多的男士,都不会自讨苦吃,有些女人真的是追着赶着要被凤凰男吃绝户的。

她们的逻辑是“足够爱她就会有耐心”,问题是爱情是在一开始的好感喜欢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不是一上来就无中生有的,而你在好感阶段就已经把它掐灭了。

正常人:遇到有好感的男人,充满乐观与喜悦,轻松交往,过程愉快;

大龄未婚难追女:遇到有好感的男人,充满警惕与纠结,纠结好久才交往,交往后继续纠结;

你觉得和哪种人在一起的恋爱过程更愉快?你觉得是愉快的恋爱过程更容易有结果还是纠结的恋爱过程更容易有结果?

她们是没办法正常恋爱的,封建规训阉割掉了她们自由恋爱的能力。

咱们再回到她们纠结的那些东西,足够爱/靠谱/会和她结婚/不是妈宝/顾家/有付出意愿/不出轨/老了生大病不会抛弃她……

你瞅瞅这些,有哪个是在早期接触时就判断的了的?这玩意不交往一段时间你咋可能了解?想在接触早期让男人证明,不过是考验他的演技罢了。

她们喜欢用婚姻的标准,在恋爱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对男人进行深度预判。

这怎么可能?即使以婚姻为目的,很多特质也是需要深入接触才能了解的,谈恋爱本身就是互相深入了解的过程,不然你谈什么恋爱,直接结婚算了。

这种倾向反而使得她们精准的选到了渣男和杀猪盘,你觉得是渣男和职业骗子更擅长证明自己靠谱,还是同样受到封建社会规训的普男更擅长,谁看起来会更靠谱?

中国每天杀猪盘报案的案值就有3000W,绝大多数受害者都是这种女性。

了解一个男人,吃一百顿相敬如宾的饭,比不上一次酣畅淋漓的床。

自由恋爱就像开盲盒,在关系没有深到一定程度前,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人,在关系很浅时就想进行深度判断是不可能的,你知道你此刻喜欢他就足够了。

然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会认为深入关系对女性来讲是吃亏是付出,这很反人类。

绝大多数恋爱其实都不会有结果,你如果想要爱情,你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想一开始就追求确定感?那么你要么根本就无法开始,要么遇到骗子。

既然她们没有恋爱的能力,那咋办呢?

其实有很多同样受过封建规训的男人,同样被阉割掉了恋爱的能力,他们很可能各方面都很OK,由于缺乏恋爱能力和吸引力而剩到现在,如果你非常担心恋爱没有结果而“被骗”,那倒不如跟这种男人走半包办路线。

但作为夹缝中的一代人,她们除了受过封建规训,又同时受到了现代自由恋爱的影响,她们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她们不愿意被包办,她们非常渴望爱情。

但这不可能,有恋爱能力有吸引力的男士不会沦落到包办,给你包办个彭于晏这种封建文学中常见的戏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所以她们总觉得有好感的不靠谱,靠谱的都不喜欢。

遇到“以结婚为目的”的男士时,她们会异常抵触,你特么竟敢不懂爱?

遇到两情相悦的人时,她们又会各种警惕和纠结,相处体验极差,压根没法谈情说爱。

真是拧巴的悲哀。

最关键的是,年青一代后浪女性,受封建规训影响较小,主动程度普遍较高,好追,两情相悦就恋爱,不合适就say goodbay,敢爱敢恨,特别有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中新女性的感觉。

大龄未婚女性的那些封建裹脚布被后浪女性碾压成渣,你以为仅仅是因为人家年轻漂亮?

如果你有情感问题,咨询婶婶微信aunt257
只说真话,不讲鸡汤,助你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