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希望你在这一行业是0经验,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有一些企业喜欢“校招”,就是去高等院校里,招收那些刚出校园的大学生。

这个不难理解,对于一些文化深厚,有影响力的企业来说,白纸一张的大学生,意味着可塑性强。并且刚进入职场时,他们的薪水相对较低,至于工作经验,可以通过锻炼迅速成长,大企业,有这个自信嘛。

但近些年我发现了另外一个情况:

有一些企业,不招收应届生,开始从社会上招聘很多有较长工作经验的人。但有一个要求:就是你没有干过我这一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去听过著名保险公司Metlife在武汉的推介会,他们需要怎么样的人呢:

1、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3年以上企业管理层经验

2、过往年薪10万+

3、以前没干过保险这一行

第三个要求,勾起了我当初做记者时期的一些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我曾经在湖南郴州采访过一个做冰糖橙的农场主,叫何东。

原先,他是做第二产业——矿冶起家的。后来当地政策转型,要绿水青山,因此开始进入农业领域。凭借着自己在工业时代积攒下的资本和管理经验,迅速转型到了第一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那时候他就跟我说:我招来负责打理冰糖橙园子的人,必须是没有自己种过冰糖橙的。

他说,工业化的农业生产,和传统农业完全不同,他需要彻底改变原先的农业模式。

无独有偶。

2020年,我们团队跟随新希望集团,前往陕西、贵州等地,探访他们的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现代化养猪。那里的项目经理也提到了同一句话:

来我们这里负责养猪的人,我们希望你做过农业,但最好是没养过猪,因为我们这里的养猪和传统意义上的养猪,完全不同。

如今要求你“洗白”的企业不在少数,这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

记得我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企业要求你至少有相关行业从业经验2年左右。那个时候不难理解,很多企业不想帮你免费培养人才嘛(大企业不担心校招员工迅速流失),又希望你会很多东西,上手就能用。

可如今,很多企业开始拒绝你有过“同行从业经验”,他们会更看重你的综合能力。

比如你做过农业,了解农业,但最好不了解养猪;

比如你是企业的中高管,有丰富管理经验,过往薪酬也侧面印证了你的能力,可你不能做过保险行业。

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去年开始,我接触了安馨的低碳饮食减脂项目,走完了整个过程,恍然大悟这种“一张白纸”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的减脂项目中,成效最好的,就是那些把自己对于饮食方面的理解“洗白”的人。

他们会默认,自己对于吃饭这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无所知,认真听取管理师的建议,严格按照我们制定的餐单来执行。最终收获的是从XL号穿到S号的惊喜。

而在过程中,带入很多自我误区的客户(包括前期的我自己),则会经历很多坎坷,最终瘦身的效果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好。

仔细想来,这些希望你成为一张白纸的企业,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做了一些打破这个行业原本固有壁垒、误区的事情。

他们坚信,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过程,是正确的,但这些都在挑战该行业里原本固有的一些经验。

只有来到这些企业的人,将自己视为一张白纸,才能更好地融入理解新企业的新理念。

这是新型企业一种“大破大立”后的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经历,开始让我思考:如今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

我认为是:有把自己默认为一张白纸,并且不断学习的人。

互联网时代,一切变化都来得太快。而很多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同一行业的“老派”很多时候会带着鄙视、不屑的态度来看待。如果我们自身也有这样的特点,其实是一种危险信号。

而恰恰是那种善于把自己置于“白纸”境地的人,更能够接触、学习到新的事物。

毕竟,这个年头,彻底打破过往经验,构建全新行业生态和规则的案例层出不穷。

一直固守传统经验的人,很多时候没有看到,整个时代因为工业化、信息化等整体提升,带来的彻底更迭。

不是说他们过去的经验错了,而是过去的经验,是建立在过去那个环境下的;当环境变化了,经验还停留在过去,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麻烦。

文章的最后,我想分享猎豹CEO傅盛老师有一篇文章里的观点,叫《认知三部曲》,他认为人的认知状态有四个境界: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乍一听可能有些绕口,但多读两遍,你就会豁然开朗了。

感谢你来到路遥的生活盲盒,和你一起聊一些有趣的生活细节,发现更有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