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击败突厥而被四方胡人政权敬称为天可汗,他们的可汗必须要经过大唐的册封才能得到民众的认可。紧接着,李世民向四方拓展疆土,尤其是恢复对西域的经营,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使万邦来贺,大唐国势达到鼎盛。

大唐是个开放和包容的国家,欢迎四方商人前来贸易,长安城里最多时聚集了十余万异域商人,来自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商品都可以在长安买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朝铸造发行的铜钱通行于各个周边诸国,地位相当于现代的美元,有了铜钱就可以在长安消费和进货。但是,各国商人欲求之而不得,因为唐朝缺铜,铜钱铸得不是很多,本国百姓都不够用,怎么能流到外国去呢。

于是,一些与唐朝亲近的国家纷纷按照中国铜钱的样式,铸造自己的货币,其中最有名的粟特青铜钱。粟特人是中亚的一个商业民族,丝绸之路主要经营者就是粟特人,连安禄山都有粟特血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丝绸之路重新兴起后,全民经商的粟特人很快富裕起来,他们原本使用的是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但银币无法在唐朝境内流通,于是粟特人仿照大唐的圆形方孔钱,铸造了自己的青铜钱。

粟特人没有统一的国家,分成九个小型王国,被唐朝称为昭武九姓。其中的康国和安国铸青铜钱最多,一般正面铸有“开元通宝”四个汉字,或仅一个“元”字、其余为粟特文,背面有康国安国的王室徽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特青铜钱是第一种西方民族仿制唐朝的钱币,证明大唐对他们的影响已经非常深刻,自愿接受大唐的经济和文化辐射,就好像朝鲜使用中华衣冠和文字一样。

更有意思的是,粟特铸青铜钱后,回鹘和突骑施两个游牧民族也先后铸造铜钱,不但用来向大唐表达忠心,还用于祭祀、团结内部民众等重大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鹘和突骑施铜钱上也都刻有本族文字,大小和重量与唐朝铜钱非常接近,在3克左右。回鹘还特意铸造用于宣传摩尼教的“日月光金”钱,赋予古老铜钱新的使命。

大唐铜钱的外溢,很好地体现出唐朝对周边诸国的影响力,使他们以中国为标准,按照中国规范来改造自己的礼仪和贸易准则,这也是今天的人民币国际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