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带大家到南开大学,探寻红色记忆背后的故事,一起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是南开大学校钟。每年新生入学或毕业生离校,以及其他重大纪念活动,这口新的校钟都会鸣响。校钟坐落于南开大学主楼后广场,于1997年在南开大学被日寇炸毁60周年之际重新铸造而成,重3000余公斤,高1.937米,寓意南开人牢记1937年日寇侵华毁校的国耻、校耻。校钟正面为书法家康殷书写的“南开”两个大字,周身雕刻有60枚南开大学的校徽图案,寓意南开遭受日军轰炸后60载的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源堂为三层混合结构楼房,建成后,为南开大学理工系科使用,理科四系的教室、实验室均设在馆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7月29日,天津抗战打响后,南开大学遭到日军飞机轰炸,校园内楼房均被夷为平地,唯有思源堂虽中弹起火,千疮百孔,但依旧傲然矗立在校园内,见证着南开大学的风雨沧桑。1945年后,思源堂作为南开大学仅存的老建筑得以修复。新中国成立后,思源堂由南开大学化学学科作为教学楼使用,现为南开大学医学院使用。2004年,经南开大学研究决定和天津文物局批准,该建筑进行了清洗和修补,目前该建筑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在南开大学这所百年历史名校,还蕴藏着秀山堂、芝琴楼、严修、张伯苓纪念园、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等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