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以旱作农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我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粮食产量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同时,人口也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之下,可供开垦的土地是十分有限的,再加上自然经济本身具有脆弱性,使得粮食的产量有时并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每天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算得上是“太平盛世”。但是传统农业时期,更多的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就能够有比较好的收成。如果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则往往颗粒无收。因此,在古代社会中常常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如果再碰到一个腐朽的王朝,甚至会因此而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人们揭竿而起,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粮食问题,也就成为很多封建王朝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更好的收成,人们往往倾向于种植一些适合当地气候环境而又产量较高的农作物。因此很多的高产农作物被引入中国,比如玉米、花生、小麦等。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一个人,他冒死从海外带回了一根藤条,却因此解决了很多人的饥饿问题,从而挽救了无数的生命。而这根藤条下生长的作物不是别的,正是如今我们非常常见的甘薯,相信大家很多人也都吃过。那么它又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呢?

这个冒着生命危险将甘薯引进中国的人,就是被誉为“甘薯之父”的陈振龙。可能大家对于这个名字十分的陌生,因为时至今日,人们早就将他的名字所淡忘了,但是他做出的贡献却是一直影响着人们。明嘉靖二十二年,陈振龙出生在福建省长乐县的一个小村庄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儒士。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下,陈振龙自幼就饱读诗书,希望日后能够考取功名。在不到二十岁时,陈振龙就中了秀才。但是后来,由于厌倦了繁杂的科举考试,陈振龙在万历年间弃儒从商。

当时的陈振龙,跟着一队商人,到达吕宋(今菲律宾)开始他的商人职业。到了吕宋之后,他发现这里遍地种植着一种藤条植物。经过了解后发现,这种植物名为甘薯,是当时的西班牙人从本土带过来的一种特殊作物。这种农作物十分耐旱,而且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更重要的是生熟都可以食用,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

当时,闽中地区时常发生自然灾害,很多人都因此食不果腹。陈振龙联想到自己家乡人们的遭遇,于是下定决心要将这种作物带回去种植。然而当时西班牙控制下的吕宋,禁止出口甘薯。陈振龙并没有放弃,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将甘薯的藤条绞入到吸水的绳子之中,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最终将其带回福建。

回国后,陈振龙立即将带回来的藤条在自己的家中进行了小规模的试种,获得成功。之后,闽中再次大旱,百姓们收成不好,很多人还饿着肚子。于是陈振龙令自己的儿子上报当地的政府官员,自己从吕宋带回的甘薯可以救荒。福建巡抚金学曾马上进行试种,成功后又在福建境内大片种植,彻底解决了闽中的饥荒。在此之后,甘薯就加入了中华民族的万能食谱中。陈振龙冒死带回的一根小小藤条,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福建当地修建了“先薯祠”和“先薯亭”。

其实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仍然存在着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但是袁隆平和他所研制的杂交水稻的出现,使中国人彻底地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为全世界的人民解决粮食问题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应该说,在如今这样不愁吃穿的年代,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些有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