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民国的盗墓贼,许多人都会想到孙殿英,他盗挖清东陵,把慈禧墓翻了个底朝天,盗出大量珍贵的文物,导致许多文物外流,时称其为“东陵大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帝退位时在清东陵还留有护陵人员,起初人数不少,不过后来护陵人得不到照顾,甚至串通外人倒卖财物,如此一来清东陵逐渐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一块“肥肉”。

孙殿英盗挖清东陵是有准备的,他早就想好了下手的对象,清东陵里面慈禧陵墓肯定陪葬品丰富,她是清朝最为奢侈的女人,乾隆陵墓里面也是陪葬品丰富,他是清朝最繁荣时的皇帝。

这两座墓中的陪葬品尽数被孙殿英盗走,他还亲自下到墓室中点视宝物,以防被士兵偷拿,这些陪葬品有珍珠、玛瑙、玉石、书画等等,这些文物一共装了四五十箱。

慈禧墓年代较近,陪葬品还保留的有清单可以查,而乾隆墓中的陪葬品则无从查起,至于有多少文物流失已经无从知晓,孙殿英也注定要遗臭万年。

在三大盗墓贼中有一个军阀却与孙殿英相反,这个军阀叫靳云鄂,他的山东邹城人,其职务和势力要比孙殿英大许多,靳云鄂曾当过河南的一把手,还当过河南保卫军总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靳云鄂是“盗墓贼”这个说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甚至说他是一位文物保护者,是保护文物的好军阀,在靳云鄂主政河南时,在距离郑州40公里处的平原上有一座郑韩故城遗址。

附近地主李锐让工人在门口菜地打口井,以方便种菜养花,在挖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怪事,挖出了红色的黏土,继续向下挖了几天,挖出了两件青铜器,地主李锐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锐迅速找人继续挖掘,一共挖出了20多件文物,李锐卖了其中一件宝物,获利800大洋,这件事很快传到了靳云鄂耳中,他迅速派人查清此事,并派兵保护古墓现场。

已经发行的文物也都收为国有,后来在冯玉祥的资助下,1927年,靳云鄂创办了河南博物馆,至于说靳云鄂“盗墓”,可能是把他和地主李锐联系在了一起。

跟他们两人相比,党玉琨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民国大盗,他是陕西富平县人,党玉琨是一个小军阀,盘踞在陕西凤翔一带,他的士兵纪律涣散犹如土匪,打劫绑架的都干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筹集军费党玉琨盗挖了斗鸡台的古墓,他挖的是周代的古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可以说件件都是国宝级的,最终这些文物被换了枪支弹药,而党玉琨也在1928年9月5日被宋哲元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