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网络媒体消息,近日“北京一女子网恋投资被骗824万”登上热搜,据有关记者采访该女士时,该女士表示其在世纪佳缘网站邂逅了自称在银行上班的杨先生。在聊天过程中,杨先生说自己看上了一套价值七千万的房子,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值两千万,剩下的钱还差好几千万。但杨先生说,自己可以利用工作的便利进行投资。杨先生让张女士打开一个名为新加坡金融数字货币交易中心的链接,说只要跟着他买,保证稳赚不赔。女士前后给杨先生打钱总计824万元,可是女士发现数千万的钱根本取不出来,杨先生也失去了联系。

女士这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联系世纪佳缘网站方面,因为对方的账号注销,之前的聊天记录、实名认证等信息她都无法再查询。网站客服却说注销之后的聊天记录无法查询,建议女士方面报警。女士这才想要求助媒体维权,而且她觉得婚恋网站给会员介绍骗子,也有很大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一点,在一般情况下类似的婚恋网站唯一承诺保证的是会员为实名,但并不能保证通过其他社交软件跟您聊天的就是这个实名认证的人,也不能保证这个人的财产信息、工作信息等为完全真实,更不能保证对方不是骗子,所以想要追究婚恋网站的责任是非常困难的。而在这里王健松律师对于平台的相关责任有不同看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该女士的维权之路需要看情况。针对于具体的维权问题,这里有几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是婚恋相亲市场属于服务行业,这属于婚介服务,因此是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而针对于婚介服务,首先需要确认的是其承诺的保证部分。如果在该事件中,婚恋网站的服务合同中仅仅保证了会员的实名问题,那么王健松律师表示该女士的维权的确会有客观的不利因素,但如果该婚恋网站在承诺中确认了类似“个人信息真实”的有关情况,则婚恋公司方面不能免去关于该部分的相关责任问题。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面对网络婚介服务,依然需要确认相关的平台合同其中的权利义务,这是防范网络情感诈骗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这个事件中,同样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区别情感诈骗”。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情感诈骗作为诈骗的一种手段,依然是无法脱离诈骗的范畴。因此王健松律师表示可以从“诈骗行为”进行分析。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情感诈骗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诈骗,其在过程中无法绕开的是需要当事人进行处分财产的目的性。因此而言王健松律师需要表示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因此综上所述,面对情感问题及需求时,依然需要注意冷静分析、客观思考,在恋爱全程中审慎其中的金钱交易行为,才能最终收获幸福的、健康的情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