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教育部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交叉科学部,进一步明晰了交叉学科的研究归属和发展方向。

事实上,早在交叉学科门类设置之前,国内高校就已纷纷加入交叉学科的自主设置和机构建制热潮。据教育部网站公布,截至2020年6月底,共有159所高校(不含军队单位)自设交叉学科完成备案,自主设置交叉学科547个。

近期,青塔研究院发布《高校自设交叉学科研究报告》,从“全国交叉学科现状”、“交叉学科布局方向”和“交叉学科发展趋势”三个维度进行数据观察与解读,以期对高校探寻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路径有所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交叉学科现状

“双一流”高校抢先布局

在交叉学科建设进程中,“双一流”高校抢先布局,自设交叉学科数占全国交叉学科总数56.67%。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有153个交叉学科,占比27.97%,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57个交叉学科,占比28.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属高校表现亮眼

近年来,地方高校积极探寻交叉学科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加大对新兴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群的建设力度。

据统计,省属高校共建设295个交叉学科,占比达53.93%,部署高校共建设252个交叉学科,占比46.07%。省属高校中,江苏省建设交叉学科数量达26个,居省属高校首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叉学科布局特征

科学选取支撑学科、合理规划学科布局是高校进行交叉学科建设的首要工作。报告通过对交叉学科构建要素特点进行剖析,发现现有的交叉学科布局有如下特征:

自然科学类交叉学科为主流

交叉学科主要分为3种类型:自然科学类(仅包含自然科学类支撑学科)、人文社科类(仅包含人文社科类支撑学科)、融合类(包含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其中自然科学类交叉学科达258个,占比近50%。

从交叉学科构成的学科门类来看,工工交叉数量最多,达111个,理工交叉达74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校优势学科为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

各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均以本校优势学科为基础。1770个支撑学科中,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C-以上等级的学科占比高达85.82%,其中B类学科占比最高,达43.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文化、医学为热门交叉方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据科学的加紧布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智能+”逐渐融入到制造、教育、医疗、交通等各领域。

另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革新、社会对医疗领域人才需求量增大,也使文化领域和医学领域成为热门的交叉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未来重点布局方向

当前交叉学科布局,与国家“十四五”发展要求一致,集中布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及空天、海洋等重点建设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袭来的历史交汇点,交叉学科的发展能否带来创造性的重大科学突破,并成为“双一流”建设的新增长点,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青塔,文章内容仅是对报告内容的部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