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的刑罚,是一种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判刑处罚的时候,由《刑法》作出统一的规定,法官只能根据实际的犯罪情节,依法作出判刑。但无期徒刑与“一辈子都不能出狱了”的表面理解也有所不同。那么哪些罪可以判无期徒刑?无期徒刑多久可以办理假释?在此篇中王健松律师就相关问题来为大家进行解读。

哪些罪可以判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不同于不定期刑。它是一种绝对宣告刑,也是五大刑罚种类之一,它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对此王健松律师需要强调的是,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它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

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对此王健松律师表示,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实际执行中,被判决无期徒刑一定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般自判决之日起两年后会被减刑,根据具体表现可减刑为13~20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5年。在以后的服刑过程根据他的改造表现中还会减刑,但根据刑法的规定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0年。对于这一点王健松律师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执行中,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要服刑12~14年。无期徒刑含义就是没有期限的刑罚,但我国犯人一般表现良好的话无期徒刑会获得减刑,变成有期徒刑,考虑到我国有期徒刑的最长刑期为20年,数罪并罚可以到25年,所以我国无期徒刑变成有期徒刑往往刑期是25年。

针对于那些罪名可以判决无期徒刑的问题,在刑法分则中列举的罪名中可以看到,一般能够判决无期徒刑的都是犯罪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危害极其严重、影响极其重大、但尚不构成死刑的案件。但王健松律师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触犯了这类罪名就一定会判决无期徒刑,关于每个罪名会不会判无期徒刑需要分析具体案情,综合全案犯罪情节予以定罪量刑。

无期徒刑多久可以办假释 

无期徒刑可以说是人身刑中最重的一种,但即使被判无期徒刑也不代表就需要坐一辈子的牢,除非是同时被限制减刑了。而一般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满足条件的话,则可以被依法减刑,不过即使可以获得减刑机会,但最终的服刑年限也不得少于十年。

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都是罪行十分严重、民愤较大、社会危害性特别大的犯罪分子,为维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刑法给予这类犯罪分子以剥夺终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是有必要的、行之有效的。对此王健松律师表示,依法从严处置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仍然是刑法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法之一。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由此王健松律师表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员,必须表现良好且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才能假释。

以上就是关于“无期徒刑适用罪行及无期徒刑假释方式”的解读,实践中,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与死刑之间的一种刑罚,无期徒刑主要适用于那些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罪行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此王健松律师需要强调的是,在无期徒刑期间,罪犯可以争取减刑机会,但此时需要满足了规定的减刑条件才可以。要是本身就是从死缓减刑到无期徒刑的话,此时有可能同时被限制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