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指导价新政出台,刚满5个月,国内部分热点城市再度跟进。

西安发布《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成都公布第二批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东莞也第二次公开全市范围269个二手楼盘交易价格。

指导价连环王炸,激起一片浪花,很多人开始预测下一个加入的城市。

上海?杭州?武汉?

不管落地哪里,城镇化狂飙猛进40年,住房市场化造富能力,在一轮又一轮房地产周期中,教会了全体国民房子才是硬道理。

只是,以后二手房高首付常态化,有钱人全款随便买,穷人根本买不起。

核心城市顶级资产,出一套秒一套的时代到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看看这次跟进指导价的城市。

西安是通知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还规定不得以“学区房”“学位房”等名义炒作房价,中介机构、平台要下架价格虚高的二手住房房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价格情况暂没有公布,警告意味很浓。

箭在弦上,却没有迈出最关键的一步,指导价这枚核炸弹真要落地,一定是谨慎谨慎再谨慎的。

成都则是新增了一批指导价住宅小区,原本没纳入指导价的热门板块、名校学区,这一次统统纳入范围。

13个行政区,共286个小区,在指导价的指导价,集体“打7-8折”,部分小区直接“打5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围进一步扩大,“封锁”力度提升,成都政策执行的很硬核。

东莞依旧迷幻,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成交活跃二手楼盘交易价格情况,统计范围从12个镇街(园区)扩展到全市,共计269个二手住宅小区。

相当于监测范围扩大,但目的是让市民可以更方便、更直观地查询了解楼盘售价信息,更好落实“为群众办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份价格还是用来看的,同样是警告作用。

二手房指导价毕竟太猛,影响的是数十万、数百万人的资产利益,部分城市(西安、成都等)总是在边缘试探,喊着狼来了,就是让你们看看。

可已经出台的城市(深圳、成都),要求银行按指导价贷款,限制购买力,也并不介意进一步扩大范围、调整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于直接限制土地价格、限制新房价格,指导价不直接限制二手房价,但通过抑制购买力,倒逼二手房降价。

指导价最牛批的作用,就是稳定市场预期,至少不要出现太夸张的暴涨。

监管层早已意识到,光是限购、限售、限离,限贷,是无法限制住买房热情的。

715新政后,深圳二手交易量反而短短几个月就迅速回暖,并带动热点板块、热点楼盘创造出20%、30%、甚至50%的上涨。

再加上个别资金的追涨,房价确实出现失速情况,过早透支未来价值,一些楼盘房价逐渐脱离了其真实价值。

指导价应运而生。

实践中,银行完全甩开评估公司,统统按照指导价标准按揭,一套南山名校学区房,原本能贷1200万,现在只能贷550万。

造成的结果是,不能按揭的房款,只能加在首付中,多了几百万预算,普通买房人哪里买得起?

买家倒是想用指导价买,卖家只想用市场价卖,谁都不肯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成交量消失,僵在了这里。

后续,月供撑不起的业主为求急售会降价、有上学置换需求的家长为了孩子会急售套现,降价一旦开头,笋盘就会批量出现。

现在,个别学校没那么好,位置没那么核心的房子,出现了百万级的降价。

监管就这么实现了稳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远来看,指导价在热点城市逐渐落地肯定是大趋势。深圳、成都,只是落地比较彻底,执行力度比较大的城市。

楼市调控,正在把二手房按在地上摩擦。

以前,大家说逼出高房价的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也说过高房价是因为开发商集体推高。现在,高房价的锅扎扎实实落到业主头上。

很多人在买房前痛击房价,买房后疯狂涨价,部分购房者变成了炒房主力军,曾经的屠龙少年,最终化身为龙。

做为指导价先行示范区,深圳二手房市场现在非常微妙,完全可以是观察的样本。

博弈期越拉越长,买卖双方心态差距过大,买家有购买力,有议价权,不行还可以去打新,业主有房在手,只要不断供,时间长期来看还在自己这边。

大家都在赌,谁挺的住,谁挺不住。

不过市场正在向买方滑落,只要买家想买二手,冲上去就可以还价,基本都有得谈,坚持到了现在,急售业主的降价幅度在扩大,买家利润空间也在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总归会回归平衡,大家迟早会慢慢接受首付提高的现实。

到那个时候,真正的好房子一定被业主死死摁在手中,不加入流通市场。如果要卖,那也是秒光。

真正聪明的买房人,要学会与时间做朋友。趁博弈期低价找到好房子,是近几年除了打新外,最好的赚钱机会,我们可以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