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林爸爸事件又突然间火了起来,看着所引发的舆论效应,不由得回想起曾经的时候对这件事的记忆。

不想去讨论这件事的内容,在事件未能得到官方认可以及公布之前,不再提前进行站队,虽然说不站队,但是总会有一些特殊的想法,一边看着这件事的发展,一边想着这件事的缘由,以及发生的原因。

事件的缘由是发了一条微博,微博内容大概是自己走了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了孩子,有了妻子,本想得到网友的祝福,却没有想到通过这个微博瞬间引爆了整体的舆论,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如果身不正,就会扒出来很多的东西,具体内容,自行吃瓜。

为什么今天聊这件事呢,其实我想说亮点,第一点就是我曾经记忆犹新的一个人说的一句话,就算是我夸大其词了,你们损失了什么?这句话早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一直相信人是感性的动物,同时也会有相应的群体效应,而舆论也是这样产生的,引导向善,是能够整治不好的事情最好的武器,例如近期的温州宴,引导向恶,是会造成些许不好的结果的, 例如说谣言,三人成虎。所以说面对这样的事情,其实也很无奈,因为不知道是否是真实的,只能凭借着些许的媒体报道而得到自己相应的和自己想要的结果,人呢,是有先入为主的概念的,也就是说,会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去重点关注那些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会不自觉中抛弃相应的未在意的概念。

这也引出了我们的第二个话题,媒体导向,虽说在工作中会有相应的KPI而导向,但是作为媒体,请尝试着把真实的东西展示给大众,不要让大众对媒体失去自信,自媒体的盛行,不代表着可以随意乱说,对待大部分的事情,请保持作为媒体的公正性,尝试着做出最公正的判断和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还想聊一个话题,就是婚姻,这些事情的频发, 会导致很多人对爱情婚姻失去信心,看起来很美满的小家,没想到藏着这么多的东西,虽然说有句话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所难念的经可能只是针对于自己的小家,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绝对完美的家庭,但是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事实,里面有这样的一个观念,我们对流言蜚语和夸张的故事感兴趣这种内在的思维方式已经被当下的媒体广泛利用了。当下的媒体工作者更愿意选择充满对立的故事作为题材,因为只有这种刺激的,充满未知的,不稳定的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所以说没必要对各种事情失去信心,要相信那些都是小部分事件,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不要让这样的事情成为社会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