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他“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却说“我不接受”,他就是时代楷模彭士禄

2021年5月26日,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被追授为“时代楷模”称号。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核动力事业奋斗。有人称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却直言“我不接受”。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伟大人物,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彭士禄的科研世界,如果想了解更多传奇人物,那就关注本账号,让我们一起感受更多精彩的人生。

1925年彭士禄出生在广东,而他的父母此时正在为革命东奔西走。父亲彭湃曾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所以从小就接受了优良的教育,并在17岁根据父母的要求娶了门当户对的蔡素屏为妻,而彭士禄正是这对夫妻的第二个孩子。

彭士禄的父母虽然是包办婚姻,但却非常恩爱,并且在新思想的影响下,二人都投身于革命事业,甚至成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人,还曾经将自己家的田契在农民们面前当场撕毁,只为了实现农民的解放。

然而好景不长,当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爆发时,夫妻二人都被先后抓捕入狱,彭湃的好友,也就是新中国日后的总理周恩来在当时虽设法挽救,却仍然晚到一步,夫妻俩先后于1928年和1929年丧命,而此时的彭士禄才4岁。更令人痛心的是,比彭士禄大三岁的哥哥也早早夭亡,而他的弟弟也不知所踪。

(彭士禄父母)

3岁丧母、四岁丧父,年幼的彭士禄的处境相当困难,在他后来的成长当中,不断辗转的流浪、躲避追捕的同时还要乞讨、甚至是入狱,世间种种的苦他都吃过,不过在这遍布荆棘的路上,总有人向他施以援手,所以后来彭士禄曾在自己的日记上这样写道,“我3岁失去母亲,4岁失去父亲,成了孤儿,是几十位素不相识的淳朴的贫苦农民养育了我,这使我从小就产生了非常热爱劳动人民和报恩的深厚感情。”

1940年,彭士禄终于遇上了父亲的好友周恩来,而他也被送到延安学习。和班上的同学相比,彭士禄的年龄要大一些,因为这些年的经历让他从小就没能系统地得到学习,所以拥有了学习机会的他非常勤奋。1951年,彭士禄还被送到了苏联去学习化工,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只要想到未来能够报效祖国就有了使不完的力气,而当1956年准备报效祖国时,又遇上了要见他的陈赓大将,陈赓直接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而彭士禄想也没想就直接回答:“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又过了两年,彭士禄已经回国。此时的中国虽然已经努力在追赶西方国家的脚步,但在国家安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危险,因为没有一些具备攻击力和防备性的武器,在国际交流中就没有足够的底气。当赫鲁晓夫于1959年访问中国时,本想借此机会提出核潜艇制造的援助,却被赫鲁晓夫因为技术复杂、中国没有实施条件给一口拒绝。这般姿态让中国人根本忍不下这口气!所以被拒绝后,毛主席立刻表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于是,负责这项工程的彭士禄便决定自力更生,一定要将核潜艇建造出来!在经过了重重的人才选拔之后,1965年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告别子女亲人,从全国集中到四川一处荒僻山谷默默的研究,在研究期间虽然碰上了全国的混乱,但彭士禄却顶着巨大的压力,将受到混乱影响的情况和盘托出,他不害怕所谓的混乱,却害怕缺少技术人才导致核潜艇不能尽快研制成功,也正是因为彭士禄的坚持,科研的秩序得到了维护,黄士鉴等一批专家也回到了科研岗位。

当万事俱备之际,所有人都用努力拧成了一股叫做“坚持”的绳,勤奋认真的风气贯彻了研究的所有人员,最终在1970年8月30日,彭士禄领军建造的中国第一座潜用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启动试验,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彭士禄的名号也因此广为传播,但是当有人称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时,他却义正辞严地拒绝,并强调:“核潜艇工程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个人的创造,是千万科技工作者和工人、干部集体努力的结晶。对我来说这是贪天之功,我不能接受!”

核潜艇的成功让举国上下都为之兴奋,而得知结果的的彭士禄却是选择去睡了个好觉,然后继续投身于科研事业,他希望自己可以将核潜艇研制的结果除了用在科研上,广大老百姓也能用到。

于是,在香港电力紧张的时候,为抓住商机的水利电力部和广州政府,决定兴建大亚湾核电站,而彭士禄又再一次在1983年担任此项目的总指挥。又是多年的潜心研制,数不清为推算结果熬了多少夜,但当大亚湾核电站从1994年实现全部并网到现在,已经为提供了近万亿度的上网总电量。而之后的秦山二期核电站,仍然是彭士禄担任总指导,当4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全部安装完成的时候,已经到了2011年,而此时的彭士禄也已经86岁了。所以,彭士禄总是说自己的一生只干了两件事,第一件是造核潜艇,第二件就是建核电站。

奋斗在核电事业几十年的彭士禄曾经将自己比喻成一头老黄牛,因为牛作为人类的助手,千百年来它都是在默默地耕耘、开荒、铺路,而彭士禄也是一样,他从小便知道父母的伟大事迹,便从小立志要成长为国之栋梁!虽然他认为自己做的事只是沧海一粟,但只要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便已足够。就像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如果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虽然彭士禄院长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万千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将他忘记,青书史册会永远记载着这样一个伟大的“核动力垦荒牛”,其爱国精神也将得到永远的传扬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