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复读十二年,曾多次放弃985大学,一直都是为了考中国科技大学梦想,奋斗在高考战线上。今年唐尚珺考得621分,依然是没办法达到该校的录取分数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本人看来,唐尚珺掉进了高考泥淖之中,十二年来都是在高考战线上为名校奋斗,也是摆脱不了中国古代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人生飞黄腾达的落后思想。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读书人只要金榜题名,自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仅有官做,人生从此飞黄腾达,以及光宗耀祖。

我国在九十年代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前,高考也像古代封建科举一样,只要考上大学人生什么都好。如只要上大学,毕业就有好工作进令人羡慕社会地位高的好单位,结婚单位分房子,人生一切都飞黄腾达,父母也自然觉得有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种状况自然也使得很多家长,以及高考生都有着高考使人生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思维定势,估计唐尚珺就是掉进了这个思维圈子,陷进了这思维定势里。这也是他进了南宁的技校,依然选择瞒着父母退学,偷偷去复读,坚持考名校的动机。

我们也看到,唐尚珺也得过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等985名校,也上过二本线,可是他却为了进中国科技大学,统统都选择了放弃这些名校。可能他在心理,就觉得考上中国科技大学成为科学家,人生才能得到改变。

唐尚珺给人感觉就是现代版的“范进中举”,他摆脱不了传统的“科举考试改变人生”的思维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本人读过大学甚至读到研究生,都知道在大学里都要自己去读的,学习都要自己靠自己,想学习自然就有能力。不想学,一样东西也学不到。

所以,文凭不是很重要,关键就是自己能力。高考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那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事情。在九十年代市场经济没开始之前,我国大学生工作都是国家包分配,再加上当时大学生少,一毕业大学生自然就能有好单位。

可是,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大量私人企业的涌起。再加上国家也取消了包分配,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不再是文凭,却是能力。所以,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也不是很大,关键是能力。有能力,普通大学或者技校中专生也照样能在社会混得一番名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32岁的唐尚珺依然打算复读一年,继续为中科大奋斗,我是觉得不值得。我觉得,如果他喜欢学习读书喜欢当科学家,不如一开始读普通大学本科,然后名牌大学研究生与博士生,在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弄学术。我觉得他现在最好出来,是考了十二年高考,高考经验丰富,不如去读师范院校,将来在高中当教师,或者去私立教育培训机构辅导学生参加高考,收益也不菲。这样的人生,比停留在科举考试思维的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