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说:“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历史上有人名垂青史,自然也有人遗臭万年,如岳飞和秦桧,一个名留青史高高在上,一个遗臭万年跪在脚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在岳飞被害死后,还有一个小人物因他而出名,这个小人物叫隗顺,跟岳飞同时代,他是南宋首都临安城的一个狱卒,在古代狱卒是属于下九流的人。

像隗顺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他有眼光跟岳飞沾上关系,最终只会被历史淹没,连个名字也不会留下,更别说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的一笔了,可以说他是史上最有眼光的无名小卒。

公元1141年,金国在没能力完全灭亡南宋时,提出跟南宋议和,这是南宋梦寐以求的,不过金国开出了条件,和谈的前提是“必杀岳飞”,就这样岳飞一步步被逼入死地。

岳飞先是被解除兵权,而后投入大理寺,其子岳云也被打入大牢,在审讯岳飞时,他袒露出背上刺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令人主审官为之动容,然而却被秦桧压制。

最终在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其子岳云被斩首,岳飞临终前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8个大字,岳飞死讯传出,百姓都为之哭泣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被害时正好是隗顺当职,他虽然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狱卒,但他知道岳飞抗金,遭受奸臣陷害才落得如此下场,为了保全岳飞尸体不遭奸臣损毁,他做了一个有生以来最重大的决定。

他冒死从狱中偷出了岳飞的遗体,连夜将岳飞的遗体背出了城,埋葬在九曲丛祠旁边,当时从狱中偷尸体是大罪,尤其是岳飞的遗体,一旦被发现很可能会被诛九族。

隗顺偷埋岳飞遗体的勇气是值得称赞的,他安葬好岳飞遗体之后,为了日后便于寻找,就把岳飞身上的玉环系在遗体上,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这件事隗顺谁也没有告诉。

一直到他临终前告诉了自己的儿子,他相信终有一天岳飞会沉冤得雪,果然在岳飞死后20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继位,为顺应民意下旨恢复岳飞名誉,并出白银500贯寻找岳飞遗体。

这时隗顺的儿子把其父偷埋岳飞遗体的事告诉官府,并按照父亲临终前的指示,寻找到了岳飞的坟,岳飞遗骨被迁入杭州西湖之畔安葬,建立了“宋岳鄂王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被史官重修史书记载,隗顺也因安葬岳飞有功被后人称颂,如果没有隗顺,今天我们恐怕无法凭吊民族英雄的真正遗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