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 东邪
进入7月后,雨天成为了北京城频繁出现的一种天气。7月11日傍晚,北京地区开始出现暴雨,这场大雨持续了将近36个小时才逐渐结束。北京市气象台在大雨出现前就挂出了暴雨预警,大雨结束后根据数据显示这次降雨的强度是入汛以来最高的,影响到丰台、通州、大兴、延庆等多个地区。
其中最强降雨出现在平谷西樊各庄,降雨量达到了287.4毫米。降雨过后,有北京市民拍摄到太庙出现了“龙吐水”现象,该场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据了解,除了太庙之外,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每逢大雨后都会出现“龙吐水”的景观。那么什么是“龙吐水”?为什么会出现“龙吐水”现象呢?
什么是“龙吐水”?
“龙吐水”并非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人文现象,它指的是北京一些皇家大型活动场所中出现的龙形造型建筑吐水的现象,其本质就是排水系统在排水。说到“龙吐水”,不少见过这种现象的人首先联想到故宫,因为故宫的多个宫殿都出现过“龙吐水”。此次北京强降雨天气过后,虽然太庙没有开放,但是市民在太庙外还是看到了“龙吐水”。
龙吐水起源于皇家建筑的设计,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将龙视为帝王的象征,因此皇帝居住和活动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龙造型的建筑,例如龙图案的屏风、宫殿柱子上的龙形雕塑、台阶上的龙形浮雕,甚至连排水系统也要做成龙的形状,因此每当有大雨降下之后,这些平日里一动不动的石龙就会变得生动。
为什么会出现“龙吐水”现象?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之所以建造如此多龙造型的建筑,是为了构建权威的封建体系,而且一些龙形建筑还有利于执政,例如龙吐水。古代皇帝在谋划一件大事之前都需要咨询大臣,还要咨询占卜师,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天降大雨,导致龙吐水的现象出现,统治者就会认为这是上天的指示,从而更快地推动一些法令或措施的执行。
如今已经是21世纪,封建王朝的那一套落后、迷信的理论完全不适用,因此龙吐水现象单纯被认为是建筑奇观,其根本原理在于内部的排水系统设计。再加上前几天北京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大量降雨导致触发了“皇家”排水系统,因此才会出现龙吐水现象。龙吐水除了指皇家场所中龙形建筑的排水情形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城墙龙吐水。
古代一些防御建筑会傍山而建,因此城墙也会建在靠山的一面。每当天降大雨后,山上流下大量雨水,这些雨水流到山脚的城墙处会堆积,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排水会导致城墙松动,因此在以山墙为基础建立城墙的时候,还会在城墙中设计一套排水系统。这套排水系统能及时将从山上流下的水往外排放,从而形成奇特的龙吐水现象。
哪些地方会出现“龙吐水”现象?
北京故宫是出现龙吐水最多的一个地方,因为故宫里的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都会出现龙吐水,甚至是“九龙吐水”,场面十分壮观。除此之外,天坛和太庙等地也存在类似的排水系统,暴雨过后这些皇家祭祀场所的排水系统也会派上用场。在今人看来,龙吐水现象是古代工匠智慧的体现,他们能够将皇家象征与实际需求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北京作为多朝古都,出现多处龙吐水现象并不出奇。别忘了除了北京之外,南京也是六朝古都,这座城市也曾经出现过龙吐水现象。根据记载,2015年6月27日,南京遭遇当年汛期最大的暴雨,结果暴雨后南京明城墙就出现了龙吐水现象。据了解,这段城墙位于南京龙脖子路,长约30米,墙体还保留着2个吐水槽。
因此每当大雨降临后,巨大的水压就会迫使雨水渗透城墙,从城墙的缝隙流出来。和北京故宫、天坛和太庙的龙吐水不同的是,明城墙的龙吐水是自然发生的,并不是排水系统触发的,因此有古建筑专家对此提出担忧,认为城墙长期遭到雨水渗透会导致结构疏松,而土石方在吸收了大量雨水后容易导致山体膨胀,两个因素综合一起容易导致山体塌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