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丝,蚕所吐也。从二系,凡'丝’之属皆从'丝’。”“织,作布帛之总名也”关于桑蚕丝织的起源在中国古代流传着很多优美的神话传说。
比如《黄帝内传》载:“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称织维之功”,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认为黄帝是中国桑蚕丝绸的发明者。
而有的传说认为并非皇帝本人,而是他的妃子发明的蚕丝之业:“西陵氏之女嫘(音lei)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吾皴瘃(音zhu,冻疮)之患,后世祀为先蚕。”
传说毕竟是不能代替历史的,考古证据表明于我中国有三处出土过蚕茧和丝织实物的地区,而淄博就是其中之一。
淄博,旧时隶属于青州和兖州所属地带,特别是青州应该是包括了淄博在夏代时的区域,可见三代时淄博就出现了蚕丝的生产活动。
时至西周齐国初建之时,齐国提出了“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经济仿真,借以发展经济富国强民,妇女们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进行纺织,使得齐国“冠带衣履天下”,足见当时丝织业发达之状况。
时至明朝尤其是中期以后山东各地棉花种植量得到迅速扩大,导致棉纺织业显出欲与丝织业并驾齐驱的态势,但是丝织业由于在政府的农桑证课的压力下依然是农民家庭的必要手工副业之一。
特别是今淄博所处的山区放养的柞蚕极为普遍,蒲松龄曾经写过一首《养蚕词》:“养蚕三四月,小蚕出丛丛,采叶伤素手,投食误女红。几何时,三眠起,大者蜿蜒,小者粉如蛾。蚕娘入室来抚之窃窃喜,阿姑送老小姑嫁,一切衣装俱待此。谁知大蚕腹便便,只知饱食卧叶边,纵使小蚕都勤苦,缘得丝来能几许?”
生动描述了餐娘养蚕的艰辛生活以及人们对于养蚕谋生的依赖和忧虑。待蚕长成吐丝所出柞蚕丝色泽光鲜质地柔韧、冬暖夏凉、久而不敝的优点使得养蚕户获利颇高,在青州府地出现了“不力耕而力织”的“丝绸之家”,将丝织业变成了家庭专业而非以往的副业甚至出现了“起家至巨万”的富户,因此明朝的淄博丝织业在生产关系上已经显出了隐约的变化。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后,丝织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的1978年,淄博丝织行业内企业有6家,职工人数6256人,工业总产值5925万元,生产桑蚕丝179吨,丝织品920万米,利税总额达到267万元。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10多年间丝绸产业迅速崛起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最鼎盛时期,纺织业曾一度占到周村经济总量的近70%。
1987年,淄博丝绸批发站收购内销绸缎3787万米,收购总值达1123.8万元;销售绸缎426.4
万米,销售总值达1927.8万元。出口绸缎交货量429.15万米,出口收购值达3590.52万元。特别是周村在1991年上缴国家、省市财政税收就达到1.09亿元,占到该区当年整个财政税收总数的60%以上。
2000年,淄博丝绸系统实现工业总产值4116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1036.6万元,出口交货649.5万米,出口产品收购值完成10722.52万元,同比增长172.47%。系统内80%的企业已经基本走出困境,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08年底,周村区大型丝织企业已经104家,占全区同类企业的233%,产值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15%。2009年周村区纺织丝绸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4.41亿元,销售收入111.67亿元、利税12.2亿元,并于2010年12月10日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的称号。
在淄博经济多元化的转型进程之中,这“中国丝织产业基地”也在其进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声明:素材来源《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