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奇绝、峡谷幽静的秀美之地,如何克服境内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的难题?本期视频就带大家看看大垭乡如何将丘陵薄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大垭乡,隶属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这里山峰奇绝,峡谷幽静,风景美不胜收。然而,这样一个秀美之地,却由于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成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随着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大垭乡通过走特色化种养殖的道路,大力扶持优势农特产业、提升交通水平,迎来了脱贫的曙光。如今的大垭乡,丘陵薄地变成了金山银山,面貌焕然一新!
地方文化
大垭乡自古以来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风俗和遗产。其境内自然资源丰富,芙蓉江沿该乡西南往东北方向流过,景色秀丽,美不胜收。
芙蓉江景色秀丽,山青、水秀、崖雄、峰奇、峡幽、涧深、滩险、流急、瀑飞、泉涌,天作画廊,美不胜收。其景兼瞿塘之雄,巫峡之幽,西陵之险,可谓“芙蓉水美胜九寨沟,风光不减大宁河”。
芙蓉江珠子溪连绵10余里,峡谷幽深,风光宜人。这里还有远近闻名的芙蓉江野生鱼,诸如黄蜡丁、鲑鱼、鲢鱼、鲤鱼、青鱼等河鲜应有尽有,成为前来游览的游客必不可少的佳肴。此外,这里更是休闲垂钓、攀岩、沙滩露营等体验碧水青山,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木腊庄傩戏是长江三峡地区巫文化的延续,它包含了军队、鬼蜮、市民等生活的内容,表演耍神戏时生、旦、净、末、丑各角皆有,并配以民间传统打击乐,表演者边歌边舞,动作诙谐有趣,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受到彭水县各族人民的欢迎。
特色产品
彭水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重庆市7个森林资源大县之一。隶属于彭水县的大垭乡依靠这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这里,水里养殖的是生态鱼、地里种的是中药材、林下跑的有野猪……特色产品丰富多样。
野猪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仅为家猪的50%),符合人们健康饮食的要求。大垭乡大垭村以养殖野猪为脱贫产业,其野猪肉颜色鲜红,不用加复杂的佐料就能激发出最鲜美的味道。
不同于大多数黑木耳在大棚里堆码整齐的一包包发酵菌袋种植,大垭乡的黑木耳是种植在收割稻谷过后的水田里。在稻田里种植黑木耳,与传统的椴木种植技术相比,减少了木料用量,黑木耳品质也更好,废弃的菌筒经过加工,还可以变废为宝,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
星瞰大垭发展
如何发展?大垭乡给出答案是走特色化种养殖的道路,通过大力扶持优势农特产业、大力提升交通水平,让丘陵薄地变金山银山。
狠补基建,乡村蝶变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对大垭乡来说,这块短板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比2018年和2020年的卫星影像不难发现,该区域不仅道路进行了加宽,中部还新建了建筑。这就是大垭乡精准发力,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而在这片区域,新增了通向北部山林和东西部农田的村道,使得原本分离的几块区域有效联结,对提升当地的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经济价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兴产业,齐奔小康
狠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后,大垭乡便着力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培育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
以影像所示区域为例,可以明显看出其中部的平场地上在2020年时新建了多个厂棚,意味着当地一直在为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而努力着。
而在这块区域,中部地块在两年间进行了平整、硬化,还新建了三栋建筑。这三栋建筑是该村新建的厂房,厂房附近还新修了与主干道间的次级道路,以及生产小路,对提高效率有很大帮助。
改善人居,共创新生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能够让环境更加宜居,提升村民居住品质,还能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随着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序推进,大垭乡一批特色产业蓬勃兴起,并带动了不少村民增收致富。
这组对比图首先能够看到北部的道路进行了加宽和硬化;其次中部原来的农房如今已经变为草地。据了解,大垭乡实施了高山生态移民搬迁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已经有不少农户搬下山。
大垭乡山高路遥,想要消除全面贫困,高山移民搬迁势在必行,冬瓜村集中居民点项目就是为此而生。对比图中2018年就已经做好了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待到2020年,主体工程已大体完成,颇具规模。
受困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地理条件,大垭乡一直在与贫困抗争,企图在深山与峡谷间寻找致富门路。如今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这里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宜居,乡民增收致富有门路,大垭乡正在苏醒,迎来脱贫奔小康的曙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