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传奇——姆大陆

世界各地的遗迹

1722年4月5日,三艘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大西洋的海面上航行,他们打算自东向西穿过南美洲,前往太平洋寻找更多的商机。十几天之后,船队已经穿过了南美洲的合恩角,来到了太平洋。4月22日,船队在继续航行了几天之后,发现了一座小岛。

这座小岛的位置非常偏僻,距离最近的南美洲有3000公里,距离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也有2000公里,所以当人们登上这座岛屿的时候,他们非常惊奇,因为这座与世隔绝的岛上居然有人居住。通过观察并与岛上的人沟通,他们发现了这座岛上的居民都是太平洋地区常见的土著人——波利尼西亚人。

不过让人们感到诧异和惊奇的不光是这座岛上的居民,还有这座岛的样貌。这座岛不算大,有120平方公里左右,岛上有三座火山,除了火山,整座岛的地面都非常平整,大部分都是草原,有一些树,但都长得不高,最高的也不过三米。也就是这样平坦的一个地形,让船队的人在一上岛的时候就全都惊呆了。因为他们第一眼就看到了这座岛上有很多巨大的石像,有近几百座,另外还有很多石头建造的建筑物。

这座岛就是著名的复活节岛,复活节岛的巨石雕像到现在都还是未解之谜(见图12-1)。它们总共是230个,高度从4米到10米不等,全部都是面朝大海的半身人像。另外在这座岛上,除了石像和建筑,还发现了很多石板,石板上刻着一些文字,直至今日也没人能破解。因为发现这座岛的那天正好是复活节,所以人们把这座小岛取名为复活节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复活节岛的东北方向1万5千公里的地方,就是中国台湾附近,从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往东再走160公里,也会看到一座小岛,这座小岛叫“与那国岛”,名字之所以很奇怪,是因为它是一座属于日本管辖的小岛。在这座岛周边的海域,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考古学家们陆陆续续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建筑遗迹(见图12-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片遗迹的面积非常大,东西大概长200米,南北宽约140米,最高处约达26米,遗迹当中建筑的样式也非常多,其中有一些类似祭坛和神殿的建筑,还有一些类似街道拱门等类型的建筑,这些东西看起来年代非常久远,根据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初步推测,它们据今有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建筑里,专家们还发现了很多象形文字,一般都是雕刻在祭坛或者墙壁上。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人们就猜测这有可能是一些古代文明的遗迹,当然,这仅仅只是猜测。其实不止这几年,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有当地的渔民发现海底有一些奇怪的建筑,后来到了七八十年代,当地人把这些遗迹称作 “遗迹潜水观光区”,以此来吸引游客。

也正是因为这个情况,才让当地的学者们注意到了海底的建筑,也才有了对这些建筑的研究。除了水下的这些建筑遗迹,在与那国岛的地面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与那国岛的东南海岸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还有个名字,叫“立神岩”。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天,一个青年坐在这块立神岩上休息,但是突然海上风云变幻、波涛汹涌、海浪滔天。

眼看着这个青年就要被海浪卷到水里了,这个时候逃跑是来不及了,青年就闭上眼睛祈祷,希望神灵保佑自己渡过灾难,结果过了一会,青年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自此之后,这块石头就被人们称作“立神岩”。因为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地居民就一直有一个祭祀“立神岩”的传统,希望神灵能够保佑他们。

但是,随着海底遗迹的发现,琉球大学调查队在这个立神岩的正下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人头雕像,有四五米高,上面有明显的人工雕刻的痕迹,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象形文字雕刻在上面。而且这些象形文字经过对比,跟复活节岛上遗迹的古文字非常相似。

其实除了与那国岛,距离它东北方向大概500公里的地方,也就是日本的冲绳岛附近,在这片海域也有很多类似的遗迹。而且从这些遗迹的建筑风格来看,和与那国岛的海底遗迹非常相似,很有可能是同一个文明建造的,或者衍生出来的。

再如,在与那国岛最西边的一片海域,叫作西崎,在这片海域的海底,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金字塔的周边也有一些建筑,和之前发现的那些建筑风格也非常相似,同样也有类似的象形文字出现。除此之外让人们更感兴趣的是,这座金字塔的造型,和玛雅金字塔如出一辙。那么是不是这座金字塔的主人和玛雅文明有什么联系呢?至今研究未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有关与那国岛的海底遗迹以及西崎金字塔的资料有很多,另外在太平洋的很多岛屿上,也都发现过很多诸如城墙,雕像等这样的遗址,而且神奇的是这些遗址都非常相似。比如北太平洋的波纳佩岛,附近海底就有一片城市的遗迹,有保存得相当完整的街道、石像和住宅等。

姆大陆的提出与研究

相似遗址的大量出现,让学者开始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姆大陆,或者叫作姆文明。说到姆大陆,可能有些人不了解,不过提到亚特兰蒂斯,肯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姆大陆和亚特兰蒂斯,以及雷姆利亚大陆一起被称为三大消失的文明。据说这片大陆曾经位于太平洋,但是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就因为一场灾难消失了。

姆大陆这个概念最早由一个叫作奥古斯塔斯·勒·普朗根的作家在20世纪初期提出,他宣称在一万两千年前,地球上曾经存在姆文明,这个文明非常繁荣,但这个文明后来在一场由地质变动引起的大灾难中一夜之间沉入大海,彻底消失不见了。

普朗根是怎么知道这个大陆的呢?有什么根据呢?在19世纪中期,普朗根曾经去尤卡坦的玛雅遗迹做过考察,当时他声称自己翻译出了一些玛雅文献,这些文献当中指明了玛雅文明是来自一个更古老的文明。

另外,普朗根还从玛雅人的口耳相传当中获知了一个消失的古大陆的故事,这是他后来提出姆大陆说法的根本原因。而且当时还不止他一个人,一些其他的研究者同样证明了这个说法。当时法国的一位人种学家,叫查尔斯·艾蒂安·布拉塞尔·德·布伦伯格,他在研究玛雅的一些记载的时候也发现,在一些刻本当中记载了一个史前大陆被海水淹没的故事。

后来通过整合各方面的材料,普朗根就提出了这么一个说法,即地球上曾经存在一个姆大陆,但是后来它因为地壳变化沉入了大西洋。再到后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姆大陆这个概念又被另一个英国学者叫詹姆斯·乔治伍德拿来研究,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和改进。

也正是因为他在1931年出版的一本书,叫作《逝去的姆大陆》,才让人们了解到了这个也许存在过的远古时期的文明。其实准确地说乔治伍德并不算是一位学者,他早年是一名陆军军官,大校级别,只不过是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姆文明,才在退役之后进行了研究。

那么他在军队是如何接触到姆文明的呢?19世纪60年代,是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统治印度的年代。 1868年,印度的某些地区出现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饥荒,很多人都饿死了。所以当时英国政府就派了一支救援队来支援赈灾、维持治安,当时这支救援队就是由乔治伍德带领。乔治伍德来到印度之后,对于救援工作非常卖力,当时他的努力得到了当地一位印度教高僧的认可,并且久而久之,两个人逐渐成了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乔治伍德经常去印度教的一些古老的寺院里散步,他发现很多寺院的墙上、石碑上都雕刻着一种符号文字(见图12-3)。他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就找到高僧,高僧告诉他这是一种古印度时期的文字,叫婆罗米文,并且还耐心地教他怎么去解读,乔治伍德非常高兴,花了两年的时间来学习婆罗米文。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高僧告诉他,在这个寺院里其实还收藏着几块黏土板,黏土板上刻着很多更加古老的文字,据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几乎没人能看懂,就连他自己也只能推测出极少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伍德本来就对古文字感兴趣,这一听,更来劲了,于是他就跟高僧商量,想要和高僧一起尝试研究,尝试破译古文字。高僧欣然同意了,又过了两年,他们虽然没有全部破解出这些古老文字的意思,但是这些文字和它描述的内容已经深深地把乔治伍德吸引住了。

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推测,他们得知这些黏土板是来自一个叫作 “姆”的文明,而这个文明出现在一万多年前,曾经非常繁荣,但是后来又离奇消失了。这个推测结果让乔治伍德的好奇心一发不可收拾了,他退役之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了很多地方来寻找姆文明的线索。

除了印度各地的古老寺庙之外,他还去过中国的西藏、泰国、中美洲,以及太平洋上的那些神秘的岛屿。通过长时间的游历,他发现,当年那些黏土板上的文字符号,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古老建筑以及遗迹上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在太平洋以及周边地区,出现得最多。

由此,乔治伍德开始更加坚信姆大陆的存在,并且认为曾经的姆大陆应该是一个统治了全球的超级文明,而且它的位置应该是在太平洋,而不是大西洋。

姆文明的历史与印证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对部分文字的破解翻译,乔治伍德对姆文明有了一个比较细致的了解。首先是姆大陆的具体位置和大小。根据乔治伍德的研究,姆大陆地处太平洋,占据了太平洋的大半部分,这片大陆北起现在的夏威夷群岛,南到斐济、汤加、库克岛,东南到复活节岛,西到马里亚纳群岛,东西长将近10000公里,南北宽也有5000公里左右,它的面积相当于南北美洲的总和。

现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和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生活的居民据说就是姆文明的直系后裔。另外关于地形,姆大陆几乎没有高山,大多都是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因为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所以气候条件也非常好。这些是有关姆大陆的地理信息。

根据乔治伍德的研究,在距今5万多年前,最初的人类在这片大陆上逐渐发展出了文明并且建立了国家。国王称作拉姆,这里面的“拉”指太阳,“姆”指母亲,顾名思义就是说这是一个“母亲的太阳之国”。

拉姆既是统治者又是宗教领袖,采用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国家的首都是一座叫希拉尼普拉的城市,也是整个国家的宗教和政治中心。他们所崇拜的是一条创造宇宙的七头蛇,名为那拉耶加。

在全盛时期,据说整个姆大陆有6400万人口,大陆上的居民有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总共有10个民族,各人种、各民族和谐相处。鼎盛时期,姆文明在世界各地也都有他们的移民,比如最先迁徙到中美洲的“卡拉族”,再如后来迁移到印度的“那加族”,久而久之,姆文明在太平洋周边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文明后裔。

直到距今12000年前,因为地壳变动和其他不明因素的影响,姆大陆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伴随而来的是一场大洪水,导致整个姆大陆在几天之内沉入大海,只剩下少数的一些高地没有被海水淹没,那这些高地,乔治伍德推测很有可能就是太平洋上的那些神秘的小岛,就比如复活节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大灾难也使得太平洋周边的移民地区受到了影响,他们只能在灾难之后重建自己的家园,慢慢地也就有了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等。这就是乔治伍德在他书里记录的姆大陆的繁荣和灭亡。对乔治伍德提出的现在的古印度文明和玛雅文明都是姆文明后裔这一说法,有一些细心的学者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对比,发现的确有很多地方可以印证这一点。

首先一些印度学者认为,古印度的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里面就记载了有关姆文明的信息。这部史诗里说,俱卢族军队乘着一种被称为“维马纳”的飞行器,使用一种被神禁用的武器猛烈攻击般度族。俱卢族的大将廓尔喀尽管同情般度族,却被迫坐上“维马纳”,向般度族的城池投下了名叫“阿格尼亚”的超级武器。

这个武器从外表上来看,好像一支巨大的铁箭。其原文:“廓尔喀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人三个城市各发射了一枚火箭。顿时,天空明亮得像是有一万个太阳,黑云一样的东西咆哮着,带着巨大的声响升到高空,使人感到连太阳都不存在了……水在沸腾,百兽丧命,敌人被消灭。

阵亡者的尸体被可怕的高温烧得残缺不全,如同烧焦的树干,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碎裂,盘旋的鸟在天空中被灼死。”这样的场面描述,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核爆炸。再看现属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这块地方就是史诗当中提到的俱卢之野,同时也是之前说过的摩亨佐达罗城的遗址所在地。

之前对于摩亨佐达罗城的疑问,是在这片遗迹的很多建筑上和一些人的骸骨上都有强烈的辐射。这一点让人们浮想联翩,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不过这一点也有一个共同的疑问,那就是它的时间,摩亨佐达罗城的覆灭时间是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这和推测的姆大陆的消失时间差了一万年还要多。中美洲、尤卡坦半岛,这些有很多玛雅文明遗迹的地方。

在尤卡坦半岛乌什马尔遗迹当中有一座神庙的废墟,有一面墙上就刻着一句话:“我们的故乡是西边的国家。”另外,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周边的一座金字塔上也刻了很多类似的话,比如有一句写的是:“为纪念西边的国家而建造此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个所谓的西边的国家,是不是就是美洲以西,当年的太平洋里的姆大陆呢?我们无从得知。现如今,除了古印度和玛雅文明的一些遗址,还有复活节岛,以及与那国岛和日本的西崎金字塔,这些遗迹都存在一个共性,不管是建筑风格还是上面铭刻的文字,都在说明他们之间似乎有某种联系。

几年之前,有西方学者说在历史上,太平洋里应该有一个特殊的文明圈子,因为太平洋的很多地方,不管是他们的文化、语言还是人们的生活状态,都存在一种共性,这就说明在很久之前他们之间的联系肯定是非常紧密的。现代的很多地质学家也认为,在12000年前发生过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大洪水,这次洪水改变了地球上的很多东西。那么姆大陆会不会也是因为这次洪水而消失的呢?

其实归根结底,姆文明到底存在与否,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答案,虽然说现在有很多线索似乎都在暗示这个文明存在过,但我们毕竟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仍然有很多人都相信,姆文明仍然安静地躺在太平洋海底,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本文节选自《绝密档案之怪奇事件》,作者大碗,清华大学出版社 ,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