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网友说:“现在的孩子,嘴巴太刻薄了”赶紧去围观的人,这一看,差点没笑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小女孩问网友:“你是哪一年出生的?”面对孩子们好奇的提问,网友本着“友好”的原则,轻轻回答:“1985”。

没想到,小女孩说:“你以前是奴隶吗?”

这个笑话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我已经40岁了,但我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小公主。”一位80后妈妈开玩笑说,她一年级的女儿让她每天在笔记本上写东西,为什么?害怕她得老年痴呆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母亲被刺痛了。

90后妈妈不甘示弱,也来戏弄,有一次在玩游戏,一个小孩问她:“奶奶你这么老了还能玩游戏啊?”

90后的我,也默默地低下了头,原来我们在孩子的眼里,已经是外婆水平的了。

我想到了一张以前很流行的照片

即使你觉得30岁是你的最佳年龄,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一个30岁的男人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真的好生气又好玩!

01感知偏差来自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眼中,在孩子们的眼中,差距如此之大?

事实上,这与孩子的认知有关。

在心理学中,认知是指一个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这些包括感觉、直觉、记忆和思考。

就像那个小女孩一样,她不是在粗鲁和故意激怒人,而是她的认知真的很有限,她只在这个世界上待了4-5年,她只知道这几年。

如果你回到85年,对她来说,那是她生命的五到六倍,过了五六辈子,那不是古时候了吗?

所以,当你的孩子叫你老,或“中年老妇人”或“大男人”时,一定要冷静下来。永远记住:“我经历过很多生活,不要在乎孩子们。”

除了年龄理解上的偏见,孩子们还在哪些方面看到了问题,与我们不同?

视线改变角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家长把这个摇摇晃晃的玩具挂在婴儿床上:

毛茸茸的小动物,在眼前不停地转来转去,很可爱,宝宝一定喜欢看。

但是当父母平躺下来,从婴儿角度看这个玩具时,却看不到玩具的正面,只有几个不成形的物体在他眼前晃来晃去。

如果宝宝有心理活动,他会说:“这是什么东西啊,摇来摇去,头都要摇晕了。”

孩子的视角是如此美妙。

宝宝喜欢盯着某个地方看,相信这一幕,很多初为父母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那孩子看到什么了吗?

事实上,他们什么也没看到。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无缘无故地盯着某样东西看呢?这张图可以告诉你答案。

1岁之前,婴儿只能看到近距离的物体,而且非常模糊,如果爸爸离得有点远,那么爸爸在他的眼里,就像一团雾。

所以新生儿倾向于“盯着一个地方”的原因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在看,而是他看不见,或者根本看不见。

成人视角vs.儿童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它们能看清东西的时候,它们的大脑回路与我们的不同。

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玩捉迷藏,大喊“三、二、一”后,她问女儿是否藏好了,女儿低声回答说:“藏起来了。”

母亲回头一看,只见女儿蹲在花丛中,双手抱头假扮花,假装是花。

多漂亮的花啊!妈妈差点被你骗了

其他时候,你和孩子玩捉迷藏他用手捂住眼睛,好了,在他的心里,如果闭上眼睛你就看不见他。

记得一首歌:“我闭上眼睛是黑暗的。”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的世界真的是这样的。

从出生起,孩子就以自我为中心他无法将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认为世界与他是一体的,他摇晃着,世界也跟着他移动,他饿了,全世界都感到饥饿。

只有当他能够抓住和扔东西时,他才开始意识到他和他的母亲是不同的人,就在那时,他的意识,从混乱的状态中,开始清晰起来。

但直到两岁,孩子们才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开始理解他人的感受,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仍然认为世界是围着他们转的。

所以,只要我闭上眼睛,你就看不见我,这是孩子们玩捉迷藏的独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