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世界上任何一位军人或者是教育界人士来说,美国西点军校都是一个令人仰视的名词:数千名美国军人,从这里出发踏上将星之路,一大批西点佼佼者在美国政界、商界交相辉映,使这所从工程兵学校发展而来的陆军院校,最终以最成功的军校典型,屹立于世界军事教育之林。

西点(West Point)这个英文单词,可能我们会想起一大堆与之有关的著名掌故:巴克纳基地的“兽营”酷训,“责任、荣誉、国家”的校训,著名的“黑骑士”运动队……,以及从南北战争时代的罗伯特·李、尤利西斯·格兰特,到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潘兴、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巴顿,乃至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总司令的施瓦茨科普夫等一大票美军名将,有太多的亮点可以津津乐道、大书特书。

然而,当时间回溯到200多年前时,起步之初的西点,也曾充当过三流院校的尴尬角色,也曾在混乱无序中苦苦挣扎。如果没有当时的美军教育家们、特别是奠基时代的扎实努力,西点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西点军校名字的由来

话说在美国纽约市北部约80公里远的哈德逊河谷西岸,在一个叫做西点小镇的小镇,当哈德逊河流经这里时,呈现出大大的S形,这个地方有一片用灰色花岗岩石头修建而成的楼群,其间点缀着绿茵草坪和几尊铜像,这一大片建筑,便是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一直念念不忘的西点军校,因为位于西点镇(West Point,不知道是谁翻译的,饶有趣味),所以被称为西点军校,其实其标准称呼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从刚才对该校校址的描述,大家也能感觉到这个地方很特殊,对了,在军校成立之前,这里原本是一座要塞,而且也和华盛顿有关——由于哈德逊河在此呈现出的S型,而且弯很急,所以过往的大型船只在此必须减速,这样,如果敌船来犯,居高临下,在此阻击显然更容易打击敌人,颇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味道,当年的大陆军司令华盛顿显然对此点了然于胸,并认为西点是“打开美国的一把钥匙”(这是对当年只有13个州的美国而言的,如今来看,尽管地理位置依旧重要,但钥匙却谈不上了),于是, 1778年,也就是独立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年,华盛顿邀请曾参加美国萨拉托加战役(美国独立战争的关键战役)的英雄,波兰人萨丢斯·科什乌兹科上校来协助设计西点军事要塞,经过一番勘查,历时一年后,要塞建设完毕,其中包括大小14个据点,既能控制河道,又能防止敌人从水陆两个方向的进攻,各据点互相呼应。这些据点彼此呼应,相互支援,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防御体系。敌军若乘船来犯,无异是自投罗网。

看到该据点固若金汤,1779年,华盛顿也把他的司令部搬到了这里,从此,西点一直是美国的军事要塞。到后来,美国人之所以在西点镇建立军校,既考虑到大量坚固的工事可以充当学生的教学实物,又希望此处的战争遗迹,能让学员更好地体会到建国先辈的艰苦经历。

西点军校的艰难创建

早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大陆军高层就痛感缺乏训练有素的职业军官之苦,战争结束后,创办一所军事院校的提议被迅速提出,国会甚至还通过一项议案,表述了创办军校的思想。美国国父华盛顿认为:“这样的一所学校对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华盛顿后来的继任者,约翰·亚当斯也持相同态度。

但是,“建立一所军校,用以提高军事官员的素质。”这个想法当时遭到了很多美国政界流理想主义者的质疑,他们认为这将是对美国人民自由权利的威胁。因为从历史上看,有专业的军事力量存在,就会有人去利用它为己谋私利,甚至成为独裁专制的工具,给自由的人民带来苦难。比如,《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国务卿杰弗逊等人,就竭力反对创办军校。他给出的理由居然是,宪法并未授予总统创办军校的权利,好吧,理由极其冠冕堂皇。

最终,美国人只是在西点的工兵和炮兵团中开设了学员培训班,这距离真正的军校,显然有很大的差距,华盛顿只能对此抱憾了,至死他的这一愿望都没能实现。

直到1802年7 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时,华盛顿的这一历史遗嘱终于实现了,曾经反对建立军校、反对设立常备军的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签署法令建立西点军校。此时,华盛顿已经过世5年了。

由于这所新生的军校坐落在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因而通常被人们称作“西点军校”或“西点”,其规范的全称反倒不大为人们提起。

首任西点校长乔纳森·威廉斯,是一个美国的“官三代”。作为美国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外孙,他20岁步入政界,到法国学过军事理论,1783年返回美国,又学过数学、植物学、医学和法律。但是,在进入西点之前,他连一天兵都没当过,连军装也没穿过。就是这样一位学者,硬是被赶鸭子上架,阴差阳错成为西点的首任校长。

毫无经验的校长,创办后的西点军校的第一天是什么样呢?西点军校校史的第一页,相当难写:该校创建时,教材和设备奇缺导致开设的课程很少,校方既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入学毕业标准,军校的教学和管理呈现出一片混乱。

据历史记载,1802年9月21日,一位名叫乔治·巴龙的老师,为10名西点学员讲授了学校成立以来的第一堂课,黑板是一块直立的石板。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也没有仪式,西点军校的第一次开学典礼,就在这样简陋、粗糙的环境下完成了。

首任西点军校校长威廉斯,同时还身兼数职。他主要的精力放在纽约港的防御工事建设上,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向新创办的军校上。即便如此,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10年,由于个人经历,他非常钟情于法国的军事理论(其实就是拿破仑的军事理论,当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等创办时也多模仿法国模式),因此西点军校当时开设的课程特别强调数学、物理、工程学以及法语。但是,一所军校仅有学科建设,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上级的不重视,再加上缺乏办学经验,即便经历了整整五年多的发展后,1807年的西点仍在“野蛮生长”,几乎处于放任自流的无目标状态,教学人员缺乏,值班军官也很少,负责警卫和看管军校的驻军仅有24名炮兵和18名工兵,学员们经常漫步在小山上,或者玩简化曲棍球和足球,他们不守规矩,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明确的管理制度的束缚。

用首任校长威廉斯的话说:那时的西点军校“简直就像个弃婴,勉强生存于荒山之中,寄养在人烟稀少的远方,几乎不为其亲生父母所知。”我们很难想象,后来以制度规范、严格管理著称于世的西点,当时竟是在这样的混乱环境中摸索爬行。

威廉斯在1812年辞职后,苦难远远没有结束,西点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由于当时的陆军部长尤斯蒂斯对军校和工程兵部队持敌视态度,于是西点的军官、教授不是被调走,就是被迫辞职,西点军校更是缩小到了荒谬的程度——大多数学员提前毕业去充实部队,陆军部也没有颁发招收新学员的许可证。

1812年9月,当第一位新学员查尔斯·麦前特来西点报到时,居然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学生,学校里面也只有一名教官。到了这一年底时,也只有5名学员到校。更搞笑的是,因为上级没有拨款,第二任校长斯威夫特为了筹集办学资金,不得不自己向银行贷款以贴补开支。今天的我们谁能想到,牛哄哄的西点军校,那时候竟然这个糟糕样子。

咱们再来说一说西点第二任校长约瑟夫·斯威夫特,他是西点军校的首届毕业生。按理说,对于这所军校应该非常用心。但是,1812年时美国正在和英国开战,斯威夫特本人在前线天天打仗、难以脱身。于是,他就把西点军校的管理任务,交给了学校的一位上尉奥尔登·帕特里奇。

帕特里奇是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任代理校长,他自认为自己是“全能人才”,从训练新兵到讲授科学,从规章建立,到制服设计,从新教学要求的提出到作息时间表的制定,什么事都独断专行。

应该承认的是,帕特里奇训练出来的西点学员英姿飒爽、仪表堂堂,他也确实使西点军校在经历过重重磨难后终于生存下来。但另一方面,帕特里奇任职期间,犯有严重的任人唯亲和滥用职权的错误。

他压制教学、停止学校入学考试,使入学者不能得到公正的对待,挫伤了学员和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任意实行损害人格、令人羞耻的惩罚,经常让有过失的学员背上所犯过失的标志,踏着鼓点绕操场齐步行进;或者让犯了错的学员在校长住所前野战炮的炮筒上骑上几个小时;把违纪者禁闭在一个8平方英尺的肮脏地牢中等等,种种整人的花样不断翻新、不胜枚举,平时关押在士兵禁闭室里的学员人数很少少于20人。

与此同时,被帕特里奇庇护的学员们,不但不受惩罚,而且在不论学业成绩如何的前提下,均可得到提升和委任,轻轻松松毕业,他还为他所喜爱的学员提供特别训练,严重阻碍了教授们的正常教学。因此,帕特里奇上尉从未获得大多数教授或学员们的尊敬,禁闭室墙上涂满了针对他的漫画,大家还给帕特里奇上尉起了一个古怪的外号——“老白镴”(白镴指锡铅合金,可以焊接金属,外表光鲜,但质地柔软,“老白镴”的含义类似于汉语中“银样镴枪头”“绣花枕头一包糠”等意思,意指中看不中用的人)。

帕特里奇的所作所为,使西点军校内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打击报复、自由散漫、逃避责任和好逸恶劳的风气严重蔓延,有良知的教授们几次控告均无结果,反倒使帕特里奇气焰更加嚣张,这是西点校史上的一段“暗黑时代”。

不管是黑暗还是黑暗,那时候的美国政府乃至军队,对这所年轻的军校都不重视。直到1817年,新任总统詹姆斯·门罗访问西点时,才看到了关于西点军校混乱状况,这位年轻总统被气得火冒三丈,下决心撤换了校长,对学校进行全面整顿。

阴霾笼罩的西点,终于开始出现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