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这个案例实在是太有代入感了:创业三年,申请破产,还债三年。

这是一个国内首例申请个人破产获得批准的案例,因此受到了新闻的关注。这位破产兄弟和我从事的工作类似(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但是却干了我不敢干的事:创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破产兄弟梁某,茂名人士(粤西的老乡),35岁(我也差不多),2008年到深圳工作(和我差不多)。

学工业设计的他(注定搬砖的专业),2018年6月开始与以前的同事一起创业(人到中年,人人都想试一次创业搏一把),2019年3月成立了深圳市某某科技有限公司(做老板了,好嗨森),主要负责开发产品以及销售,主打蓝牙耳机产品(显然是一片红海,内卷到头破血流都不挣钱的那种)。但是却没有客户资源(创业大忌:先做产品后找客户),可想而知耳机卖不动。然后2020年又开始搞额温枪,也仍然卖不动。(网上说的生产额温枪的都爆赚了,原来假的?)然后又回去开发另一款产品,最终坚持不下去。

三年创业宣告失败之后,梁某重新找了一份结构工程师的工作,收入2万元。但是个人创业期间向银行、网络贷款公司借了75万元,在短时间内无法还清。

他名下的财产有:

36120元存款、4719.9元住房公积金,及两个公司的股权(没啥用)、两项专利(没啥用)、三个商标(没啥用),无房产、车辆等大宗财产。

家庭情况:一家5口(上有老母亲,下有两孩)在深圳龙华租房子住,妻子收入约9000元,二人合计收入2.9万元。

涉及十几个债权人,被债主追债的压力之下,梁某申请个人破产,没想到竟成为我国境内审结的第一宗个人破产案。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甘心平凡去创业又失败,这就是严重的中年危机。

这次梁某的破产申请,法院判令债务重整,欠的75万全部要3年36期还清,但是免去利息和违约金;还款计划的定制是在保证其个人家庭基本开支之后,对偿还能力和时间进行了评估;并且和债主商量好,按步骤还款,不得再催债,免去了被讨债的精神压力。(从此心无旁骛,安心搬砖。)

其实整个破产申请下来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利息的减免,和定制还债计划。一方面避免利滚利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精神上减轻负担,不再受到追债的烦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印象中,申请破产通过之后,债务都一笔勾销了,实际上不一定,要看情况。申请破产成功之后,法院会根据个人的情况,对债务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欠债人确实无能力偿还的,进行债务清算(能还的就还,不能就算了);另一种是欠债人有能力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的,进行债务重整。

债务清算,就是债务一笔勾销,不用还了,但是会被列入征信档案,被限制进行高消费、不能再当企业法人。

债务重整,由法院根据欠债人的偿还能力,制定偿还全部债务或部分债务的计划,并监督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老面评论:

创业有风险,辞职需谨慎。根据二八定律,80%的人创业都要失败。

我所见到、听到的创业成功的案例(除了餐饮、零售、互联网),尤其是实体经济行业的创业,无一不是带着客源去创业,或者说至少有潜在的一批客户,才能避免烧钱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