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拍摄于1907年的河北承德的老照片,拍摄者是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柏石曼一行于1907年对华北地区进行了考察,拍下了许多记录当时各地风貌的照片,其中就包括这一组关于承德的老照片。让我们通过柏石曼为我们留下的这组弥足珍贵的老照片,一起去看看100多年前的承德的样子。
承德,别名热河,位于河北东北部,承德原名热河,以水得名。最早以蒙古语命名为“哈伦告鲁”或“哈伦郭勒”,汉语意译为“热河”。清初,这里还只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叫热河上营,清代在此地营建行宫以后,即被称为热河。图为1907年的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1907年的热河普陀宗乘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位于避暑山庄之北,狮子沟南侧,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和崇庆皇太后的八十寿辰而建的庙宇,普陀宗乘之庙形制仿效布达拉宫,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1907年的热河普陀宗乘之庙,从西南方向眺望普陀宗乘之庙的大红台一侧。“普陀宗乘”和“布达拉”语出同源,意为“观音圣地”。
1907年的热河须弥福寿之庙。须弥福寿之庙位于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的南坡上,普陀宗乘之庙的东面,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须弥福寿之庙坐北朝南,山门上面建有门楼,悬挂着乾隆皇帝御题“须弥福寿”匾额。
1907年的热河普乐寺,普乐寺又称“圆亭子”,其名“普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带有普天同乐之意。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1907年的普乐寺,位于方台下方的八座宝瓶塔其中的两座。这八座宝瓶塔造型精美、玲珑秀丽、光耀夺目,有着极高的建筑艺术造诣。
1907年的避暑山庄水心榭,水心榭位于"卷阿胜境"之北,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御笔题额。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桥。榭在水中,两旁空间广阔,碧波荡漾,四望皆成画景,有“飞角高骞,虚檐洞朗,上下天光,影落空际”的诗意。
1907年的滦河,蓝天白云下,几艘小舟行驶在河面上。滦河古名渜水,因发源地有众多温泉而得名。渜后讹为濡。濡、滦音相近,后唐朝演化为滦,元朝又称“御河”或“上都河”。滦河在承德与武烈河交汇,孕育了承德这片热土。
1907年的滦河,群山环绕,河水澄澈,几个撑船人正摇着一艘小船穿行在秀美的山水之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