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中,把女人在职场和家庭中的撕扯体现淋漓尽致。

其中三个女性的状态很典型:

刘涛饰演的萧嫣,虽然名字很女人味,但她本人却是一个很坚硬的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是现在很多女孩所挂在嘴边的,但并没有放在心里。

可是萧嫣却把是当作宗旨来实行。

因为这样的特立独行,她总是被一些人排斥在外,甚至有人会说“魔头”来形容她。

但萧嫣却乐得其所,习惯了独来独往。

李念饰演的尤雅,和萧嫣恰恰相反,她喜欢孩子,也喜欢“全职太太”这个职业,她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孩子也爱护有加,甚至还要想再生一个孩子。

更难得的是,她对于自己在家全职的事情,从来没有苦大仇深的感觉,甚至很享受。她也没有因为在家变得不修边幅,让自己变成“黄脸婆”,相反,她的状态很好,就像是小女孩。

王媛可饰演的陈娇蕊,则是剧中让人看着很难过的角色了。

陈娇蕊本是一个骄傲的职场女性,但是因为怀孕,她老公自作主张,让她失去了工作,生完孩子后,老公不仅忽略她的感受,婆婆也总是有意无意用语言刺伤她。

最终她得了产后抑郁症,两个人的婚姻也因此走到了尽头。

三位女性中,陈娇蕊是让人最意难平的,看得观众大喊真实。

因为婆婆说过的那些言论,现实中,很多女人在月子中都听到过,老公不理解的态度,现实中,生完孩子的女人也几乎都经历过。

还有在职场和家庭中的撕扯,每一步都很心酸。

那么,面对产后抑郁,如果老公无法理解,女人只能慢慢去承受吗?

我想了很久,终于在书籍《内心的重建》中找到了答案。

维尼老师在《内心的重建》中说:

“直接决定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认知。过去已经不可改变,我们可以改变认知,认知变,情绪变。”

首先要申明,我并不觉得会出现产后抑郁是因为认知错误,我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人生行至到一段路程中,其他人没有办法帮助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懂得自救。

对,一定要懂得自救。

我们不能因为家人的不作为,因为丈夫的忽略等因素,就让自己陷入抑郁的情绪中,生病了,需要药,也需要自己的意志。

不管怎么样,让自己沉浸在不好的情绪中,看上去是对别人的惩罚,但对自己的伤害最大。

我们的人生中,总是会在某个路口,出现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时,一定要给自己打好“预防针”。

那应该怎么做呢?

维尼老师在《内心的重建》中给出答案:

“这些事情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既然是人生的一部分,那么自然应该安然接受了,即使看起来价值不大或浪费时间)。有了这样的认知,我自然就平静多了,形成新的习惯性思维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认知改变了,行为便也会改变。

比如剧中的陈娇蕊,在我看来,她之所以会患上产后抑郁,是让自己的思维被婆婆的语言带走了。

按照人物设定,陈娇蕊的能力不差,在单位管理着很多人,为什么会被婆婆的语言干扰思维呢?

这也是在认知上面,从女孩妈妈,每个人都要经历内心的重建,尤其是经历怀孕,怀孕的时候,大家都会对你嘘寒问暖,生下孩子后,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

而女性在此时,因为激素等因素,会对大家的态度变得很敏感。

这里,我们可以在产前多进行沟通,比如月子怎么做,孩子怎么带,什么话不要说等。

当然,也要考虑好对方不配合时,自己应该怎么做。

让我们做好了这些内心建设,那么在生完孩子最脆弱的时刻,便能有更好一些的应对办法。

以前,因为认知的局限,产后抑郁从来都没有被重视过,现在,大家的认知越来越清晰。

女人自己也要给自己做好内心建设。

有能力,便在产前做好此类事情的预防,比如去月子中心,或者找一个可靠的人来照顾自己的月子。

如果怀孕在计划外,一切都没有做好准备,那就要给自己的内心做好设定,如果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自己可以怎么做。

我们做好这样的准备后,当问题真正出现的时候,我们才不至于慌脚乱,心理失衡过多,就如陈娇蕊。

与其被动等待别人的赋予,不如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