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乃我国国粹之一,它弘扬的是天下为公的济世情怀以及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20世纪50年代,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的《龙虎斗金华》突然问世,故事新颖,有强烈的个人历史观,自此梁氏成为新派小说的鼻祖。

1955年,被誉为“一代武侠小说宗师”的金庸先生横空出世,其处女作《书剑恩仇录》火遍大江南北,正式开启中国的“金庸时代”。当梁羽生与金庸先生在武侠界发展得如日中天时,又诞生出一位“新派小说泰斗”,即古龙先生。

他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束缚,创作出《小李飞刀系列》、《陆小凤系列》、《绝代双娇》等经典著作,多部被翻拍成热门影视剧,使武侠文学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武侠小说中出现过不少令人过目难忘的刀,诸如,小李飞刀。相传,小李飞刀在百晓生所著的《兵器谱》中排行第三,也是李寻欢专用刀,乃天下最可怕的武器之一。小李飞刀的材质为精钢,长度可达三寸七分,在李寻欢手中可达七寸,被世人评价为“小李神刀,冠绝天下,出手一刀,例不虚发!”

再如,《倚天屠龙记》中的第一神刀“屠龙刀”,它由郭靖、黄蓉聘请能工巧匠混合玄铁重剑与西方精金所铸。屠龙刀除了锋利无比外,还富有磁性,可以吸附铁石、铁丸等暗器。武侠文学中的宝刀神器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拍手称绝。古代的宝刀动辄“削铁如泥”,为何现代的刀却做不到?原因出人意料。

我国古代刀的发展史

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且最常见的武器之一。在茹毛饮血的旧石器时期,人们用反复敲打的石器来采摘果实或猎捕动物。此时的工具都是清一色的石器,诸如石刀、石斧、石锄等。不过,旧石器时期的石器都形似刀形。

中石器时期,石器工具的种类日益丰富,做工更加精细,石刀等切削工具变得更为锋利、富有光泽。公元前6000年至3000年间,石斧头、石镰刀被更广泛地使用,古代的刀具也从简单随意地击打朝着手工化的方向发展。商代后期出现了最早的青铜剑,开启了人类的金属时代。

1971年,我国山西保德县古墓出土了一把铃首剑,该剑身长32厘米,由铜、锡、铝等材料铸成,比非金属器具更为锋利,更具有杀伤力。春秋晚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相比于铜,铁的硬度与韧度更好,最长的铁剑可达140厘米。

战国末年,出于频繁战争的需要,骑兵代替步兵成为战场主力,具有劈砍功能的金属刀应运而生。三国时期,金属刀已经成为军队中最常见的武器装备。北宋时期,刀具的外形进一步得到改善,刀头改成“锐后斜”状,并带有护手。此时的刀不仅可以劈和砍,还兼具“刺”的功能。

明代以后冷兵器逐渐衰微,剑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而刀则取代剑成为战场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刀具经过长期的改良,品种更为繁多。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主要利用石刀来砍、切与割兽皮。

殷商时期,出现了大型的铜制战刀 。青铜刀外形较宽,刀刃处往上翘,制作过程与石刀相似。不过,此时的刀具并未用于战争之中,而是用于砍切器具、屠宰家畜或自保防身。汉朝时期,王公贵族不再佩戴剑,刀逐渐取代了剑。汉代的环首刀是华夏文明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武器。

环首刀是当时最先进且富有杀伤力的近身武器,由钢经过反复折叠击打与淬火所制。宋朝的刀继承了三国、隋唐时期刀具的“形笨刃宽”的特点,创造出屈刀、掩月刀、眉尖刀、凤嘴刀等新型刀具。明朝的刀大都仿制日本刀,即双手握住手柄的长刀。

明朝长刀又称“大刀”,其中最有名的又称“戚家刀”,又称“仿倭刀”。明朝刀集合了日本刀与中国刀两大优点,既有柔韧性,又很锋利,战损率还低于日本刀。综上,无论在战争时期或是和平时代,刀都是必不可缺的武器或生活用具,刀的作用不可替代。

“削铁如泥”的原因,出人意料

武侠小说中常用“吹毛断发,削铁如泥”来形容宝刀的锋利程度,意思是:将一根毛发放至刀刃边,轻轻吹一口气,毛发碰到刀刃便会立刻切断;而锋利的宝刀削铁也如同切泥一般十分容易。《三国演义》也曾记载“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难道古代宝刀真能达到“削铁如泥”的地步吗?

对于“削铁如泥”的说法,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古人以讹传讹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夸张成分,毕竟铁制的刀具并不会达到可以轻易切断铁的程度;有人则认为古人能够造出“削铁如泥”的刀具,只是工艺已然失传,毕竟古人的智慧很强大,能够建造出兵马俑、金字塔等难以用科学解释的文物。

从目前出土的古代铁制兵器来看,古代宝刀的硬度相当于现代的高碳钢,洛氏硬度居于50至55之间。此外,古代工匠还会通过反复的折叠、锤炼、锻打等工艺使刀具在高硬度的基础上又具备的柔韧度与抗折断能力。练就成的宝刀既具备了杀伤力,还不轻易被折断或是出现缺口。

然而,即便使用高碳钢为材料的刀具也无法轻易削断另一把硬度低的铁制刀具,为何还会出现“削铁如泥”的说法呢?其实,古代宝刀是极其贵重的物品。在《水浒传》中,杨志被高太尉赶出府,因身上缺钱而打算将祖传宝刀卖掉。

杨志在众人面前宣称宝刀需要3000贯,而北宋的一贯钱可以购买一石大米,一石大米约合92.5宋斤。若按如今普通大米的价格一斤3元计算,一贯钱相当于350元人民币,那么3000贯则相当于现如今105万元,完全可以在农村修建并装修一套房。宝刀价值如此之高,古人岂会蠢到故意用一把宝刀去砍另一把刀?

还有文史专家认为“削铁如泥”中的“铁”并非铁制刀剑,而是战场上士兵身披的铠甲。古代的铠甲称为“铁叶子甲”,即用丝线将铁片串联起来的防护甲。铁甲可以有效抵御箭矢或普通的刀剑,但对方若使用宝刀,铁甲也会被穿破。因此,古人评价一把刀是否为宝刀,标准是看它是否能够削破铁甲。

结语:

其实,若从冶金水平上来看,现代刀远远好于千百年前的古代刀。虽然古人也发明出灌钢、炒钢等诸多制钢工艺,可极限也只是通过折叠、锻打来制造出高碳钢。即便是质量最好的高碳钢也只相当于现代批量生产的模具钢,况且高碳钢对现代技术来说小菜一碟。此外,现代人突破极限,甚至炼造出不用碳的氢钢,说明现代技术也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