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以此为窗,与您共赏天下珠宝。
见文好,我们是《珠宝玉之窗》!

通常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很多古代的玉器,玉饰都是有一种特别的复古味道,会让我们一眼看到就知道它们是古代的玉器和玉饰。但今天就要和朋友们一起来欣赏和见识古人的一些完全不一样的玉器,或许会让很多朋友以为时空错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这件玉熊,于咸阳市渭城区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是西汉晚期(约公元前33年)的玉器,现被收藏于咸阳博物院。玉熊长8厘米,高4.8厘米,宽3.3厘米,四肢粗短,肩部比例略大的头部,整体透出一种憨憨的可爱感。

有人看到它就下意识的想到了那笨重可爱的北极熊,跟以往我们常见的那些玉雕小动物相比,这件玉熊的雕琢可谓非常简化,仿佛寥寥几笔就把它雕刻出来。我们常会被前人复杂精湛的工艺惊艳,所以当看到这么简化的工艺时会有些不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些不适应过去之后,又是新一波对古人工艺的叹服。喜欢玉石的朋友都知道,越是看起来简单的玉石雕琢其实越难,就像我们常说的,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而这工艺上的减法更是难上加难。

就像“大道至简”这四个字一般,读起来太容易,但真的做并做到的又有几个。接着再看这件玉俑头,它是西汉晚期(约公元前33年)的珍宝,于咸阳市渭城区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同被收藏于咸阳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玉俑头玉质青白色,头部完整,颈下有断裂面。高8.5厘米,面宽4厘米,脂光圆润,两眼平视,凝重端庄。头戴帻,发梳辫上挽且有束发的布围,冠顶凸起处有一小孔,用于插笄。阴线刻出头发,眉须。

很多人看到它的时候都惊呼它很有现代雕刻艺术的味道,有人甚至直说如果不告诉她是西汉的珍宝,她会以为是当代哪位大师的作品。其实我初看时也下意识萌生过这样的感觉,但细看后又觉得它只能是老祖宗们的杰作,因为我在这上面品到了四个字,“眉清目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这件玉羽人骑翼马,玉雕主体呈一人骑马奔驰状,骑者的面貌高鼻长脸,双耳过项,身着羽人装束,马的体型雄壮,昂首张口,挺胸竖耳,扬鬓飞奔,四肢错落有致,右前蹄悬空抬起,尾部呈上扬的姿态。

无不在暗示此玉件的主题为“羽人”骑“天马”。如果没有看介绍,我猜很多朋友会以为它是现在我们玉石翡翠里常见的“马上封侯”,而实际上它不是,它是羽人骑翼马,表达的是一种对于仙境和长生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做个大胆的猜想,会不会是当年我们的老祖宗怀着对于仙境的美好向往雕琢出了这样的造型,但后来还是在现实的“毒打”下醒悟过来,所以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更贴合人生的“马上封侯”。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些胡思乱想,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当真。还有朋友比我更能乱想,她说她想到了西游记里的大圣骑天马,还是真敢想。最后用这只玉杯结尾,它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期的珍宝,被收藏于西安博物,汉宣帝杜陵出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杯杯体外琢磨出3组9圈凹弦纹,杯体制作规整,抛磨光洁,高13.4厘米。玉杯上束有厚0.1厘米的扁平状金箍,材质细腻、工艺精湛,玉杯腹部最薄处仅有0.1厘米,杯体外碾琢的凹弦纹均匀流畅,既可使金箍紧贴杯体,又可增加手持时的摩擦力,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是不是觉得它特别像现代的艺术品,然而它又是很久很久以前的玉器,这样一只杯子配上它的年岁不禁让人想起那首诗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只叹玉杯还在,战士真的未归。

(作者|空辰下的兔子,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