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白岩松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世英名”竟然毁在几句简短的话语中,一时间国民主持人的人设翻车让“躺平“一词开始病毒式传播,而事情的起因仅源自一碗关于躺平的“鸡汤”。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何谓“躺平”?然后再接着往下说。

初次听到这个词,部分朋友可能会理解为与“葛优躺”有几分相似的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俗的“躺平”就是:平躺在床或者地上,不再像打了鸡血似的热血沸腾,渴求成功。

再简单点说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啥也不想干了,就想着躺平,无欲无求了。

躺平:(简单理解)就是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也不工作,只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

白岩松在青年对话栏目——《对白》中劝诫年轻人时,恰巧通过短短的几句话,就触碰到了当代年轻人的雷区。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也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 ——白岩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岩松老师原本应该是想激励年轻人不能懒惰,要奋发向上,给大家伙煮一碗鸡汤。

还说到,在他们那个年代就没想过自己买房子,也没想过自己选择做什么工作,因为“房子住单位,毕业包分配”。

而且他在后来的表达过程中,用了夺命连环反问,在房价、 就业、婚恋 这3个当代年轻人最为苦恼的话题之间反复发问,使得气氛开始变得焦灼。

而且从白岩松的口气中不难听出,现在的年轻人和他想象中的年轻人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甚至可能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以为自己的一番”教诲“之语能够唤醒躺平青年们,但谁想到,这届网友已经喝不下鸡汤了。

并表示我们可以自己说“躺平”,但是请你闭嘴,我们的努力你看不到!

你没有亲身体会过年轻人“望楼兴叹”的无力、“福报加班”的无望、以及“相亲循环”的无奈。

实际上,白岩松自己也曾是穷苦老百姓出身,观众最初喜欢他,主要还是因为他敢说真话。

而现在他不一样了,时代的发展红利给了他平台,如一副精英阶层的肉喇叭,大言不惭地说年轻人不努力,所以很多网友纷纷被激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自嘲自己不努力。躺平?我们没有躺平,上有老下有小,不努力喝西北风吗?是天上会掉馅饼?还是天下会有免费的午餐?

现在年轻人需要的是同理心和感同身受,而不是站在所谓道理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说教。

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不希望普通大众躺平,特别是青年人躺平,因为社会阶层犹如一座金字塔,若底下塌方了,没有了支撑,上面也不会过得安稳和舒服。

若是将社会的精英阶层与普通大众的生活对调一下,估计很多精英阶层的人也会选择躺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同样是上一世代的精英,清华毕业的“音乐诗人”李健就对当代年轻人表示了真诚的理解与简单的安慰。

他一句简单的:“我觉得当下的年轻人很难,甚至比我们当时还难”,就戳中了在各行各业奔波奋斗的年轻人的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谈到自己在98年毕业时就挣可以挣到4000块钱,而现在的本科大学生毕业后还是挣4000块钱,有的可能比这还少,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健理解式的安慰和白岩松批判式的指责,网友会买谁的单一目了然。

白岩松的本意是鼓励年轻人多努力奋斗,多吃苦耐劳,这确实是没错的。

而且,若这番话放在5年前或者10年前,也许年轻的观众朋友都会十分买账,为他喝彩。

但这个时代在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过去的生存法则已经不适合如今负重累累的年轻人了。

看不清这个时代的面貌,那白岩松这样长辈式的激励听起来就会像是一种讽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高中生不努力吗?日夜做题,拼搏高考,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学生不努力吗?

外卖小哥风里雨来雨里去不努力吗?

流水线上的工人们不努力吗?一天工作16个小时,昼夜颠倒不分的工人不努力吗?

很多人在下班后,还兼职送外卖、跑滴滴,他们不努力吗?

多少打工人风里来雨里去,风吹日晒依旧只为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又不得不和另一个和“躺平”齐名的热词“内卷”挂钩了。

内卷:本义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来自百度百科的释义)

躺平比以前的”佛系"更进一步,年轻人不想做赚钱的机器,放弃拼命工作攒钱、焦虑伤身的生活,主动降低欲望,尽量减少工作时间,崇尚极简生活。

也就是说,有的人通过参与内卷来增加收入,而有的人则通过节省用度来减少支出(也就是“开源节流”中的节流),躺平的人通过节省来避免对钱包的伤害,他们不愿意卷入内卷的漩涡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此现象,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认为躺平态度极不负责,“躺平”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他曾这样说道:“现在人们纷纷谈“内卷”,正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否则社会阶层固化,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力气,而这种情况下社会就可能面临大动荡与大退步。因为如果没有竞争,如果竞争没有区分度,优势家庭的子女将凭借已有的优势,轻松碾压弱势家庭的子女,那将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其实看看周围大多数年轻人,很多都在努力进取。

有人选择躺平,有人就在持续奔跑;

你不看的书有人看,你不愿意做的事有人去做;

你买不起的房子、车子也有人去买;

而如果选择躺平,那拉开的差距不是奋起直追,一时就可以缩小的。

每个年代都有“躺平”的人,只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竞争更激烈。

这些怒怼白岩松的网友,只不过是一批不得不选择躺平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功成名就的精英阶层,那些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他们无法理解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痛苦。

前几天都还引起热议的话题“中国单身人口已经突破两亿”,就已经说明单身青年的队伍有多大。

他们一个人独自蜗居在大城市,每天挤公交、挤地铁,加班到凌晨;

吃着胃药,顶着黑眼圈,被老板骂,被同事暗中挖坑,就连仅有的休息日也会被各种消息轮番轰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偶尔家里来电话,还要面临父母的逼迫”你是个大龄青年,现在还不赶快找对象,今年必须赶快结婚”;

然后再看看自己少到可怜的工资,看看银行卡里的存款,再看看动辄几万的房价,只能呵呵一笑。

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里,明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却活得就像一个工具人,没人会在乎你的精神状态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板说,要坚持奋斗,996是福报,多少人想挤破头进来替代你的位置,你就老老实实地回去拼命加班。

商家说,要努力奋斗,不然你都不好意思进我们的店,买不起我们的东西,你就会没面子,没地位;

父母也说,在外要努力工作,早点娶个媳妇儿(或者找个男朋友),生个孩子。

本来自己也在努力奋斗,可奋斗到最后,却发现除了用健康换来的那少得可怜的一点点钱,生活好像什么也没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躺平青年眼里,不断攀升的物价,持续高涨的房价,越来越高的创业失败率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促使着他们必须日以继夜地加班工作。可最后的结果还是,有可能连房子和车子都买不起,也出不起高额的彩礼钱,可谓是一无所有。

他们每天拼命地努力挣钱,实现自我生存,但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弃。

与其好高骛远,异想天开,梦想有朝一日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走向人生巅峰,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平凡人。

买不起房就不买,结不起婚就不结,生不起娃就不生,消费不起就不消费。

只要躺得够平,就不会被割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心灵毒鸡汤,成功学口号已经失去了作用,激不起水花了。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慌张,白岩松翻车被怼只是一根导火索。

这实际上是年轻人对当前内卷形势的一种虚张声势的抗争。

这两天,网上还有很多人在说白岩松的不对。抛开其他个人财富问题,他作为一个央视媒体人,他的价值观方向没有什么大问题。

鼓励青年,灌输思想,企图唤醒那些想一劳永逸的年轻人也没有什么不对。

有网友称,躺平不是躺着等死,躺平是一种面对不合理规则时的不合作态度!

好多人在网上跟风bb,其实都不知道啥叫躺平就开始贩卖焦虑,贩卖鸡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并没有自愿“躺平”的年轻人,当前的年轻人一直在默默地奋斗拼搏。

然而这个已经被资本绑架的社会变异了,变得不属于普通劳动者,变得不属于青年奋斗者。

年轻人也在自救,年轻人也在无声地呐喊,而躺平又何尝不是一种反击。

但不管是内卷还是躺平,它只是一种状态,当代年轻人一旦有好的机遇,他们会把握住机会。

当社会需要自己的时候,依然有那么很多青年人挺身而出,去年抗疫期间涌现出的青年榜样就是一个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