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芦芽山
作者:白玉旺
今年入伏这一天,我再次登上了芦芽山峰顶。
两次登山,季节一样,但天气状况不同,线路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十二年前的2009年7月同学聚会时登过一次芦芽山,当时登山刚刚下过雨,云雾缭绕,特别壮观,难得一见。十二年后的2021年7月,入伏第一天,天气晴好,又一次登上了芦芽山,可谓感慨良多。
入伏这一天,宁武人有游伏的习惯。7月11日,是今年入伏第一天,我们先是去了县城的栖凤公园,然后驱车去了石家庄镇的汾河湿地公园,返回时又临时决定去登芦芽山。
这是我第二次登顶芦芽山主峰太子殿。
我们这次选择的不是汾河源头、情人谷、马仑草原线路,而是宁武县西马坊乡管涔山自然保护区的登山线路,车可以直接开在山脚下,距离芦芽山太子殿相对比较近一点。
我们开始登山时已经是正午。
路不空行,随走随拍,我用手机把沿途所见记录下来,随时与朋友们分享美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当地老乡有言,不登芦芽山后悔一万年。但登山是很辛苦的。我们上下山前后走了近五个小时,说走到膝盖骨酸软小腿肚子疼痛,一点也不夸张。
本次登山,由于天气状况不错,走得也不算匆忙,于是能看到一些细节,感触也就有很多不同。关于登芦芽山的过程,我在第一次登山后写的《云雾芦芽山》写得比较详细,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芦芽山有山西省鸟褐马鸡,我们没有巧遇,路途上见到最多的动物是松鼠。
我以为,芦芽山有三美:树美,石美,旱荷美。
首先说说树美。芦芽山被原始森林覆盖的非常好,尤其是夏季,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森林,起伏铺展,就像绿色的地毯,给人感觉是非常震撼,也特别地养眼,特别地舒服。走进林海,不但可以感受红杄树叶子绿得纯粹(秋季红杄树叶子的金黄,也是一大特别的景观),还可以近距离感受林海那种特有的气息。尤其是红杄树和白杄树,笔直的树干直插蓝天,在感叹个体生命力强盛之外,还有就是一种集体抱团成长或发展的壮美。林海间不见松树,偶尔有一两株白桦树,还有低矮的山柳点缀其间。在茂密的森林里穿行,路边密密的地香香(野草莓)开着小白花,脚下踏着绵密而松软的陈腐落叶,仿佛与世隔绝一般,空灵,澄澈,清新,忘俗……芦芽山鸟鸣山幽,修身养性,人们说天然氧吧,名不虚传。管涔山—芦芽山,似乎特别适合红、白杄树和松树生长,也就成为这些山系的特有树种,形成特有的植被风貌。而这些树种形成的美,是独一无二的,是其它地方难得一见的。
其次是石美。相比平原地带,宁武是多山之地,似乎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类似愚公移山的故事也就非常感人。但《论语》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造化钟神秀,山石塑钟灵。一马平川虽然宜人,有山有水更显参差之美与灵动之美。宁武的山造就了好多神奇。芦芽山的山石之美,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之美。茂密的林海间会偶尔出现一两个大小不一的石头,有的石头上长满厚厚的苔藓,像穿着棉衣;有的石头被树根从四周包围着,像一个婴儿的摇篮;有的石头上面长满密密的青草,零星地开着一些山花,体现出生命的灵动。
穿行到林海之外,距离太子殿越近,海拔高了,树木的生长也就收敛多了,也就不再挺拔,树木似乎越来越少了,山石越来越多了。人们几乎就是在山石上或石缝间爬行。好在危险地段可以借助人们开凿的台阶和加装的铁(或木)栏杆扶手,所以走起来比较安全和省力。借用陆游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芦芽山的山石可谓是山重石复疑无路,云暗天明又一程。芦芽山最高峰,树少,石多,也就感到越来越险,越来越奇,什么“猪八戒背媳妇”(远处山崖上两块形似人形的石头)“肉瓮子”(危险的石峡,容易掉下去粉身碎骨)“束身峡”(只能一人通过的石峡)“九桄梯”(很深很陡的峡谷上搭建的梯子),全部是在石头上做文章。
芦芽山的山石造型独特,神态各异。有的静卧林海,有的独居山脚;有的无棱无角,有的浑圆光滑;有的收敛文静,有的张扬问天;有的独立自主,有的群处列阵。有的像人在思考,像人在嬉戏,像人在值守;有的像金蟾衔珠,像神猴望月……芦芽山石经得起风吹日晒,经得起风雨雷电,经得起大自然的一切挑战,它们经历千年、万年不倒,是芦芽山石的硬气就造了芦芽山的挺拔。人们在芦芽山主峰绝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小平台上,巍然托起一座石砌建筑——太子殿。这是一种图腾崇拜。巍峨挺拔奇特的大山,是值得人们敬畏的,大山之上的诸多石洞神龛神殿,都是图腾崇拜的产物。
再次是旱荷美。在芦芽山上,有一种植物,可谓遍布山上山下的每一个角角落落,不择地势,不择环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生存空间,它就会把根扎下去,由少到多,由个体到群体,繁衍生息。高高的茎秆,圆圆的叶子,嫩绿,茂密,挨挨挤挤,生存能力特别旺盛。这种植物,当地老乡叫旱荷花。从网络百度有这样的解说文字:橐吾(tuó wú),多年生草本。根肉质,细而多。茎直立。舌状花黄色,舌片倒披针形或长圆形;管状花多数。瘦果长圆形,光滑。花果期7-10月。根茎可入药。
一路走一路行,一路有战士般的红(白)杄树为伴,一路有奇异硬气的山石为伴,一路有葱茏茂盛的旱荷为伴,再登芦芽山也就感觉信心满满,情趣满满,诗意满满,收获满满。
再登芦芽山,感受了芦芽山多层面的美,此行足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