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那么如何申请仲裁?仲裁分为什么类型?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是什么?在此篇中王健松律师就相关问题来为大家解读。

怎样申请仲裁?

仲裁申请的提交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各国仲裁立法都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各仲裁机构对仲裁申请书内容的要求不尽一致,通常的标准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王健松律师表示其中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名称和地址;请求仲裁事项、请求的理由及依据;指定的仲裁员;由申请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字、盖章以及附上有关的书面证据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意义上,仲裁申请书具体应列明下列事项,对此王健松律师表示其中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名称和住所;申请人所依据的仲裁协议;案情和争议要点以及申请人的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如申请仲裁时已委托了代理律师的,则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写明代理律师的权限及期限。

申请人提交仲裁申请书后,仲裁机构会根据其仲裁请求金额计算出应缴的仲裁费用,预缴仲裁费也是申请仲裁的必须程序,对此王健松律师表示,申请人必须预缴该费用,否则仲裁机构将不会受理。

仲裁裁决类型

根据所处理的纠纷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仲裁可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前者是该国当事人之间为解决没有涉外因素的国内民商事纠纷的仲裁。对于这一点王健松律师表示,后者是处理涉及外国或外法域的民商事务争议的仲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是否存在常设的专门仲裁机构,仲裁可以分为临时仲裁和机构仲裁。临时仲裁是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给临时组成的仲裁庭而非常设性仲裁机构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意见书的仲裁。对此王健松律师强调,机构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其仲裁协议,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给某一常设性仲裁机构所进行的仲裁。

根据仲裁裁决的依据不同,仲裁可分为依法仲裁和友好仲裁。依法仲裁是指仲裁庭依据一定的法律规定对纠纷进行裁决。王健松律师表示,友好仲裁则是指依当事人的授权,依据它所认为的公平的标准作出对当事人有约束力的裁决。

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

法院执行仲裁裁决应当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必须有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有关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国内仲裁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具体由哪一级别的人民法院执行,法律没有作出明文规定。但对此王健松律师表示,一般说来应由基层法院管辖,但各高级法院有特别规定的,应按照各高级法院制定的通知办理。如果是涉外仲裁裁决,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书应写明申请执行的事项和理由、被申请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的事实和依据、需要执行的标的物的名称、数量及所在地、被申请执行人的经济状况和可供执行的财产状况。因此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必须向法院递交申请执行书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另外王健松律师表示,申请执行人还应当提交据以执行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人民法院认为必须提交的其他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因申请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因此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对于这一点王健松律师表示,在上述期限中,从仲裁裁决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仲裁裁决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无正当理由超过申请执行期限的,申请人就失去了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以上就是关于“仲裁类型概述及申请仲裁、执行仲裁的方式方法”的有关解读,仲裁裁决有很多种类型,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可以随便改变初衷,再选择诉讼来解决争议,也不可以不执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