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以及其它兄弟城市利好消息不断的情况下,郑州开始焦虑了!

2020年,郑州市全年经济总量为12003亿元,同比增长3%;与郑州同为中部、且与郑州鏖战多年的长沙,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了12142亿元,增速为4%。这是长沙GDP在2019年被郑州赶超后,在2020年再次实现了对郑州的反超。

谁都不会想到,当人们在2020年初还在热议郑州能否继2019年赶超长沙后,在2020年再接再厉,顺利实现对宁波、青岛、无锡的赶超时,却不曾想,郑州不但没有如愿以偿,反而被这几座城市扩大了差距,并再次被长沙从中部第二的位置上拉下马。

如果说郑州长沙在相持阶段的你追我赶和胶着属于正常现象,那么省会城市的新贵四杰济南、合肥、西安、福州在2020年的发展速度,就有点让郑州后怕了。数据显示,2020年,济南GDP为10140亿元,增速为4.9%;合肥为10045亿元,增速为4.3%;西安为10020亿元,增速为5.2%;福州为10020亿元,增速为5.1%。

这四座城市在2020年的发展速度都远高于郑州的3%,且大大拉近了与郑州的GDP差距,追赶势头还很强劲,郑州的领先优势正被不断缩小。在当今我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急流中,不进则退,郑州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同时也面临着被后起之秀赶超的威胁。

郑州坦言,我真的开始焦虑了!

作为定位为中原经济区唯一的核心城市,以及被河南省重点发展和打造的经济增长极,可以说,郑州被寄予厚望,郑州的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着整体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郑州的焦虑除了来源于其它城市的直接竞争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中原经济区以及亿万河南人民对于发展的厚重期望,这种内部压力是郑州的最大焦虑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东新区

而这些年来,郑州虽然在国家宏观政策和河南省的大力支持下,在努力发展和负重前行,但受限于诸多历史因素,发展一直差强人意,而郑州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 郑州近现代的城市发展历史其实非常短。众所周知,1954年河南省会正式从开封迁至郑州,从此郑州才开启了近现代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脚步,在此之前,郑州仅为一普通县城,除了是纵横全国的京广陇海铁路枢纽外,几乎没有任何的近现代工业基础,与当时武汉、西安、长沙相比,有着天渊之别的差距,虽然在拼命追赶,但也非朝夕之功。
  • 新兴经济产业发展有限。虽然近年来郑州经济也在积极转型,但受限于原有低端经济占据主导,传统产业升级和优化并不是很理想,无法吸引到更多高科技产业在郑州布局和落地,在进入到以高科技和新兴经济竞争时代,郑州无疑是竞争乏力的。
  • 科研实力短板明显。在与郑州短兵相接竞争的这几座城市当中,西安、济南、长沙、合肥的高教实力都远超郑州,都有着几所双一流名校,而郑州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高等教育的短板,从长期来看,影响的是科研技术的发展,在科技就是生产力的今天,郑州明显是比较吃亏的。
  • 郑州经济发展对房地产的依赖度为全国之最。国家信息中心发布2020年“万亿俱乐部城市”房地产市场走势研判,2019年17个GDP万亿城市中,郑州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度最高,达到了28.8%,北京为最低,仅为10.9%。这导致在2020年疫情期间,郑州经济受累于房地产业断崖式的下跌,经济增速直接被腰斩。

如果说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具有先天性和偶然性的特征,那么,受累于北方大区整体经济低迷的影响,正好处于北方经济片区的郑州,经济发展想要独善其身,一枝独秀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虽然在2016年12月,郑州被加冕为国家中心城市,但这块国字号的金字招牌,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和长期影响,对郑州短期内经济发展的助力实在有限,更多的还是需要靠郑州自己努力,以及背后的河南省能给予郑州的支持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CBD

而郑州目前的行政区划,相对于长沙、济南、西安、合肥等地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调整,郑州的行政区划是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任何调整和变化,网络上热议的中牟、荥阳设区一直无法成为现实,郑州的行政区划很明显落伍了,已严重制约了经济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而其它兄弟城市行政区划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 长沙:2011年,长沙市的望城撤县设区,使长沙的城市框架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和优化。
  • 合肥:2011年合肥与芜湖、马鞍山三分巢湖,合肥获得了原巢湖市最优质的部分,优化了合肥行政区划结构的同时,也让合肥的经济总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后面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 济南:2019年,济南整体鲸吞了地级莱芜市,壮大了济南经济总量的同时,让济南继续保持总体竞争优势。
  • 西安:2017年西安代管西咸新区,西安咸阳融城发展明显加速,西安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西安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相对于这几座省会城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大步向前,就连邢台、芜湖、威海等这些普通地级城市的行政区域调整也是风风火火,而作为目前市区面积(非建成面积)倒数的郑州,在行政区划上却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的动作和调整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东站

目前郑州局促狭小的市域空间,对郑州城市功能延伸扩张和项目布局十分不利,伤害的是郑州长远的经济发展潜力。而郑州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行政区划毕竟是要中央一级的批准,省里说了不算,郑州自己说了更不算。

而近段时间,同为省内的洛阳市行政区域调整被证实和热议,连洛阳都不声不响地赶在前面了,这更是刺激了郑州的神经,郑州的网友们不禁发问,洛阳都进行区划调整了,郑州何时能撤县划区?

郑州对于行政区划调整的焦虑,本质上是对未来发展的担忧,而洛阳的行政区划被批准,很明显是中央和河南要打造郑州和洛阳的双子星发展战略,洛阳在将来无疑是要分食掉部分郑州的发展红利和资源,更预示着郑州在未来不但要面对外部的竞争,还要面对省内兄弟城市的激烈竞争。内忧外患是郑州未来无法逾越和必须积极面对的问题。

郑州真的焦虑了,也到了必须该焦虑的时候了,想想中原经济区和河南全省寄予郑州的发展期望,郑州也该进行深刻反思,适时审视和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更需要加快经济产业升级和行政区划调整脚步,未来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也许,郑州开始焦虑是对的,将会是触底反弹向好发展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