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生就业

按照惯例,最后一学期是以校外实习为主,也就是说要开始找工作了,用人单位对该生实习和工作期间的表现,作出书面评估,作为该生的实习成绩,计入到毕业综合考评当中,关系到你能否顺利拿到毕业证。

大学生如果能在正式毕业前找到实习和工作单位,就基本上算是拿到正式offer了。根据教育部近期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将达到909万人,在2020年的874万人基础上增加了35万人,增幅达到了4.6%。

这也是继2018年高校毕业生突破800万后,时隔两年再次突破900万大关,按此发展趋势预测,三年后,也就是在2025年以前,大学毕业生突破1000万人次将是大概率事件。大学生已从过去的凤毛麟角,变成了现在的多如牛毛。

随着大学生毕业规模的逐年攀升,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扩大,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就业不愁,变成了现在的就业困难,天之骄子的就业问题,也已演变成了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推动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并提高就业率,成为了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和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生找工作

那么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困难呢?

  • 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全国各大高校通过40多年的扩建和扩招,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已从1980年的14.7万人,上升到了2021年的909万人,40年时间增长了62倍,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大专学历以上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也就是超过2亿人口,如此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已严重超出了企事业单位的人力需求极限,就业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大学生在过去被人们称之为“天之骄子”,是珍稀宝贵的人才,更是相关单位争抢的香饽饽,不愁就业且待遇优厚。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大学生已非常普遍,不再稀少,而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却还没有与时俱进,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蓝领岗位,从而造成自己的就业困难。
  • 大学相关专业课程与社会发展脱节。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们经常说到当代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除了学生自己不努力的因素外,更多的是我们现在很多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大多数的知识内容在当下没有实用性,而我们的大学生却还在学着陈旧过时的知识,当然无用武之地了。
  • 当代大学生很多学业不精。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家长和教育部门足够重视的问题,当代很多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学习和态度,受到社会的大力批判,白天上课睡觉、逃学、晚上熬夜打游戏成为常态,不要说期望他们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很多人能顺利毕业就很困难,如此这般,失业就变成自然。
  • 留学生回国潮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的留学生们不再留恋国外工作机会,而是毕业后选择回国,与国内的大学生们同台竞争,这类的归国潮群体数量,近年来平均每年大约在80万人左右,叠加上国内的909万人,就是接近千万人次的就业需求,虽然留学生的含金量已大不如前,但竞争优势还在,这无疑使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基于以上多种原因,从而造成了我国曾经的天之骄子,在当下的就业市场风光不再,逐渐演变成为了就业困难户,而每年我国就业市场,能为新毕业大学生提供到相匹配的工作岗位数量,实在有限,影响到部分大学生无法及时就业。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60%左右,换言之,有40%的专业不对口;教育部的一组跟踪数据表明,近几年大学生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率达到85%以上;国家人社部的数据也显示,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和北上广深,仍是大学生们的首选就业地,部分内地明星城市,如成都、重庆、郑州、西安、武汉等地,也逐渐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毕业大学生总量屡创新高

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现状基本如此,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那么,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们来说,我们应该如何积极主动求变,从而让自己在毕业季来临时,顺利实现就业呢?

  • 继续深造,提升竞争力。如果你对目前的offer不太满意,也不想屈就,那么就避开就业高峰推迟就业,可以选择继续考研深造,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考虑出国留学,让自己变得更值钱和更有价值,为未来更好的就业打下雄厚的基础。
  • 注重社会实践。大学生们永远要记住一个真理,那就是“你在学校学到的60%专业知识,到了社会上是无用的”,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你需要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所需和发展的风向标,在学好本专业之外,你更需要选修一门自己感兴趣、且是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
  • 转变就业观念灵活就业。实现就业永远是第一选择,这远比苛求专业对口更重要,你只有在工作中才更容易找寻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和专业对口的就业机会,守株待兔式的就业方式,成功率不会高,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匹配自己的工作,方为明智务实之举。
  • 学业有成和自信永远是实现顺利就业的不二法宝。业精于勤荒于嬉,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更加青睐专业知识扎实的优秀毕业生,这永远是HR筛选人才的第一法则,请还在学业中的学子们,不要浪费一丝的青春年华,把精力用在学业上,牢固掌握基本的知识,这才能增强你找工作的自信心,提升成功的几率,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边是各地的用工荒,一边是大学生的就业难,从大的就业市场形势看,我国的劳动力之所以出现了“过剩”问题,本质上是结构性过剩,而非总量上的供需过剩。

另据智联招聘分析,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和大学生的能力与期望之间的结构性错配,还有区域机会和期望就业地的错配,以及学历要求与学历结构的错配等,是造成大学生短期内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另外,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业竞争压力越大,而对人才渴望至极的广大中西部地区,竞争激烈程度要小很多。

鉴于此,建议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可以选择对人才需求旺盛、而竞争力较弱的中西部地区,同时不要让自己的高学历成为自己的就业负担,理性降低自己的要求,相信大学生就业就不是大问题。

最后,也许大学生还需要专业的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