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一直倡导的中庸哲学已经与儒释道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哲学体系,称之为中庸哲学,其核心就是不偏不倚,朱熹概括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可用中道,在政治场上逐鹿可用庸道。然而有时候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理解能力有限,有的经典名句却理解错了方向,偏离正道而走向了极端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劝人放下而不放弃,既是智慧也是修行。在人生的进程中,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过程中会碰钉子、会遇到挫折、会遇到困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毛主席当年在江西坐冷板凳,几年都没一个鬼上门;邓小平在江西下放改造,好几次累到虚脱;曾国藩当初的京师游学,屡次被同门排挤而处境艰难。无论大人物小人物、大丈夫小君子、倾国倾城或是东施效颦,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或为定国安邦如岳飞,或为天下苍生如周恩来,或为国家和平如王昭君,或为士为知己者死如诸葛孔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价值是人自我的一个追求,但你追求了不代表你的做法是顺乎时代潮流的,逆天者亡,顺天者昌就是此意。所以在追求的过程中,放下的是内心的焦虑和执念,放下的是内心的不安和紧张,而不是放弃自己的追求从而走向了极端的颓废。劝人放下是大智慧,我们本身就是在事中经历修行学习悟道,没有事情的经过,哪来的经验哪来的成长?

二、莫强求而非不追求,这不过是程度的偏向。在追求过程中,有两种程度的追求,那就是强求和追求。强求是违背客观事实、规律、逻辑、趋势而强行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很多时候不当对比造成了强求的行为。人与人生存环境、学识、性格等等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明明身无长技家无背景却想着一夜暴富,明明是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强求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搞传销,起本质于追求已经偏离正轨,离失败已经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过是“始难终易”罢了。总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典型的既是废话也是正确的。说它废话在于人生不如意之事,如不如意全在于人的主观念想,你大鱼大肉与粗茶淡饭,均是温饱,如意否?你当了县长还想更进一步,如意否?你怀里八千万,却眼睛看着马云骂道我要是有几个亿就好了,如意否?说它正确在于确实人生不如意之事很多,事物的规律普遍在于从不熟悉、不了解、不掌握的状态发展道熟悉、了解、掌握的状态,这么一个动态过程是永恒的进行时,螺旋式地曲折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你刚进单位,工作不了解、同事不熟悉、环境很陌生,这个时候你做错了挨批评了,这叫不如意也叫试错过程,但之后你熟悉了环境、了解了同事、摸清了工作,这时候你如鱼得水,但你还想进一步发展,眼前就面临着其他不如意的事情了。始难终易是人个人发展的常态,也是规律。谁也不是一下成为老师傅的,谁也不是一下子就很牛逼的。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成熟老道不过是更年轻的时候的积累罢了,你若能积累,一样不算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哲学的真正魅力在于正确地认知和理解哲学思维,从中吸取养分,武装和濡养大脑,追求内心的踏实之感,那么修行的大道才刚刚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