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国21岁女子射击运动员杨倩在东京奥运会10米气步枪比赛中力压群芳,夺得奥运会首枚金牌,成为亿万国人瞩目的焦点。

吃瓜群众都不了解,只是有种感觉:电视上看好像也不难呀!

在很多人看来,狙击手往往有着神乎其神的枪法。电视剧《潜伏》里,姚晨饰演的“翠平”就是一名神枪手。她能离着老远一枪打碎一个玻璃瓶;还能躲在汽车里,隔着一条大马路,让坐在咖啡厅里的陆桥山一枪毙命。

那么,如果翠平去参加奥运会,是不是也能轻松拿个奥运冠军?

以奥运项目10米气步枪为例,靶纸为总边长是只有80毫米的正方形。而我们常说的十环,也就是靶纸的靶心,直径只有0.5毫米。

比赛时,要先将靶子打印在一张A4纸上,再被放置到10米外。运动员们使用的气步枪虽然有瞄准镜,但不是放大镜。换句话说,运动员在比赛时,需要瞄准的目标就是墙上的一个小黑点。  

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中,中国选手杨倩曾打出过10.9环的成绩。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就相当于在10米外放一枚一元硬币,硬币中央有个针眼儿大的小孔,如果一枪打中小孔,就相当于打了10.9环。

看了上面的介绍,你还认为狙击手参加奥运会轻松拿金牌吗?

术业有专攻

他们使用的枪械不一样:狙击手使用狙击枪,射击运动员使用的是气枪,狙击手并不熟悉。

狙击手绝不只是扣下扳机这一锤子买卖,从地形侦察测绘到潜入伪装都要精通,还得熟练判断风速湿度等等因素,在前线上武器出了毛病也要自己完成检修保养,就算任务完成了也不能松一口气,撤离的时候还要跑得够快……每一个狙击手都是博学的全才。

和整天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的特种兵不一样,射击选手的一身行头都非常的精致,紧身的皮质射击服,耳塞,单边护目镜以及遮阳帽。

和狙击手训练用的人形靶不同,专业的射击运动员都是挑战人类精准度极限的存在,以10米气步枪的靶子为例,4环以内就已经比一元硬币还要小了,普通人站在十米开外能不能看到靶心都不一定,即使是专业选手,打出10环的难度也绝不亚于自己动手帮女朋友打耳洞。

靶纸与手指对比

要驾驭大型的狙击步枪必须要有支架的辅助,但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是没有这些外物的,可以说谁的手不抖谁就赢了一半,不管是整场比赛单手端着4.5斤重的手枪,还是托着一米多长的步枪纹丝不动,都需要一双健壮的麒麟臂。

为什么狙击手没能取代专业选手?

没必要:赛场上是无风环境,狙击手自身的许多特长都无用武之地,抛头露脸反而会威胁到人身安全。

不够准:赛场追求的是极限精准度,以毫米为单位,狙击手练习时只要命中靶子的头胸区域即可。

没有器械辅助:狙击枪有各种高科技准镜,测距仪,但是赛场上都是最原始的瞄准器,比起装备个人的能力才是重点。

射击选手能否反过来取代狙击手?

专业技能不足:只能单纯的打靶,没有野外生存等一系列技能,最难的一关就是能否克服对杀人的恐惧。

视力不够:我国选拔狙击手要求双眼至少2.0,这一点就刷下去了无数的选手。

无法作战:赛场上的环境能让人全身心瞄准,甚至出现过选手专注到忘记呼吸导致缺氧的情况,但战场上瞬息万变,根本没有这种条件。

车臣战争期间,有不少为钱而战的狙击手,对抗俄军。

俄军在一场战斗之后活捉了一名女狙击手,她来自爱沙尼亚,曾是前国家射击队队员,来车臣参战是为了挣钱养家。

这名爱沙尼亚女狙击手的射击精度非常高,俄军以2死3伤的代价才冲上她所藏身的大楼。

还有一名狙击手是射击学校的教练,当时,俄军发现一栋破败建筑内有子弹射出,发发都能精确命中,由此判断屋内有狙击手,多名士兵从不同方向包围,最终在三楼找到了一名女狙击手,并将其击杀。

由此可以看出,受过专业射击训练的,当狙击手有天然的精度优势,但上面两位肯定也接受了一些狙击手的训练,学习使用狙击枪械,否则不会贸然上阵。

有个反面例子,能证明“射击选手突然改行狙击手”完全不可行,而且后果很严重。

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11名以色列选手被绑架,后全部遇害。

奇怪的是,德国警方并没有从军方调遣狙击手,可能觉得反正开奥运,枪法好的多的是,恐怖分子撞枪口上了!

然后,警方就真去找了几个射击运动员客串狙击手,准备在机场伏击恐怖分子。

结果却是11名以色列运动员都被杀害,恐怖分子死亡5人,但没有一个是被射击运动员击毙的,其中一名运动员甚至创下尴尬的纪录:连续20多枚子弹都没能击中恐怖分子,教训极其惨痛。

所以说,体育射击运动和实战下的狙击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谈。

来源 | 首都教育,综合自:科普熊猫、中国新闻社、 军工黑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