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清北的录取分数,几乎稳居国内前两位。
而每逢高考季,各地关乎重奖考入清北学生的新闻,可谓是屡见不鲜,甚至有些数额惊人的奖励,人们慢慢的竟然也觉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福建女孩考入北大,各种奖金拿了百十万,还不算北大的奖励
与之对应的是,近些年关于清北的吐槽,也是越来越多。比较集中的有两点:1、留美预科学校;2、精致利己主义。想想单单是一个美国硅谷,三万多的清北毕业生,加上国内其它名校,总人数10几万。这种吐槽似乎也不无道理。
一个显而易见的客观事实是,清北也不是说所有的专业,都是国内最强,甚至说,一些所谓的“天坑”专业也不少。但为什么现在搞得,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清北会成为了超越其它高校的独一档次了?
老马想要说的是,除了清北所谓的名校光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却总是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
一方面,各地对于考上清北的学生,大多会有明目繁多的奖励,而这些奖励累积下来,往往数额还不小。与此同时,地方上也会对考入清北的学校、任课教师有相应的奖励;有些地方的高中学校,甚至会有明确的考入清北的指标。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时候,学生选择清北,到底是出于爱好还是功利?能说得清楚吗?!
另一方面,清北由于经费比较充足,它们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也是国内高校中最多的。同时,社会对于清北的盲目崇拜,使得清北的学生,在北京的家教市场,火爆异常。所以,才会有清北学生“几年大学读下来,不攒个十几万都是失败”的说法。(这里老马说盲目崇拜是有根据的,90年代老马上大学时候,清北学生想要找个家教,需要冒充北师大的,不然很多家长根本不认可。)
因为做志愿填报工作,这里举两个真实的例子吧。
2020年高考后接触的一个女生,最理想的高校是中科大,并且她的成绩,中科大承诺可以选专业的。后来去了清华,专业并不如意。但现实的是,她各种奖金拿了三十多万,同时,她的班主任、任课教师也可以均分10万元的奖励。
今年,2021年,一个男生,打小的梦想就是国防科技大学,身体素质、政审啥的都没有问题,成绩也够。但最终,还是没有抵御住多方面做工作,选择了北大。前两天男孩拿到通知书,给老马打电话,没有什么喜悦啥的,号啕大哭,说是自己放弃了理想。对于这孩子,我能说啥?
这里补充一点,同样的分数,很多地方,你读清北和读其他学校,能拿的奖励是不同的,很多时候,差异还很大!
这几年,我们一方面在抱怨清北学生的一去不归或者是精致利己主义;但另一方面,却又给了清北一些本不该有的东西。这种过分的给予,实际上造成的后果就是,很多高考战场的胜利者们,从他们还没有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就或主动或被动的在进行各种权衡、算计,然后,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他们毕业时候的一些选择呢?
强烈呼吁:让教育的归教育,是时候给盲目的清北热降降温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