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漫漫

首发:漫姐的生活笔记

01

半生缘》里,顾曼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角色。

很多人看完小说,骂她自私、狠毒,为了保住自己在家里的地位,竟然不惜装病,纵容丈夫祝鸿才强奸了自己的亲妹妹顾曼桢,亲手摧毁了妹妹一生的幸福。

其实,我们要理解一个人物,理解的所作所为,就一定要站在人物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

曼璐是家中的老大,是长姐。她年轻、美丽、漂亮,还有着情投意合的初恋男友张豫瑾。

她曾经跟顾曼桢一样,单纯而美好。对于未来的人生,有着最美好的憧憬和期待。那是她人生中,最明亮的一段日子。

人生无常,父亲的突然离世,让这个家庭遭受重创,尤其是经济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家里有弟弟妹妹好几个,上面还有顾老太太,顾太太又没有挣钱的能力和意识,失去了顾先生这个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生存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这个时候曼璐站出来了。

她选择了牺牲自己,扛起了家庭的责任。只是在那个时代,一个没有家世背景、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女性,又能有多少选择?

很多人觉得她去做舞女,是自甘堕落。可是她不去做舞女,就只有去做女佣之类的工作,那样的收入又怎能支撑家里的花销?

没办法,那个时代,留给女性的出路和选择,实在太有限、太狭窄了。

所以出卖自己的青春、姿色,甚至身体,对于曼璐来讲,是来钱最快的选择了。

她非但不自私,相反,她对家人是极致的爱。她有身为长姐的担当,有她的侠义。

但是人性是幽微、复杂的。

曼璐自己心里累积起巨大的委屈、不满和嫉妒,这种情绪是暗地里滋长的,一旦成势,她已经无法控制了。

她为家人牺牲了太多,付出了太多,心里一直是不平衡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圣人,大部分都是优点缺点并存的普通人。曼璐高估了自己的责任感和无私,低估了自己人性中阴暗的部分。

本来她还可以忍受自己灰暗、坍塌的人生,因为深夜无眠时,她至少还有曾经的美好情感可以回忆,聊作慰藉,还有记忆中的翩翩少年张豫瑾,那是她心底深处的白月光。

却不想,张豫瑾后来看上了妹妹顾曼桢,顾太太甚至跟曼璐商量,要把曼桢嫁给张豫瑾。

这让她无比愤怒,大受刺激。

她失去了整个人生还不算,还失去了她一直以来最隐秘的精神寄托,她最珍视的、曾经的那份感情!

她祭奠了自己的全部人生,却换来彻底的失去——爱情、婚姻、人生,甚至她都没能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所谓的婚姻,根本也就是一个虚假的壳子,她连结婚证都没有)。

反观妹妹顾曼桢,那么单纯、清白,不管是沈世钧还是张豫瑾,都为她倾倒。

这激起了她深深的嫉妒和怨愤——“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姊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样的地步”。

后来的顾曼璐,走向了黑化,亲手毁了妹妹的幸福,不久之后自己也生病去世,香消玉殒了。

02

回望曼璐短暂的一生,让人忍不住唏嘘。

固然,她不该助纣为孽,帮助自己那个不堪的丈夫祝鸿才,玷污了妹妹。这一点,她无从辩驳和洗白,确实做得太过分、太狠毒了。

可是,她又有让人心疼的一面。

她这一生,快乐、幸福太少,太过于悲凉、灰暗和沉重。

从她跟初恋男友退婚,决意牺牲掉自己的那一刻,她的人生宿命和结局,似乎就已经注定了。

她最可怜的地方,就在于她的人生是一路向下的,或许有着还算可以的开头,却在残酷现实中,头也不回地往下扎了。

她很早就明白,自己是一个没有未来的人。也因此,她一直靠过去的回忆取暖。她加倍地渲染和美化自己过去的那段感情,把“过去”无限放大,因为那柔和的光明,是她心里残存的最后一点暖意。

而她的家人们,却没有人能真正地理解她,设身处地地考虑她的感受和处境。

当然,也有可能是理解了,但是真的无能为力——比如曼桢,她是一直知道姐姐的不容易和辛酸的,但是她除了多打几份工赚取家用,真的没有能力为姐姐做什么,更谈不上回报。

更有甚者,她们的母亲,顾太太,很多时候根本不懂得考虑曼璐的感受。她甚至跟曼璐讨论,希望曼桢能嫁给曼璐的初恋男友张豫瑾——曼璐到成了一个局外人。

顾太太怎么就不明白,她这是往曼璐伤口上撒盐啊。

其实曼璐牺牲自己,来支撑家庭的行为,本身就是悲剧性的。

人性骨子里是自私的,每个人最真实的反应都是先为自己考虑。

即便是单纯、正义如曼桢,也一直不愿意对外提起自己姐姐做舞女的事情,潜意识里也觉得这是不太光彩的。

曼桢和沈世钧还因为姐姐曼璐,吵架了,原因是沈世钧的父亲认出曼桢长得很像上海一个舞女(这个舞女就是曼桢的姐姐曼璐),因此沈家对曼桢很防备。曼璐的存在,成为曼桢和沈世钧交往的一道无形的阻碍。

在曼璐病重后,曼桢心里想,就算姐姐死了也没用,问题也解决不了,她和世钧的冲突与裂痕,也不全是因为姐姐。

恐怖的一点就在于此。

连曼桢自己都吓了一跳,她自己都疑惑了,“是不是还有一点盼望她死呢?曼桢立刻觉得她这种意念是犯罪的,她惭愧极了”。

她对姐姐其实一直很感恩的、很心疼的,但是潜意识还是出卖了她。每个人心里都有至暗的部分。

这种心理,我觉得不仅仅曼桢有,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多少也都会有吧。

一方面享受着曼璐的付出,潜意识里,却又觉得她做的事情不光彩,不清白。

日本女作家向田邦子的小说《核桃里的房间》,主人公桃子,在父亲抛下一家人和情人私奔后,作为家中长女的桃子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活上,她都替代父亲的位置,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

可是,当她累死累活地维持一家人生活时,所有的家人都想逃离她。

母亲和父亲私会,弟弟也迫不及待地搬出去。

最后,桃子发现,为了家庭付出一切的自己,原来这么多余。

想一想,如果曼璐没有生病去世,那么长大之后的弟弟妹妹们,可能也未必跟这个长姐多亲近。他们都会拥有自己精彩、美好的人生,可年老色衰、婚姻不幸的曼璐,又能拥有什么?

家人或许会对她有愧疚感,也或许能感恩她的付出,可是谁又有能力来抚慰她长久的悲凉与孤寂?

失去和错过的,永远无法补偿了。

别人都会走出困境,开始新生活,而曼璐,却永远滞留在了困顿之中。

没有人能救赎她,包括她自己。

这种带着自我毁灭性的牺牲与付出,真的太过沉重和压抑了。它是曼璐,也是弟弟妹妹们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年轻的曼璐自私一些,不那么有责任感,是不是她的人生结局就会不一样?

她的人生境遇,是时代、境遇、原生家庭、性格共同造就的一出悲剧。

可是,她原本也是一个本性纯良、明媚的姑娘啊。

走到这一步,不在她的计划之内,人生如此失控,她似乎也无能为力了。

只能沉沦、沉沦、沉沦。

直到彻底没有了光,陷入无止境的黑暗。

我永远为她留下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