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间来到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突破2.6亿,将近总人口的20%,逐渐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国家的养老政策也从消极应对转变为积极应对;同时,伴随着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约7000元增长至如今的3.2万元,中国国民的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加,养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吃穿住行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是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对应,中国康养产业开始进入新的十年周期,这个阶段的关键词从过去的情怀、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变化为自信、变革、突破、创新、责任

2021年5月,平安推出旗下康养品牌“平安臻颐年”及首个高端产品“平安颐年城”,在康养圈内引起极大关注 —— 未见其项目,先闻其声,整合国际国内所有优质硬件、服务资源,这种打法在目前产品趋同的保险领域、甚至在中国康养发展史上,几乎从未出现过。

人们对于一切未知,往往会有怀疑和恐惧,在当时,很多业内人士对平安臻颐年更多是观望态度。后来的事实证明:客户对平安、对平安臻颐年,给予了充分认可。这背后,除了平安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以及保险业务员庞大的客户基数外,更多应是客户对于平安康养产品和服务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胜过一切过去(New Beginning)”,作为平安臻颐年的核心Slogan,似乎也表达了平安集团从上到下,对平安康养的支持力度和终极愿景。

2021年7月26日,在位于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77层臻颐年的展厅召开了平安康养项目进展探访活动,公开“颐年城”的下步规划:首个项目将落地深圳,预计于2021年启动建设,4年内投入运营。

未来,平安臻颐年将优先聚焦北上广,及部分新一线城市的核心区位项目,打造行业标杆项目,同时将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多元化的产品形态,满足国民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1、用户:高净值客户的“五大痛点”及解决方案

在项目进展探访活动中,康养项目负责人王雨珂指出:多数保单达标客户是愿意提前为本人或亲属规划养老,并且向往高品质康养生活的高净值客户,这些客户大多实现财富自由,追求一流的生活体验,并对养老的选址、服务、设备、内容以及保障有精益求精的极致诉求。

目前,平安正在邀请高净值的保单达标客户、顶尖代理人、理财经理做需求调研,不断将调研结果融入“颐年城”项目的完善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调研发现,这群高净值人群在寻找养老机构时,通常面临的五大痛点,分别为“位置偏远”、“关注单一”、“服务缺失”、“资源不足”、“体验欠佳”,王雨珂总结了平安臻颐年对应的解决方案:

CCRC选址市中心核心区位,延续长者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周边医疗、娱乐、商业配套;

多维度的健康服务设计,从认知、社交、身体、情绪经济等层面建立体系化的长者服务,并在产品设计、服务流程、员工培训上有所体现;

前置服务,将服务周期的起始时间从入住机构提前至购买保单,通过整合机构服务、居家服务、线上服务,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平安生态链

资源整合,打破传统保险领域的医疗健康产品、金融产品、和康养产品的界限;平安经过三十多年的战略布局,完成涵盖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平安智慧城市、平安不动产、平安海外控股等的自有生态链的构建,实现在一款保险产品中,调动、整合公司内外部众多顶级资源,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养老新需求;

专业管理,引进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励建安教授领队的国际康复医疗团队;与日本照护领域知名企业倍乐生深度合作;建立涵盖管理、社工、临床医学、护理学、营养学等全专业人才体系;构建B端供应商管理和C端客户管理的智慧化平台。

2、破局:平安的创新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昱言养老认为,正是依靠多年的资源积累、优先为客户考虑的理念、和敢于破局的精神,造就了平安臻颐年的与众不同:

“客群年轻化”是主动选择改变,由60后到80后的客群迭代更新带来需求变化:生活>健康>医疗>养老

“大额保费”对应多样化的保险产品:财富管理的年金型产品、养老保障的养老年金型产品、疾病保障型产品、护理保障型产品、财富传承的终身寿险产品等,同时,也为客户提供配套康养的增值服务;

“线上线下融合场景式服务”以科技和大数据为基础,提供强科技感和未来感的AI机器人生活陪伴,搜集并分析客户健康数据,提供线上线下康养、医疗服务;

“入即服务”对于入住前的保单客户,相对于其他保险产品仅提供作为养老储备金的保值增值资产,平安为其提供健康、医疗、生活、金融的全套服务,构建涵盖“医、食、住、行、乐、康、养、护、财、终”的“保险+健康”、“保险+居家”、和“保险+养老”的康养体系。

3、机遇与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意味着平安康养项目的推出势在必行,但在大刀阔斧革新的时候,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1)科技、医疗、健康的体系具有较大差异,平安如何在同一项目实现多重顶级资源的高效整合

(2)一线城市的城区土地获取面临较大的竞争,项目获取难度大,平安能否按计划实现一线城市的布局?

(3)从保单客户买单到入住养老机构存在较长的时间空档期,平安能否顺利实现保单客户到现住客户的转化?

(4)养老项目运营涉及护理、饮食、交通、用水、消防、财务、风险防控、人员管理、客户关系等多个领域,平安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运营服务的落地

(5)平安有先天优势和跨行业的成功经验(比如平安车险),那么除了目前主流的CCRC社区外,平安是否能在具有更大的市场和机会的社区居家养老领域进一步完善产品线?

这些深刻问题的背后,是中国康养产业的共同挑战,亦是平安臻颐年给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以专业视角看,平安具备解决方案与能力,比如:

(1)平安已构建了以“客户”和“运营”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各专业服务资源通过运营中台实现分工、合作,从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2)虽然目前一线城市优质项目获取难度较大,但以平安做康养的决绝之心依然存在巨大的可选空间;

(3)保单客户虽然尚未到入住社区阶段,但依托平安庞大的预养老客户储备和医疗体系的可转化现客,可以保证“空档期”的良性运营和较稳定的入住率水平;

(4)平安已组建了国内顶级的康养运营团队,拥有丰富的运营实践经验和成本优化意识;

(5)根据平安康养的战略规划,颐年城只是平安布局康养的第一步棋,未来,“保险+居家养老”已被纳入战略体系,平安保险+“健康管理、医疗、养老”的生态闭环,正是破局居家养老的核心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健康与养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区别于过去人们对健康的被动姿态,越来越多人追求主动康养的积极态度,提前为健康和财富储值。我国康养产业为适应市场需求正在迅速发展,开始提倡“主动康养”、“积极老龄化”等创新康养概念。

平安臻颐年推出高端康养产品系列“颐年城”,不仅是平安寿险改革在产品端创新的重要突围,更是紧跟国家康养战略的步伐。

平安希望构建涵盖“健康、居家、养老”的全生命周期的新康养,即在客户健康时期,提供健康管理,延长客户的健康期限;在客户需要时,提供上门居家服务,增加长者在家居住的时长;为护理客户和高端客户,提供“颐年城”的高端康养机构选择。

为了完成新康养理念的落地,平安将整合金融、科技与医疗生态领域的顶级资源,前置服务,即在保单购买后,就立即为保单达标的高净值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养老储备金保值增值、财富传承等“一站式”服务。

平安期望先通过在一线城市建立高端康养产品线,建立康养的顶级标准,然后由难到易,再做下沉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打造多样化的产品线,满足不同人群和阶层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分析,平安选择“2021年推出臻颐年康养品牌,并优先布局一线城市”,应是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

1、中国的康养理念正在从重医疗、重治疗转变成重预防和主动健康管理,通过保险前置服务,改善长者健康生活习惯,能够减少医疗支出和整体保险支出,而这驱动平安进行“产品+服务”升级的寿险改革;

2、保险业基于其资金的长期性、稳定性、低成本性,以及养老客户和准客户的资源储备,天然适合发展养老事业,而养老可以将保险已有的金融、健康、医疗资源全线打通;

3、在中国,寿险类产品保险公司约有90余家,其中泰康人寿、中国人寿、太平保险、大家保险、君康人寿等已经完成初步康养的战略布局,养老项目已逐渐成为保险产品的标配;

4、目前,保险与养老的结合模式高度趋同,可以概括为“虚拟保险产品+实体养老项目”,如果平安不主动创新,势必会陷入价格战的困境;

5、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总人口的18.7%,但是真正具有购买力且初步完成市场教育的却是高净值人群,且大多分布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结语

平安臻颐年的成功推出,以及其“高定位、年轻化、智慧化、城区化、前置化”的创新打法为保险行业布局康养产业提供了新思路、新实践。

昱言养老相信:依托平安已建立起来的医疗、健康、金融、科技等跨领域优势资源,以及外部顶级康养资源的整合,从硬件和服务维度,都已具备打造“高品质康养”品牌基础。

同时,在寿险改革和积极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康养产业也必将成为平安的战略级业务,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共赢

在不远的未来,平安康养项目的落地、开放,值得行业期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