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尽管中国如今已处于和平年代中,但是那些老一辈战士们在前线抵御外强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是游乐胜地,还是著名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的一个小镇里,有这样一个旅游景区,地处大兴安岭,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各式各样的现代游乐设施,名为“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区”,位于301省道西行20公里处,占地23.4平方公里。

“布苏里”在鄂伦春语中是用来形容森林茂密的,这个地处大兴安岭的文化旅游景区内山峦起伏,森林茂盛,溪流交错,森林覆盖率高达98%。

这里有着大片原生态的白桦林,游客们除了在湖边垂钓之外,还能享受模拟射击、民族风情体验等休闲娱乐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苏里旅游区是鄂伦春人举办篝火晚会、民族歌舞表演等大型娱乐活动的首选之地。

不过,布苏里除了是一个休闲度假的游乐胜地之外,还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著名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是当地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及各个社会群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员教育和军事扩展的重要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期近三十年的国防工程,漫长且艰苦

在几十年前,很少有人知道,如今作为旅游景区的布苏里旅游区曾经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军事物资后勤重要补给基地。

在布苏里这片广袤无垠的深林底下,有一群人静悄悄地打造了一所宏伟浩大的军事要塞,埋藏了大量的战备物资,戒备森严。

在如今景区的陈列馆里陈列了许多基地的历史照片、将士们使用过的工具、高级将领们使用过的作战图版、沙盘等珍贵物件。

这些物品让我们每一个人回忆起那段剑拔弩张的时代风云,更是令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那段漫长且艰苦的建设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在两国边境交界处,部署了西伯利亚军区及远东军区等百万大军。

自1967年起的两年内,前苏联军先后16次侵入中国珍宝岛,干扰我国边境居民的正常生活。

1969年,为抵御前苏联在两国边境上的武装威胁,沈阳军区在这片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深处开启了为期三十年的国防工程,代号4988工程,整项工程整整耗费了二十七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实施开始,沈阳军区后勤工程部队一共投入了两个工程团,包括守备团及汽车团,除此之外,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也投入了若干士兵。

由于对外严格保密,士兵们不能使用任何大型机械和现代设备进行动工,所有的军事补给均靠修筑好的铁路专线秘密运送。

在当时,就连长期在当地生活的老百姓,都不知道镇内有这样一个大型军事要塞

因此,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工程部的每一位士兵都是用双手一点一点挖空山体内部,将洞口挖成倒“U”形,洞内共挖建了九个大小不同的洞体,包括弹药库、食品库、物资储备库、油料库……这其中存储的物资,可以提供给10个团使用半年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阳军区后勤工程兵施工三营抵达布苏里要塞的第一天,士兵们便开始修路筑桥、开山凿洞、挖掘施工。

同年10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师47团两个值班连队加入后,年轻的战士们四班三倒,除了运送凿岩机械和石头之外,还要进行装药、点火、放炮、排烟、除险、清渣……挖空山体这项工程,除去本身浩大的工程量之外,士兵们在修筑过程中还需面临山崩的危险,忍受寒冷、蚊虫叮咬及饥饿等重重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巨型地下油库

山洞内常年结冰,洞内比较潮湿,为了修筑最能防潮防火防外敌的油料库,士兵们必须从山洞外运输铜板,再进入山洞内完成焊接。

山洞内空间狭小,男兵无法在山体内灵活地活动。

因此,为了更快地焊接这条运输油料的管道,工程部派出了两个连的女兵进行焊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是在盛夏,山洞内的温度也仅仅只有三度左右,地面上的冰渣从不融化。寒冬时节,山洞内更是冻得刺骨。

在这样冰冷且不见天日的恶劣条件下,女兵们整整工作了三年之久,才将管道完全焊接。大多数女兵的身体都受到了严重损伤,有的女兵还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在这样艰辛的环境下,士兵们建成了一座长407米、宽2.5米、高3米、内分上中下三层的大型油料库,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巨型地下油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油料库有七个巨型油罐及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油料罐,每个巨型油罐可容纳安全容量2224.37吨油料,一个油料库相当于一列四十节火车的油量。

洞内有专用的铁路专线来连接输油管道,只要战斗一打响,此处存储的油料将源源不断地供向前线战场,为我军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如今,油罐内依旧有油料,不过已经被冰冻为油渣,无法燃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建筑依山而建

为了不被外敌轻易发现,布苏里要塞内大多数建筑都是依山而建。要塞内有被称为“北国第一哨”的08哨所。

08哨所是当年全国最高级别哨所,属于营级哨所。1969年8月21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林彪来到这所依山而建的哨所,不禁为它题词道“北国第一哨”

布苏里要塞内还有一座为叶剑英元帅建造的“元帅楼”,楼内共有两层,一层为元帅及警卫员的卧室,一层为会议室及接待室。

至今依旧保留许多元帅生前使用过的老物件,包括笔记本、笔筒和手表等。

如今景区已经按照原貌对整座楼进行修缮及改造,这里成为了叶剑英元帅的生平事迹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苏里要塞内的窑洞指挥部是整个要塞的基地指挥中心。

这是一座半埋式指挥所,内部采用穹顶结构,是整座要塞建设初期,长官居住、指挥士兵工作的地方。

布苏里景区内还有一个重要的看点——T62坦克。T62坦克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苏联发展的一代新型主战坦克。这辆T62坦克是中国在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缴获的545号苏军战机1:1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3月15日,苏联出动4辆T62坦克参战,其中一辆545号被反坦克地雷炸断履带,困在乌苏里江附近。

苏军断定无法回收这辆坦克后,先后两次试图炸毁,却没有成功,反而导致其掉入乌苏里江内。

中国军队派出多位海军潜水员,在苏军狙击兵和红外线夜视镜的双重防御下,偷偷地将545号坦克钩上钢缆并拖走。

545号坦克对我国军事部研制69式坦克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其中滑膛炮和炮弹的设计。

这辆T62坦克的缴获对我军69式坦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经过不断努力,我军主战坦克的研发水平与性能都位于世界前列。

545号坦克的原型现今被保存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中。

它和这辆保存在布苏里景区的T62坦克模型,都是追忆红色战争年代浩瀚历史的重要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攻型军事后勤基地

布苏里军事要塞除了被称为“嘎仙沟”军事基地以外,还被称作“布防苏联腹地”。要塞距离苏联的后贝加尔车站仅仅只有200公里。

后贝加尔车站是苏联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咽喉要地,也是中苏两国漫长边境中,苏联最薄弱、最容易被攻破的一个要地。

在布苏里军事要塞的有力保障下,一旦中苏两国开启战争,中国解放军可以突击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战略薄弱地带,通过掐断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阻断苏军武器供应的后路,保证我军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布苏里军事要塞的战略意图来看,布苏里军事要塞是当时中国少有的进攻型后勤军事基地,也是我国解放军主动防御的重要战略准备,对苏联起到绝对的军事威慑,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战争的爆发。

20世纪末,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与苏联两国之间的关系逐渐好转。

1999年,部队撤出布苏里要塞,该地交付地方进行开发,这座曾经中国北方最大的军事要塞,如今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综合性大型旅游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苏里军事要塞,见证了伟大的中国解放军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创造了高寒地区大型地下工事建设奇迹。

如今,在布苏里要塞里,我们还能看到毛主席当年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等伟大的战备思想主张,无论战与和,国家都是为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