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细致的胡斯战车图车垒和人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最强威力各种长戟我国古代也有连枷各种型号的火器被胡斯军高度重视
胡斯车垒战术和装备
人类使用战车结阵防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世纪,罗马人在和日耳曼人的战争中就出现了用马车结成方阵御敌的记录。在胡斯战争之前,法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战术。因此战车结阵并不是老杨的原创,但随着军事技术水平的增加,火器大量引入了战场,在他的指挥和完善下的胡斯战车进可攻,退可守,战斗方式灵活多变,机动性强大,火力猛烈,易补充修复,这一切成就了同时代欧洲最无懈可击的军事战术之一。
在15世纪初的欧洲,填装实心弹丸的滑膛炮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战场上,但此时的火炮因为体积笨重,运输缓慢,威力有限,只适合用于攻城战中摧毁敌军城墙,野战很少使用火炮。而老杨不仅在野战中大量使用了火炮,他对胡斯战车最具创造性的改进就是将火炮与战车合二为一。他针对小型火炮和迫击炮的尺寸定制的专属战车可以把它们摆放到四轮战车上,平时用驮马做快速机动。一旦将要发生战斗可以迅速就地摆出环形或方形车阵,把滑膛炮架在战车上形成可怕的抵近射击火力,野战机动炮兵战车在15世纪20年代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军事科技战术。我个人认为老杨创造胡斯战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之前他与条顿骑士团的战斗影响所致,他清楚的意识到全身板甲的重装骑士集群冲锋有多么可怕,波西米亚以丘陵地形为主,完全可以依托有利地形和战车,以逸待劳的防御重骑兵冲击。
胡斯战车是由最常见的四轮农场大车改装而成,战车的侧板、轮子都可以加装上坚固的包铁和可拆卸的复合装甲(厚木板...)。最绝的是,车辆的顶端实际上是一扇可收缩的防御护板,平时收起来可以遮风挡雨,战斗的时候放下,就形成了一面比车身更高的防御护板。板上钻出了四个三角形的枪眼,射手可以安全的躲在后面用重弩、火铳、弓箭和一种轻型火炮进行射击。每辆车之间的缝隙由步兵的重型盾牌或者带轮子的厚木板堵上,后期这里被用来放置重型大炮。战车朝内的方向的护板上有一个供乘员上下车用的窄门,而且还有一种特制的长木板在战斗时可以安装在战车下方,不让对手从下面爬过去......
后期胡斯战车战术完善之后,老杨进一步增强了战车的土工作业能力,车上除了正常武器外,还要准备一些工兵用具,他们包括:两把斧子、两把铁铲、两把镐、两把锄头、两把铲刀等。斧子、铁镐可以砍伐树木,制造木板补充损坏的部件,也可以清除路障,也可以拿来砍人。铁铲和锄头可以在车辆外围挖掘起到防御炮击、保护车轮和车身作用的加厚土垒、沙袋,还可以配合斧子挖掘陷阵坑和拒马尖桩。车轮之间挂着一个木桶用来灭火和饮马,每个战车上都安装了旗杆,上面飘扬着圣杯战旗。
胡斯战车一般搭配有20名左右的步兵操作和协同作战,早期大概是6个十字弓弩手、两个火枪手、驾车手和使用长杆武器的步兵。等到后期胡斯车垒战术成熟后,老杨在《赫德汀军令》(Hodetin Ordinance)下做了严格细致的分配:每辆战车编制10~20人,有两名驾车手、两名火枪手、6名十字弓弩手、14名链枷手、4名战戟手和两名盾牌手。车垒内部卸下战车的驮马和少数骑兵战马都有专人保护,还有专门负责支援受损严重战车的支援班。
当然,一辆战车上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一般也就是负责远程攻击的士兵在车上射击,再分配几个手持长戟的步兵保护,盾牌手和弩手负责堵住车与车之间的缝隙,剩下的长戟手在后面充当预备队。每辆车都有车长,纵队长指挥几十名车长,总指挥负责指挥所有的纵队长。还有总管步兵的指挥官和统领骑兵的指挥官,他们都归总指挥调遣。
胡斯战车的核心战术理念绝不是被动防守,而是灵活的防守反击。老杨手下还有一支小规模的精锐骑兵部队,他们强调机动性和袭扰战术,不穿戴全身板甲,都携带轻弩。战前负责侦查地形,敌情。战斗中骚扰进攻车阵的敌人,如果敌人数量太多,就撤回阵内下马充当射手。等敌人进攻受挫,损失惨重后,马车瞬间变换阵型,老杨的精锐骑兵会引领步兵从战车缝隙中鱼贯而出,在火炮的掩护下以迅雷之势对敌人发起冲锋或者配合步兵包抄敌人侧翼,截杀溃退之敌。
这时,你们会问了,战车结阵后就动弹不了,敌人大可以用重炮密集轰炸车垒,这不就是完全克制了吗?但你能想到,当时的十字军也能想到,老杨则更加清楚这个问题。因此,在每场战斗之前,老杨都会认真的观察地形,最终把车阵摆在最有利的位置。一般是小山坡的反斜面(炮击盲点)处,高地有许多好处,既可以规避炮击(Hull down战术),还可以增强自己的炮击威力,敌人仰攻更加困难。如果没有高地,就尽量放在狭窄逼仄的地方,或者背靠城墙、湖泊、河流,这样可以把多余的战车和火炮用于加固前方的弧形车阵。
胡斯战车中,射手用的最多的兵器是重弩,其次是火枪。步兵的刀剑等单手武器一般只用于肉搏防身,大多数情况下,胡斯军的步兵都使用可以长距离攻击的长杆兵器,主要是带勾长戟(铁钩可以把骑兵勾下马,然后用利刃斩击)、包铁链枷(一开始是打麦子的农具,后来改装成一种对轻步兵非常致命的抽打型钝器)。
老杨的胡斯军除了步兵火铳之外,主要用三种火炮:
- 特拉斯尼茨(Tarasnice),轻型火炮,口径2英寸,炮长4~5英尺。安装在车内可旋转的炮架上,是典型的车载火炮。
- 哈夫尼特兹(Haufnitze 为“榴弹炮”词的前身),中型火炮,口径8~12英寸,胡斯军有一种搭载此炮的特制战车,这种车具有高防震、减弱后坐力的结构。
- 邦波尔德(Bombard 意为“轰击”),这种大口径的重炮因为漫长的装弹时间和糟糕的机动性,导致在野战中作用非常有限,但却是攻城的利器。
我必须强调,天底下没有万金油的战术和装备,最重要的是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指挥官。胡斯战车优点很多,但机动性差的缺点也很明显,所以一个战术最重要的是执行者,而不是战术本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