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抱怨,孩子难管教、不听话、能把人气死......这些问题都是孩子造成的吗?父母是不是也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尤其是亲子沟通方面。
设想一个常见的场景,孩子看了很久的电视,你为了他视力好,想把电视机给关了,可他却在那撒泼抗议甚至哭闹不止,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命令他:“安静!再闹给我滚出去!”
威胁他:“你再这样闹,妈妈就要生气了!”
开始说教:“电视看久了对视力不好,容易近视眼......”
转移注意力:“你为什么不出去玩会呢?”
爸爸妈妈们,你与孩子的沟通属于哪一种呢?其实这几种沟通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命令威胁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说教的方式只想让孩子觉得很烦,赶紧躲开;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看似不错,但不适宜经常用。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种沟通方法——“我信息”沟通法,它不仅不会激起孩子的抵抗和叛逆,还能有效地让孩子“听话”。
“我信息”沟通法
与“我信息”相对应的是“你信息”,这是很多人习惯用的表达方式,比如上面例子中让孩子关电视的话语,还比如常见的,“你能不能听话点”“你再这样,我就......”“你是个自私鬼”等等。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信息”的沟通方式,像不像一个人伸出食指,在指责、数落对方的错误?当我们一味地指责他人,将自己的负面感受归咎于他人时,情绪也会愈演愈烈,不断升级,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你信息”还会激起对方的抵触和自我保护,他会像刺猬一样竖起尖刺来防卫和反击。
问题往往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增加两个人之间的对抗和冲突,背离沟通的初衷,最后搞得不欢而散,所以这是种无效的沟通方式。
有效的方式是用“我信息”告诉对方你的感受,用“我信息”而非“你信息”来沟通。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了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ABC法则告诉我们,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产生的情绪或感受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有情绪或负面感受的时候,可以用“我信息”表达情绪、分享感觉,而不是抱怨、攻击或责备,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具体如何做呢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我信息”沟通法?“我信息”沟通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行为+感受+影响,家长可以试着这样做:
1.描述孩子不可接纳的行为
简单描述孩子做了什么干扰到了我们,而不是对他的行为贴标签或评判。
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父母说:“你看了快一上午的电视,妈妈想给你关掉,你不愿意”这就属于简单的行为描述;而如果父母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一点也不听话,整天就知道看电视”,那就是贴标签或评判,很可能激起孩子的反抗。
2.父母对这种行为的感受
在家庭关系中,不仅孩子的感受很重要,父母的感受也同样重要。
告诉孩子他的种种不良行为带给父母的真实感受,也是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人,他们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也会有伤心、尴尬、害怕、愤怒或沮丧等情绪。
父母这样开诚布公地表露自己,能让孩子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拥有更紧密的亲子关系。
上面的案例,父母可以继续这样说:“妈妈真的很担心你的眼睛会出问题”,向孩子表露你的担心,也让孩子明白,他对于父母而言非常重要。
3.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父母
一般情况下,前两个部分已经足够让孩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但说出第三个部分——这种行为如何影响到了父母,才给到孩子一个很好的改变的理由。
回到那个案例,如果我们这样说:“你看了一上午的电视了,再看下去,妈妈真的担心你会近视,所以妈妈做饭都做不安心”,这时,孩子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责任所在,并积极寻找弥补的办法。
通过上述可见,“我信息”沟通法有三大好处:
第一:语气平和,避免了无限制的情绪宣泄;
第二:让对方明白到底这件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一种影响和感受;
第三:让他知道你是有情绪的,需要得到他的支持。
“我信息沟通法”能够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帮助父母有机会在孩子面前表达自我,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适应于亲子沟通,也适合夫妻间的沟通,工作中跟同事的沟通等等,记住,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恰当地去表达情绪”,我们就学会了最基本的沟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