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三三精舍”公众号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内容请关注“三三精舍”公众号。
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来讲解一下《杂阿含经》。《阿含经》是经过学者考证,已经被公认为是佛教最原始的圣典,其实我更愿意称它为纯粹的圣典。因为在《阿含经》当中,后世夹杂的东西还是相对来说更少一些的。
学习《阿含经》,我个人认为是每个佛弟子都应该要进行的学业。而且在《阿含经》当中,能够比较真实的去感受到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在世时,那个时候的言教。那就好比说,我们要学习儒家的思想,我们是看《论语》能够了解孔子多一些,还是看宋朝的朱熹理学能了解得多一些?
《杂阿含经》是北传佛教的经名,与之相对应的是南传《相应部》的经典。之所以称之为「杂」,也是因为整部经的内容,它在编排上还是比较杂乱的,内容也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短的。而且在《杂阿含经》收录的一千多部经当中,重复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有时候可能连续六、七篇经文当中,只有一到两个字有差异,其余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我记得玄奘法师在翻译《般若经》的时候,他的弟子也提到说:师父,这个《般若经》里有很多的段落都是重复的,要不要我们重新编排和删减一下?玄奘法师当时也是同意了。但是当天晚上,玄奘法师就做了一个噩梦,于是他决定还是不要删减,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原貌呈献给大家。所以我也觉得,虽然《杂阿含经》里面重复的内容比较多,但是也应该把《杂阿含经》的全貌都呈献给大家。
所以我在课程里面,会把每节课的经文来源标注出来,比如这节课分享的是第几卷、第几经,或者有几篇经文是合起来一起讲的,也会告知大家是哪一卷的第几到第几经,这样就方便大家课下去查阅和学习。
我也知道很多修学北传佛法的师兄们,都抱着《阿含经》是小乘、并且是焦芽败种的这样一种观点,要行菩萨道,类似这样的想法。但是我希望有这样想法的师兄,可以先暂时放下自己的成见,花一段时间去真正的接触一下、感受一下《阿含经》。
佛法的如实相是无所谓大小的,所以《杂阿含经》是三乘共依的圣典。菩萨道也是要建立在解脱道的基础上的。你说你去度众生,你总得有一个去度化别人的基础吧?不是说你吓唬一下家人吃肉会下地狱,给一个生病的人念念咒,这就叫度众生?这不叫度众生,这个叫诅咒和祝愿。
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都是可以验证的,是非常科学的,不是说你信某人,你就能得救。所以大家得到了法,要亲自的去体会、去验证。一定是亲自能够受用的,那才是真正的真理。
我们学习《杂阿含经》的目的,就是为了准确地把握住释迦佛教法的特质,具备择法眼,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知见。因为这是佛陀时代的大弟子们、阿罗汉们,佛陀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所集结出来的经典。那么正确知见的建立真的是非常重要,如果说你没有把握住正知见,那么你的一切行为准则都不会导向最后的解脱。因为佛法是讲因果的,你种什么样的因,就会得什么样的果。有了正确的知见,你拿到一个法门的时候,你就知道如何去下手。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要先给大家讲佛教史?也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眼下的这个理论、这个法门是干嘛的,不然你拿到工具你也用不来。这就好比说,上学的时候去做数学题,每节课老师都会先教给你一个公式,然后再举一个例子,你就根据这个公式和例子去做课后题,甚至是应用题。不管应用题怎么样的变化,你只要拿着公式去套,就一定可以解出来,无非就是快慢的问题。如果说你连公式都没有,没有一个正确的先导,你拿着千变万化的应用题,你怎么下手?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来正式进入《杂阿含经》的内容,这节课是《杂阿含经》第一卷的01经和02经。这里大家注意,我说的编号第几经、第几经是整部《杂阿含经》的经文编号,不是某一卷的。因为《杂阿含经》全经总共有1362经,所以后面的课程里,我如果再提到第几经,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了。
0 0 0 1 经
如是我闻。
这是每一篇经文前面基本上都会有的。佛教的经典都是由佛弟子们集结而成,因此就在经文的一开始,通常都会说「如是我闻」——也就是如是的经教,我们是这样听说的。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舍卫国」是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但是这个拘萨罗国,它的南方还有一个国家跟它同名,也叫拘萨罗国。为了方便区分,后来就把首都的名字作为国号,也就是称作舍卫国,它的首都就是舍卫城。
「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的道场之一。当时是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了这片土地,并且由祇陀太子布施了树林。
给孤独长者是须达多长者的一个绰号,他的外号是这样的。因为他这个人比较乐善好施,常常去救助一些比较孤独的、无依靠的人,所以他就被称为给孤独长者。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世尊」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比丘」就是受过具足戒的,或者说是完整出家戒律的出家人。在巴利文当中,比丘叫做「比库」,翻译成中文叫做「乞士」,这个大家了解一下。
当时,世尊就对诸比丘说: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这个「色」是五蕴之一,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是指由四大元素,也就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所有存在形式的统称。「无常」就是指迁流、变化、变易,就是这个意思。
佛陀就说:当我们面对物质世界的这种迁流、变化、变易的观察,就是正观。这个「观」,巴利文直译过来就是「看」,但是在英文的译本当中是sees,也就是了解其内涵,也可以当做是理解的意思。当我们从实修的角度去看,是不能翻译做理解的,因为理解只是我们第六意识的思惟,它还是属于想蕴。这个观,是我们要真正的彻见。
它这个确实不太好用文字来描述,就好比说你吃到糖,真正感受到这个甜味,但是你描述甜味的时候就不太好描述。所以大家可以用彻见、亲见来理解。
能够进行正观的人就会生起厌离心;能够厌离色法的人,对于物质的喜爱、贪欲,比如说身体、财物,乃至于一切物质的欲望都会消尽;当你能够达到对于一切物质的喜爱和贪欲都消尽的话,这个时候就叫做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这里世尊就说:同样,对于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那么「受」的含义,就是指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感受。比如说,你闻到一股恶臭的味道,或者说你的腿被撞击了一下,磕到桌子上,你会感觉到疼痛,或者说你涂抹精油感觉到润滑,这些都是属于受。「想」是指念头和想法,也是由六根和六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行」就是指意识行为,也就是通过六根、六尘相互的作用以后,所触发生起的意识活动。比如说,你看到一幅很精美的画,你就会产生对于这个视觉所获取信息的一系列定义、概念、想法、思虑等等,这个就是行。
「识」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根据《中阿含经》第五十四卷当中对于识的定义,就是说,我们能够感知,我们能够起一切行为等等这些,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受善恶业之果报的这么一个主体。也就是说,六根的感知和识别的功能,这个就叫做识。
上述就是对色、受、想、行、识的一个简单的定义。到《杂阿含经》第二卷的时候,也会有关于五蕴的详细说法,到时候我们再根据经文来解释。
第一次学习《杂阿含经》的同学,可能比较不容易完全理解五蕴的区分,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其实大家只要先有一个二元的分类即可,也就是你可以把五蕴分成色法和名法,换句话说就是物质和精神,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色就是色法,就是指物质,比如说身体;受想行识就是名法,就是精神活动。大家先这样理解,先把握住大的方向,等学习的时间长了以后,再加上大家实修的配合,就能够比较准确的领会到经文里面所说的意思。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能够这样的话,就是达到心解脱的人,如果想要自证的话就能够自证。也就是说,你证得心解脱的时候就是阿罗汉了,你就非常清楚自己已经证到了,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你。那么达到阿罗汉以后是怎样的呢?经文里面说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我生已尽」的「我」,在巴利文转英文的翻译当中是做birth来翻译的,birth在英文当中就是指出生。所以这里的「我生已尽」,应该是翻译做生起这个概念所涵盖的一切,这个范畴都已经消尽,就是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就是远离爱欲,从而得到清净的梵行,这个也已经完成。「所作已作」,英文的翻译是done is the task,也就是所有该做的都已经做了,皆已经完成,自己也知道已经完全的解脱五蕴的束缚,不会再轮回下去了,这个就是「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无我亦复如是。
佛陀说:像刚才那个样子去观察五蕴无常那样,也应该观察五蕴是苦的、空的、无我的。那么这里的「苦」,大家要注意,它的意思是指逼迫,不是你感受的那个苦受——也就是说,五蕴对于你的一个逼迫。比如说老、病、死时刻在逼迫着我们。
头几节课里面出现的词,这个意思大家要记住,因为后面会有大量的经文涉及到。
「空」就是指因缘和合,没有实体,我们称之为空,不是指什么都没有。非我就是「无我」。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说完以后,各位比丘就听闻到佛所说的法,非常欢喜的按照佛陀所教导的来奉行。
这是01经的内容。
0 0 0 2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这里提到,对于色蕴应当正思惟。「正思惟」的意思就是正确地思惟、如理地思惟。但是实际上,即便是说正确地思惟,这样的解释还是比较模糊的。什么叫做正确?什么叫做如理?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去分析这个词,正思惟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正思惟」这个词,在巴利文当中是「如理作意」,玄奘法师对于这个词的翻译是「如理思惟」。「如理」就是从根源的意思,「作意」可以理解成注意或者是思惟,也就是令心警觉的一种识的活动。
综上所述,正思惟也就是对于一切色法,我们都应该非常警觉地去注意到它、去觉照到它。比如说我们在吃一颗花生的时候,这颗花生被牙齿咬碎,我们就能够警觉地去注意到这个花生被咬碎了,并且持续地在被咬得更碎。再或者,我们看到河水不断地流淌,也能够警觉地注意到水的流动,尤其是我们的眼睛在看水的流动。
佛陀接着说:对于色蕴应该警觉地去注意到,色法的无常我们要如实地知道。为什么这么说?比丘们,当我们面对色法的时候,能够非常警觉地去注意,就能够如实地知道色法是无常的,这样的话,对于色法的欲望和贪恋就会断除,欲望和贪恋能够彻底断除的人,我们就说他是心解脱。
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维,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佛陀又继续说:对于受想行识,我们也应该如此。我们对于受的生起能够警觉地去注意到,受的无常我们也要如实地知道。比如说我们喝了一口很冰的水,这个冰的感觉生起了,我们马上就能够警觉地去注意到它,并且如实地知道,这是冰的感觉。过一会儿这个冰感消失了,我们也要如实地知道这个冰感消失了。非常的清楚,了了分明,我们的念头、我们的行和识都要这样。
再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苹果,这个时候产生了眼识,苹果的图像,我们的大脑已经识别了出来,这个时候也要马上警觉地去注意到,知道我看到了苹果,就这样如实地知道。
佛陀接着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如果能够这样去警觉地注意的话,观察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那么对于受想行识的欲爱和贪恋就会断除;能够完全断除欲望和贪爱的话,我们就说这个人是心解脱。
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两段和01经是一样的,这里就不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了。
以上就是01经和02经的内容。这里面佛陀很明确的给出了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一个简单的修行框架,也就是说,你如果要达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这样一个阶段的话,首先你要对于五蕴进行无常、苦、空、无我的正观;其次就是要在正观以后,对于五蕴产生厌离;达到对五蕴完全的厌离以后,喜爱和贪恋就会灭尽;最后当你的喜爱和贪恋都灭尽以后,你就达到了心解脱。同样,要对于五蕴能够警觉地注意到,并且能够如实地知道五蕴的无常,从而把对于五蕴的欲望和贪爱都断除——欲贪断尽,这就是心解脱,也就是阿罗汉。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礼敬世尊!礼敬阿罗汉!礼敬无上正等正觉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