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三三精舍”公众号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内容请关注“三三精舍”公众号。

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杂阿含经》第一卷11经~14经。

0 0 1 1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还是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

世尊就告诉各位比丘说:色法是无常的;形成一切色法的原因,以及诸多的条件也是无常的。这个因和缘,我们经常说因缘,「因」就是指原因,「缘」就是指诸多的条件。接下来又说:

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

意思就是说,既然原因和条件都是无常的,通过原因和条件所形成的色法,它怎么可能会是恒常的?

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

这段就说明了受、想、行、识也是这样的,构成受、想、行、识的原因和条件都是无常的,受、想、行、识本身怎么可能会是恒常的?

这就好比说我们建造一栋大楼,它的组成是水泥、钢筋、砖头、木板等等这些元素,这些东西它本身就不是永恒的,有一天它一定会败坏掉,因此这些东西所组成的这个大楼它也不是永恒的。

如是,诸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

佛陀说:同理,我们所认为的「我」其实就是由五蕴所组合起来的,我们要去观察这些组合是不是无常的,如果是的话,组合起来的「我」也是无常的。无常就是逼迫,逼迫则没有「我」,没有「我」则没有「我所」。

这里世尊又进一步从五蕴生起的原因和条件来下手,用来解释为什么说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无常的、苦的、无我、无我所的。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这里提到了一个新的词语,叫做「解脱知见」,解脱知见就是知道自己已经证得了解脱的智慧。其实这句话可以有两种断句:第一种就是知道自己已经证得了解脱的智慧;第二种就是知道自己已证得解脱的智慧。也就是说,第一种断句是知道自己解脱了,这个「知道」是一种知见、是一种智慧;第二种断句就是自己明确的知道了,已经有了证得解脱的智慧。

我们来看一下,如果是第一种的话,就好像是有解脱,就一定会有解脱的知见,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分开去说呢?我们再来看第二种,「解脱智慧」和「解脱知见」它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我们来看一下「自证」这个词,顾名思义是自己知道了,并不需要再加上一个分别,是知道了「什么」的这种概念。在《杂阿含经》的英文译本当中,「解脱知见」被翻译作「出现已解脱的智慧」。如果我们用省察智来解读的话,就是说我们在体验解脱的下一念心当中,就知道自己已经解脱了,这就是为什么阿罗汉称为「无学」的原因,无学正智。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是11经的内容。12经的内容和11经是一样的,就加了一句:「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这个意思是很好理解的。

接下来我们看13经,13经也是在祇树给孤独园说的。

0 0 1 3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众生于色不味者,则不染于色;以众生于色味故,则有染着。如是众生于受、想、行、识不味者,彼众生则不染于识;以众生味受、想、行、识故,彼众生染著于识。

这里世尊告诉诸位比丘说:如果大家对于色法不产生喜乐的话,就不会对于色法进行执着或者染着;如果说我们大家对于色法生起喜乐的话,就会有杂染和执着。同样,众生如果对于受、想、行、识不产生喜乐的话,众生就不会对受、想、行、识有所杂染和执着。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味」,味道的味。在第二卷里面它是有过定义的,这个味就是指我们通过攀缘色法而产生的喜乐,当然也包括我们攀缘受、想、行、识所产生的喜乐。之所以会用味道的味这个字,是因为在它的含义当中,还会有品尝、享受的成分。这一段是关于味的解释。

诸比丘若色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色,以色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色。如是受、想、行、识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识;以受、想、行、识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识。

这一段的关键词是「患」,就是病患、患者的这个患。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色法对于众生没有过患的话,众生就没有必要去脱离色法。而恰恰就是因为色法对于众生有过患,众生就应该脱离于色法。

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好比说吸毒这件事情,它不会造成任何麻烦的话,其实就不应该有人会觉得吸毒是个错误,我们应当远离。但是实际上吸毒对于人体的危害,包括家庭、社会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吸毒的这些人为了获取到毒品,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家庭、工作等等,还会选择去伤害别人,这样的过患,它所导致的结果是非常的不堪入目。所以当我们知道一件事情对我们是有伤害的,我们肯定应该远离它;同样的,对于色、受、想、行、识,我们也应该如此,因为这些都是有过患的。

现在佛陀已经列举了五蕴的味和五蕴的患,接下来提到一个关键词就是「离」。

诸比丘若色于众生无出离者,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色;以色于众生有出离故,彼诸众生出离于色。如是受、想、行、识于众生无出离者,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识。以受、想、行、识于众生有出离故,彼诸众生出离于识。

佛说:诸位比丘们!如果色法对于众生而言,没有解脱、出离这种可能性的话,众生就没有必要去摆脱、解脱色法的这种束缚。而色法对于众生而言,是能够解脱和出离的,包括受、想、行、识也是这样的,所以众生就应该解脱、出离五蕴的束缚。

诸比丘若我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出、不离,永住颠倒,亦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接下来佛陀又继续说:各位比丘们!如果说我对于五受阴——五受阴其实指的就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也叫作五阴、五盛阴、五取蕴、五受阴,它们全都是一个意思,只是翻译不同。

佛陀就说:如果我对于五蕴不能够如实的知道味是味、过患是过患、出离是出离的话,我将会在诸天——「诸天」是三界的一个泛称,就是后面说的这些,要么是魔,要么在初禅天,或者是沙门,或者是婆罗门,甚至是其他天的天人,包括我们人间的人类,都不能够解脱,也都不能够出离,永远的处在颠倒当中。这个颠倒指违反真理的见解,也就是错误的见解,同样也没有办法自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智)。

上述世尊就拿自己举了一个例子,世尊就说:如果我当时在修行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五蕴对于我的伤害,我也不知道我执着于五蕴的这种快乐,我也不知道我能够脱离出五蕴,我就会一直在六道里面轮回,永远的处在这种颠倒当中,处在这种违反真理的这种见解当中,同样我也没有办法自己去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证得脱、得出、得离、得解脱结缚,永不住颠倒,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然后佛又继续说:诸位比丘!我恰恰就是因为如实清楚的知道五蕴,味就是味,过患就是过患,出离就是出离的这么一个缘故,我才能够在无限的轮回当中,自己证得解脱、出离,得以摆脱五蕴的束缚,而且永远都不会再落入违反真理的见解当中,同样我也可以自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然后诸比丘听完佛所说,就欢喜奉行。

在13经当中,世尊对于五蕴的味、患、离做出了一个分类,同时强调说,我们一定要对于五蕴的味、患、离如实的知道。这也是我们解脱轮回、不落颠倒,同样能够自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必要条件之一。味、患、离的定义在《杂阿含经》第二卷当中的第41经、42经、58经都有说明。

这节课已经解释过它们的定义了,我们现在再来熟悉一下:「味」就是指我们攀缘五蕴而生起的喜乐;「患」就是指五蕴的无常、变易、逼迫,以及我们执着五蕴所产生的过患,最大的过患其实就是生死轮回;「离」就是出离,但是这个出离分成三个步骤,也就是三个阶段,分别是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也就是需要调伏你的烦恼、你的欲望、你的贪心,然后断除你的烦恼、你的欲望、你的贪心,从而超越你的欲望、你的烦恼、你的贪心。现在大家知道了定义以后,就要留意你的生活当中,对于五蕴的味、患、离要有一个明确的、清楚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看14经的内容。前面都一样,我们直接说重点。

0 0 1 4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昔于色味有求有行,若于色味随顺觉,则于色味以智慧如实见。如是于受、想、行、识味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味随顺觉,则于识味以智慧如实见。

世尊就对诸位比丘说:我在未成无上正等正觉之前,也就是我还处在凡夫的状态的时候,对于色法总是处在寻求的状态当中。这里的「有行」是指从事于。

后面又说:「若于色味随顺觉」,这里有一个新名词叫做「随顺觉」,这个名词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在近代《杂阿含经》的注解当中,包括南传相应部的翻译当中,是把「随顺」两个字给去掉了,他们只翻译做「觉」。「随顺」的中文意思是有「依从」的含义,也就是字面上的随着、顺着的意思,所以「随顺觉」这个翻译,我们可以理解成「依从于觉」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要依靠着这个明觉来行事。

然后佛接着说:如果在面对攀缘色法,而生起喜乐的这个状态的时候,我们能够依从着觉(觉知),就可以对于攀缘色法所生起的喜乐这种状态,同时用佛法这种无上的智慧如实的观察到;同样,我们对于受、想、行、识也应该如此。

诸比丘我于色患有求有行,若于色患随顺觉,则于色患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患有求有行,若于识患随顺觉,则于识患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离有求有行,若于色离随顺觉,则于色离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离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离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离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离、不出,永住颠倒,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我于诸天人、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以脱、以离、以出,永不住颠倒,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过去四种说,厌离及解脱,二种说因缘,味亦复二种。

我们看后面两段经文,它也是同样的告诉大家,我们在面对患和离的时候,也应该随顺觉。这里还有一点要给大家说明一下,我们通过看前面的经文就能够了解到,对于患和味我们都要随顺觉,这个很好理解。但是对于离,我们前面说了,它是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的,那为什么对于这个离,我们还要随顺觉呢?

在《中阿含经》第十八卷第75经里面说到:「阿难!若比丘乐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这里我们就能够很明白的看出来,原来我们只要有执著,纵使我们对于色离,乃至于五蕴的离也执著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般涅槃。但是这个不是字面上了解就可以了,是需要实证的,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礼敬世尊!礼敬阿罗汉!礼敬无上正等正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