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三三精舍”公众号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内容请关注“三三精舍”公众号。
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杂阿含经》第一卷15经~21经。
0 0 1 5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
这个「异比丘」的意思,就是一位大家不太熟悉的比丘,有可能是刚出家的,也可能是转学过来的,总之他就是一位新同学,来到佛所在的地方。
稽首佛足,却住一面。
「稽首佛足」就是以头顶礼受礼者的脚或者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体投地,它是属于一种最高级别的礼法。「却住一面」就是然后退下,停留在旁边。
白佛言:善哉!世尊,今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修不放逸。
「法要」的意思就是正法的摘要。
我们看到这位新同学,他来到佛所在的地方,他就跟佛说:伟大的世尊!请您简单的跟我说一下正法的一些要领。我听闻完以后,就会独自的处在安静的地方,努力的让自己达到不放逸的状态,不会懈怠,严格的自律。
修不放逸已,当复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
我达到自律、不放逸的这个状态以后,我就会好好的对于佛法进行思惟以及修学:学佛出家的男子应当剃除掉头发,穿上比丘衣,基于正信,从家出离,出家修行。
其中的这个「信家非家」,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相信世俗的家并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所以也可以翻译为正信出家,出家学道。
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就是说,为了这种究竟无上的清净,无杂染的梵行,「现法作证」就是这一生就体证。我们现世就能够证得果位,什么果位?就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我们看到这位刚转学过来的新同学,他对于佛表明了自己学佛的态度,以及一个计划。首先,请求佛陀给他一些正法的开示,听闻完以后,自己就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先让自己达到一个精进不放逸的状态。只有达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以后,再好好的思惟以及修学佛法。还要明白自己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究竟无上的梵行,并且他还希望自己这一生就能够体证到阿罗汉。这个也可以说是佛陀座下弟子的一个信、愿、行的缩影。
我们听完他的信愿行以后,来看看佛陀怎么说。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说此言,云: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如是说耶?
世尊就对这个比丘说:很好!很好!这里世尊把他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意思就是说,这话可是你说的,你刚才是这么说的,对吧?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比丘就说:是的世尊,我是这样说的。
我们来看世尊是如何对新同学教导的,我们也沾沾这位比丘的光,看看佛怎么教化新同学的。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佛就告诉这个新同学说:你要好好的听,好好的听,并且要经常如理的思考和忆念,我当为你解说。
比丘!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若随死者,为取所缚。比丘!若不随使使,则不随使死;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佛陀就说:比丘,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随使」的意思就是说,有烦恼潜伏在下面,后面的那个「使」就是趋使。所以「随使使」的意思就是跟随着烦恼潜在的趋使。
这个词在古代也被翻译做「随眠」,也叫烦恼。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大家跟随着烦恼随波逐流的话,或者说被烦恼所驾驭、所役使的话,我们就会随着烦恼流转生死。你跟随生死流转的话,就会被执着、妄取所缠缚(这里的取就是十二因缘里面那个取),你将没有办法解脱。所以比丘,如果你能够不跟随着烦恼走,就不会被烦恼所束缚,从而就可以不再流转生死,也就解脱了。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比丘就说:知道了,世尊!知道了,善逝!
「善逝」也是释迦佛十大名号之一。这个「逝」不是没有了、消失了的意思,它是「往」的意思,巴利文翻译做「到达善者的」,也可以称之为「到达彼岸的胜者」,这是善逝的意思。
佛陀现在开示完了法要,比丘也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理解了,接下来佛怎么说?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就说:你如何根据我刚才这些很精简、简略的说法,来广释它的意义?其实就是佛陀他要求这位比丘,能不能扩展一下刚才所说的法义,来看看他是否真的了解了。这就像我们之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给了一道题的解释,或者说教给大家一个公式以后,他会让同学们举一反三,这样子同学们就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所以说,佛陀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育家。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随使使、色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为取所缚。
这篇经文,大家课下可以多读几遍,要出声的朗读。我觉得它非常适合作为绕口令来讲,这个「随使使」和「随使死者」真的不是很容易念。
我们来看后面这一段,比丘他是把五蕴融入到了佛陀给他的公式当中,也就是对待色法,以这种欲贪一样的烦恼的潜在趋使,就会被这种烦恼的潜在趋使所控制,从而就跟随着烦恼流转生死,对于受、想、行、识也是这样的。
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后面比丘又说:世尊,恰恰相反,如果我们不对五蕴与欲贪这样的烦恼的潜在趋使,我们就不会被烦恼所控制,从而也就摆脱了生死的束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
这个时候,世尊就夸他:很好呀!比丘,你能够从我说的法要当中扩展思路,举一反三。
比丘!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后面这就是重复了一下比丘刚才举的五蕴的例子。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在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这个比丘听闻了佛所说法以后,心生大欢喜,礼拜佛陀以后就离开了。他离开以后,就按照自己之前的那个计划,独自处在安静的地方,努力让自己达到不放逸的状态,严格的自律。当自己达到这种不放逸的状态以后,就好好的对于佛法进行思惟和修学。
时,彼比丘即成罗汉,心得解脱。
这个比丘最后终于证得了罗汉。「罗汉」就是「阿罗汉」的简称。以上就是15经的内容。
0 0 1 6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所问如上,差别者:
前面都一样,它是这么说的:还是有一个异比丘,来到佛所在的地方,「所问如上差别者」就是,所问的问题和前面15经问的一样,唯一有差别的地方是:
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若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若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
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如是,世尊!我于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如是,乃至得阿罗汉,心得解脱。
这里面有一个新词叫做「增诸数」,增就是增加的增,诸数就是各个数。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词,增是增加,这个没有问题,诸数是什么呢?它指哪些东西呢?就是指各种言述、言说,也可以称之为各种名称和描述。这个是直译的说法,也就是从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指言说、名称、言述、描述,但是经文当中的这个诸数,它也是代表了一切有为法,也就是佛经当中经常提到的种种戏论,它也有这层意思。
这个「诸数」的巴利文是指「增加轮回流转之数」。综上所述,就是不管它是指言说、描述、名称、还是指有为法、戏论,再或者是轮回,其实它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你轮转生死,永堕轮回。说白了,它就是一个死循环,你只要跟着烦恼流不断飘荡,被烦恼所控制,你就会一直轮回下去,没有出期,等于说16经是又强调了一下。
在这两篇经文当中,世尊用烦恼是生死流转的主要枷锁为法要,他就讲述给了这些异比丘。这些异比丘也通过理解世尊的法要,同时能够举一反三,去扩展世尊所说的意思,并且意识到五蕴相关的潜在烦恼,如果被这些烦恼所控制,就会流转生死。同时这些异比丘在听闻完法要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修行,不断思惟法义,也因此证得了阿罗汉。
举一反三是我们在学习佛法,甚至我们学习一切法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家听了几节课也能发现,世尊他一直不断的重复五蕴是无常的、是苦的、是非我的、非我所的,那有的师兄可能就觉得,世尊怎么这么啰嗦!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我们都理解这个意思了,知道了五蕴是无常、苦、空、无我,那怎么不给我们讲讲什么神通,或者说讲讲腾云驾雾,哪怕说一下我们这个抄写、读诵的功德也行,为什么不说这些?
在《杂阿含经》的后面有一篇经文,在这里可以给大家提前的大概讲一下。当时,僧团有一些比丘要回老家,然后佛陀就说:你们要走的话,有没有跟舍利弗尊者打个招呼?这些比丘就表示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佛陀就说,你们赶快去给舍利弗尊者说一声。
这些比丘就来给舍利弗尊者告别,舍利弗尊者怎么说?就说你们回去以后,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婆罗门、沙门这样的外道,他们得知你是佛弟子,一定会来质问你们,说你们都跟佛陀学什么了?你们的老师讲什么法?教给你们什么东西?那你们应该怎么回答?
舍利弗尊者就说:如果他们问你们,你们的老师教给你们什么法?你们学到了什么?你就说,佛陀只教调伏欲贪。然后比丘们就说:好!我们记住了,尊者。
然后舍利弗尊者又说:如果别人要是问你,你在什么样的法当中去调伏欲贪?你就说,佛陀只说在五蕴当中去调伏欲贪。如果别人问你,欲贪有什么过患?你们就应该回答,对于五蕴的欲、贪、爱、念、渴不断的话,当它变易的时候,就会产生忧悲苦恼。如果别人问你,你断除了欲贪有什么好处?你就应该这样回答,五蕴的欲、贪、爱、念、渴等断除的话,当其变易就不会产生忧悲苦恼。
其实舍利弗尊者不仅仅是对这些比丘们的一个告诫,对于我们现在所有的佛弟子,他也是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帮助。因为我们平时生活当中,经常会有外人问到,说你不是佛弟子嘛,你都学什么了?你们的佛都教给你们什么了?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回答了。
所以跟解脱没有关系的东西,世尊他是不讲的。这也就是在佛经当中,很多的婆罗门外道、沙门外道就会来问佛陀,说宇宙外面是什么?宇宙怎么来的?有没有边际?类似这样的问题,世尊都是选择不回答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假使你现在就是一个异比丘,你刚刚转学过来,刚开始学佛法,你得到了佛陀的开示,佛陀让你来扩展一下这个法义,你会怎么扩展?你可能就说:佛陀,我知道了,我这个衣服是五蕴的,我家里的房子、车子都是五蕴的,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包括我接触到的一切人和事都是这样的。
这些是你见到的,你平时接触的就是这些,你没有见到的呢?比如说天龙、鬼神、色界天人、地狱众生,这些都是五蕴吗?都是无常吗?是苦吗?是空吗?是无我吗?当然是了!只不过就是现在你还没有接触到,你可能暂时还不能扩展到这些区域,所以让你举例子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涉及到这些内容。但是不要紧,这个公式你要记得,因为如果你以后遇到了,你就能够拿这个公式去套。
我们看那些婆罗门外道,他们有的人通过修习禅定,就会产生诸多的境界,就非常喜欢拿自己见过什么非人间的这种境界来说事,美其名曰是你没有见过,所以说了你也不懂。当然我们先假设他是真见过,而不是瞎编的,因为这个东西你没有办法证伪。就好比我告诉大家,昨天晚上我打坐,看到观音菩萨了,你们能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我在撒谎?你是没有办法证伪的;同样,我也没有证据去证明我说的是真的,也就是空口无凭,你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而且这个信的程度取决于我的地位。
比如说提婆达多的故事,我给大家讲过两次了,他是既有神通,而且还得到国王的接见,得到国王的供养,他的话被信任的程度就非常高。但是如果一个小沙弥也说同样的话,那就不会有这么高的信任度。如果再加上用一些贴脸句式,就会有更多人相信。大家知道什么叫做贴脸句式吗?就是我见到观音菩萨了,你不信?我要是骗你们,我就天打五雷轰!我要是骗你们,我就不得好死!这就叫贴脸句式。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拿不出证据的时候,就会用这种没有逻辑,并且带有私人情绪的方式来表达,婆罗门外道就经常这样子。
所以我刚才说,要首先假设他所有的言论都是真的,但是,你即便是见过三千大千世界的天人鬼神,见过一切六道的众生,那又能怎样?这个和解脱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就好比说,你在日本开过跑车,我在农村放过羊,你比我优秀到哪了?无非就是你比我多见识过一些五蕴的画面和形象而已,或者说你在感受上面比我舒适了很多,但实际上都是在五蕴里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你傲慢和骄傲的地方。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践性,我多次强调,佛法是要实践的,是要能够受用的。如果说讲的都是漂亮话,都是空话,大家听着很高兴,那是没有意义的。
很多人也会说:我上次生病的时候找了一个人看,人家就给我喝了点水,教了我几句咒语,我马上就好了。人家特别神,你不能说人家不管用,因为我确实是亲身经历的。你不是说要实践吗?要受用吗?我就是自己受用了。
对!你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要知道,还有一种情况,这就涉及到一个「幸存者偏差」定律。什么是「幸存者偏差」?就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有一个政治家叫做西塞罗,他是一个无神论者。当时他的朋友们就经常劝他说:你没事多拜拜神。他就反问他的朋友:我为什么要拜神?他朋友就说:你不知道吧?海难当中活下来的都是拜神的人。西塞罗听了以后就说:好!那你既然这么说,请你把那些拜神的,但是被淹死的,你给我找出来。他的朋友哑口无言。
很显然,那些拜了神却还是淹死的人,是没有办法张口说话的,而那些拜神没被淹死的就能告诉你,我是因为拜了神,所以才幸存了下来,这就叫「幸存者偏差」。这个用科学的方法反对迷信的西塞罗,就是提出「幸存者偏差」的第一人。世尊和这个西塞罗一样,他也是无神论者,佛陀也是一个非常善于用科学的方法来反对迷信的人。
我们继续来看世尊对于后面几个新同学的开示。
0 0 1 7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异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住不放逸: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学道,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说: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于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汝如是说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非汝所应之法,宜速断除。断彼法者,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佛就说:不是你所依靠、对应的法,你最好马上把它断除。这里的法是广义的用法,也就是说,它代表了任何有形的、无形的、真实的、虚妄的事理和道理,能够断除这些法的人就能够「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这个「以义饶益」要说一下,这个词它有两种翻译,一种是以真理去饶益,一种是对利益的获得有帮助。在我们中文的佛经当中,就是忠义的那个义,和利益的益,这两个字有时候会互用,比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第三十五卷当中就说:「所为布施者,必获其义利;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这个义利,它用的就是忠义的义,不过在中文的古文当中,忠义的义这个字,常被用作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翻译成义理、真理、正义都可以,但是如果直接翻译成利益还是不太妥当的,这个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时,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佛告比丘: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应,宜速断除;受、想、行、识非我所应,宜速断除。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是故,世尊!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者非汝所应,宜速断除。如是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宜速断除。断除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时,彼比丘成阿罗汉,心得解脱。
后面这个异比丘也是扩展了佛陀的法要,列举了五蕴都是我们不应该依靠、不应该相应的法,所以我们应该把它断除。
18经和17经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描述「非汝所应」的时候加了个「亦非余人所应」,就是其他人所应,意思都是一样的。
0 0 1 9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从座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说: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耶?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时,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比丘白佛言:世尊!色是结所系法,是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结所系法,是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是故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是结所系法,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是结所系法,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19经换了个词,佛是这么开示的:「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结所系」就是指烦恼所系缚的,「结」就是烦恼的意思。这是19经的内容。
0 0 2 0 经
深经亦如是说。
20经很有意思,就写着一句话叫:「深经亦如是说」。就是说,有一部经叫做深经。这个经和前面讲的16、17、18、19这些经都有着相同的说法,所以这个20经就一笔带过了。
0 0 2 1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从座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说: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耶?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比丘白佛言:世尊!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如是受、想、行、识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是故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若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如是受、想、行、识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我们非常熟悉的波旬先生终于在《杂阿含经》当中出场了,他一直是作为佛经里面的一个反面角色出现的。我们来看一下佛说的这句话:「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动摇是指心动,也就是说如果你心动了,就会被魔所缚。
「魔」的定义,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魔是指害人性命以及智慧,并且障碍善事的这么一个角色。如果不动,就能够摆脱魔的缠缚。这里面的句式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来,「魔」和「波旬」指的是一回事。这个波旬在后面的演绎当中逐渐进行了拟人化,就是把他定义为了一个居住在他化自在天的天主。
21经也主要是说,若真能不被色、受、想、行、识所动摇,自然你就不会被魔所扰乱。在《杂阿含经》第三十九卷里面有很多这样的话,比如说《杂阿含经》三十九卷1102经当中说「观五蕴非我、非我所,心不系著,则度魔境界」;在第三十九卷1103经当中说「于六境不贪、不系著,则度魔境界」。
世尊他传授给我们这个终极的驱魔大法,它并不是听起来很威猛的咒语,也不是看起来很炫的神通,就是朴实无华的观五蕴无常而不动摇、不系著、无我以及正念,所以人人都可以是驱魔人,驱魔大法师。所以说,实实在在永远都能胜过花里胡哨。
好,这节课就讲到这里。礼敬世尊!礼敬阿罗汉!礼敬无上正等正觉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