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林,土生土长的四川人,结婚后移民缅甸木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泛金三角地区往中国贩卖海洛因最多的大毒枭。公安部的缉毒人员对他的评价是:「谭晓林这个人,在贩毒路线的设计上着实让我们头疼……」

谭晓林,原名谭明林,1963 年出生于中国四川内江乐至县回澜镇,在贩毒之前是一个四处行走的小商贩。

1983 年,谭晓林与人合伙做药材生意,听闻罂粟壳和假熊胆比较赚钱,便动起心思,从境外进了一批货,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出师不利,在半路上被巡逻队没收了。

这是谭晓林第一次接触涉毒物品(罂粟壳),幸运是这批货数量并不大,加上护送货物的小田嘴硬,扛下了所有罪,没有供出幕后老板,谭晓林才逃过一劫,但经济损失惨重。

血本无归的谭晓林,此时又恰巧被初恋女友甩了,愁上加愁的他一气之下跑去云南边境散心。也许是命中注定,谭晓林在云南瑞丽认识了缅甸北勐古特区财政部长杨国栋的女儿杨妹,两人很快就坠入情网。

杨国栋是果敢杨家土司(杨二小姐家族)后人,表面是地区官员,暗地却是经营着庞大毒品生意(家族传统)的毒枭。当然,此时岳父的毒品生意,跟谭晓林还没有多大关系,他的眼里只有杨妹。

1987 年,谭晓林和杨妹结为夫妻,正式移居缅甸北部城市木姐。几年后,夫妻两人生下两个可爱的女儿,在此期间谭晓林一直在缅甸北勐古特区从事正当的木材生意,维持家庭开支。

尽管木材生意没能赚大钱,但对于当时的谭晓林来说,早已心满意足。如果没有后面的意外事件,谭晓林或许就会一直在缅甸北勐古特区当一个普通商人,经营着不好也不坏的木材生意,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回家逗女儿玩乐。

1995 年,杨妹去山里的林场看望谭晓林,结果在路上被三名吸毒人员劫杀。尽管凶手们当天就被抓到了,但是不是其它贩毒集团人报复其父亲而指使的,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迷。

贩毒之路

妻子杨妹身亡之后,悲痛欲绝的谭晓林再也没有心思打理木材生意,也看穿了缅甸的乱局。岳父杨国栋见女婿如此,便拉着其参与自己的毒品生意,谭晓林也由此正式走上贩毒之路。

加载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金三角经过前几任毒枭(罗星汉、坤沙)深耕,出产的海洛因早已打响世界知名度,其中最有名的品牌莫过于坤沙创立「双狮踏地球」。之后还有一系列四号海洛因品牌,如「三星环球标」、「美人牌」、「骷髅牌 」,这些品牌都来自于缅甸的大大小小的制毒工厂。

1996 年,坤沙投降后,他毒品工厂里的技师很快分散到了其它的制毒工厂里,谭晓林也正是这一年开启自己的贩毒生涯。由于是第一次贩毒,为了保险起见,他采取与另一大毒枭陈茂堂合作,分担风险。

具体分工是先利用岳父的人脉,从制毒工厂里购买 98 公斤海洛因,然后由陈茂堂的两个侄儿开车运到国内贩卖。谭晓林原本以为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可惜又一次出师不利。

货物在过关的时候,被边防检查人员查获了,人赃俱获。在审讯过程中,运货人员很快供出了背后的老板-谭晓林与陈茂堂,两人也由此进入要被抓捕的境外毒枭名单。

这批毒品进货价共计 20 万,货物失手后,根据道上的风险分摊规矩,陈茂堂和谭晓林各承担了 10 万损失。钱还是小事,当听到自己被供出后,尽管在境外,谭晓林还是吓得半死,大半年才回过神来。

首次出货就失手,谭晓林虽然气馁,但并没有放弃,这跟他之前的经商有很大关系,失败只代表一次运气不佳,再接再厉就能成功。于是,回过神来的谭晓林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全新的贩毒方法。

很快,谭晓林就开始了第二次贩毒生意,具体操作与上次不同,毒品不再走私到中国,而是直接在中缅边境开卖,风险大大降低。这批货卖完后,总共赚了 224 万,谭晓林个人分到 112 万。

尝到赚快钱的甜头,谭晓林便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依靠着贩卖四号海洛因赚到 3000 万,手下的马仔与武装保镖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谭晓林也学起来岳父,多方面发展,开始涉足玉石生意。

1997 年,谭晓林花钱四处疏通,当上了勐古特区保卫军的财政部长,以及该地区华侨协会副会长,准备向上层社会发展。他所做的这一切,最终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更好扩展自己的毒品生意。

上位

谭晓林自 1996 年第一次贩毒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就占据了从缅甸金三角运往我国毒品数量的 50%,成为当时金三角头号大毒枭。他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身边两位师爷的支持。

这两位师爷中,年岁大的叫李老怪,是原国民党军官,据说还修过滇缅公路,抗战的时候出过力。李老怪教了谭晓林很多相关的人情世故,以及判断缅甸时局走势。

他的第一招就是要谭晓林抓住缅甸普遍信佛教的特性,打通上下关系。于是谭晓林没事就看新闻,看看缅甸的高官去寺庙烧香拜佛。一旦得到确切消息,谭晓林就先去寺庙蹭个脸熟,捐点香火钱,然后趁机与高官套套近乎。

等到第二天媒体报道的时候,就时不时出现他跟缅甸官员的合影,这无形中增加了谭晓林知名度。

另外一个师爷外号忍者神龟,人称龟爷,属于官三代,跟缅甸军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据说是昂山将军那一批人的后代。通过这位师爷,谭晓林打通了与缅甸军方上层的人际关系。

例如在龟爷的搭桥下,谭晓林于 1998 年被当时缅甸国贸易部长接见了,商谈在缅甸投资,以及出资帮忙修路。同一年,缅甸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丹瑞大将也接见了谭晓林。

加载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两位师父的指导和疏通下,谭晓林开始与缅甸国防部合作,共同经营矿产、石油、房地产和海产品等,这是老一辈毒枭和地方民族军首领无法想像的特权,要知道以前缅甸政府是绝对不允许私人沾染石油、海产等项目。

当然,谭晓林之所以能享受这些特权,也是赶上了好时机,恰逢缅甸政府改组,学习中国经济改革开放,需要像谭晓林这样的民间大资本家的支持和配合。

在金钱砸道下,谭晓林的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可以任免一些地方官员,也由此获得缅甸地下「组织部长」的称号。在这期间,膨胀的谭晓林居然派两个马仔跑回家乡四川搞投资,或许在他看来钱能解决一切问题。

但谭晓林没想到的是,国内禁毒部门对其贩毒事业一清二楚,只是由于不能跨国抓捕,才让他产生错觉。直到两个马仔被捕,谭晓林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回国的退路了。

王牌卧底——老田

世界上最牛的卧底是谁,只能告诉你他姓王名牌,是谭晓林的老乡。为什么说这位王牌卧底最牛,因为他的存在,才让我国禁毒部门一次性铲除了谭晓林、陈炳锡和刘招华三个祸害中国的顶级大毒枭。

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名王牌卧底的真实姓名,媒体报道也只是统一称呼为老田。他很受谭晓林信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 1983 年帮谭晓林扛下所有罪的小田是其弟弟(是不是故意安排,至今是个迷),二是当年谭晓林跑路去云南的时候,老田给了他 600 块钱(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

另外,老田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长期混社会的边缘人,跟小说余罪里的余罪类似,所以谭晓林就算怀疑任何人,也不会怀疑这位对自己非常讲义气,知根知底的「兄弟」。

谭晓林的毒品生意很有金三角前几代毒枭特色,例如所有运货马仔都不能吸毒,这正是杨二小姐、坤沙的作风,因为在他们看来,吸毒的人嘴不严,而且病恹恹的,干不了这行刀口上舔血的大生意。

另外,谭晓林在走货方面非常谨慎,办公室有二十多部手机与电话,号码全都来自中国云南,专门用来跟跑货的马仔联系。谭晓林不用查号都记得 100 多个电话号码,并知道用哪个手机去指挥。

因此,只要哪部手机出现电话打不通或占线情况,就说明对方出事了。为了防止运货马仔在路上被警察一网打尽,谭晓林还设计了一套马仔被抓后,如何应对,并通知下家防范的方法,

具体操作就是,每个马仔在走货之前,都取一个假名字,如果被抓,要求跟下家联系或是接听下家电话时,就报自己的真名,对方一听自然知道要怎么办了。这样一来,即使警方抓了其中一个马仔,也很难一网打尽。

此外上下家的交流都跟座山雕一样。用类似:「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之类事先临时设计的暗语对接。

1999 年 11 月,是新中国禁毒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其历史地位仅次于虎门销烟。原因是成立刚满一年的中国禁毒局破获了一起惊天制毒贩毒大案,史称「7·28」冰毒大案。

这起大案的破获,可以说王牌卧底老田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他帮谭晓林重新设计了一套「完美」的藏毒方式和线路,才导致其连同陈炳锡和刘招华三个顶级大毒枭的覆灭。

加载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田设计的「完美」藏毒方式,在当时算是开创了贩毒界的新举,具体操作就是将两辆装满油的大油罐车的油罐吊起来,把毒品塞到下面底座里,然后再将油罐安装上去。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油罐车的油味能掩盖四号海洛因毒品的味道,让缉毒犬无法嗅别;二是当时的中国边防检查站也没有专门装备能把油罐吊起来检查,所以就算怀疑也没有办法。

尽管方法看上去很完美,但谭晓林仍不放心,他先是让老田指挥第一辆油罐车放了几十公斤海洛因,直到安全通过边防检查站,才彻底放心让第二辆藏了一百多公斤海洛因的油罐车出发。

解决了藏毒问题,谭晓林对于贩毒线路的选择,又花了不少心思。当时从缅甸到广州的运毒通道一般是:缅北、瑞丽、保山、大理、楚雄、昆明、昆明又经曲靖到广西然后到广州。

这条线路导致沿途的云南、广西两省毒品非常泛滥,因此广西地段的警察见到挂云南车牌号的车子就会拦下检查,即便客车也是如此。谭晓林的货就在广西百色出过事,所以他不得不做出改变。

谭晓林听从了老田的建议,决定不经广西到广州,而是改走另外的路线,并且中途改用湖南或是湖北的牌照,这样从北往南开的车,对于沿途的警察来说,就不会太敏感。

当然,毒品最终是要运送到广州,所以谭晓林指使马仔绕了一个大圈,先从是云南进入四川,然后再到湖南,再辗转进入广州。这么一个大迂回的路线,时间增加了,反而更安全,因为路上的检查少了很多。

安全交货后,谭晓林还专门奖励了老田一百多万,但他不知道,这一切其实是都是在警方的掌控之中。老田拿了钱之后,就迅速跑回国内隐姓埋名,消失的无影无踪。

得知王牌卧底老田回国后,警方立刻展开收网行动,根据之前的老田给的资料,迅速在广州某仓库里缴获第二辆油罐车上 100 多公斤的海洛因。但第一辆油罐车上的几十公斤海洛因,已经被毒贩流转到别的渠道去了。

虽然缴获的 100 多公斤海洛因不算是小量,但要说这是惊天制毒贩毒大案,估计没人会相信。事实上,警方也只是当作一个稍大的贩毒案来处理,就在他们准备收队的时候,出现了意外情况。

加载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名警察发现隔壁仓库货物非常可疑,便去探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整整一仓库都是冰毒。这些毒品数量多到警察都不敢相信,他们紧急上报,找来一个排的武警,才把所有毒品都清理出来。

事后统计,此次在隔壁仓库中缴获冰毒,高达 11 吨多,且纯度都是 99.9% 以上。一次性缴获如此多的高纯度毒品,这在新中国禁毒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个纪录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打破。

警方很快查明,这些毒品属于一个名叫陈炳锡的毒贩,而制作这批冰毒的人则是刘招华,一个误入歧途的化学天才。这两大毒枭正式进入警方的视线,并奖励了两张全国通缉令。

史上最大的毒枭聚会谈判

当手下告诉谭晓林,货在广州失手后,他立马想到老田,随后通过排除法确定其就是内鬼,但此时老田早已脱离了自己的控制范围。最终,谭晓林也只能长叹一声,怨自己看走了眼。

没几天,受牵连的陈炳锡逃出国门,联合张启生(陈炳锡的合作者之一),叫上包括香港、台湾、泰国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黑道老大和毒枭们,声称要到缅甸跟谭晓林要个说法。

这帮人对谭晓林提出的要求就两点:

第一、灭了内鬼老田全家。

第二、赔偿被警方缴获的 12 吨冰毒的费用。

当时冰毒市面上是 30 万一公斤,粗算下来价值 36 亿,就算是按进货价计算,谭晓林也要赔 10 多亿。陈炳锡叫上的这些人,在整个金三角毒品贸易举足轻重,谭晓林想继续从事贩毒行业,是万万不敢得罪的。

但是要一下赔偿 10 多亿,谭晓林也没有这样的本事,只能展开谈判。不久后,在缅甸瓦城,谭晓林把当地最好的五星级酒店整个包了下来,邀请陈炳锡及各方头头脑脑来商谈。

这些头头脑脑,有罗星汉的弟弟罗星民、果敢王彭家声;以及杨茂良、杨忠卫两兄弟等。这些人都是带着各自的保镖和各种轻重武器,不乏手提式火箭筒,因为毒界的那些大佬都有过恩怨与过节。

例如彭家声虽然跟罗星汉是亲家,但彼此曾经打得死去活来;彭家声跟杨茂良、杨忠卫两兄弟相互也打过,所以带着家伙谈判是必然的。最主要瓦城并不是这些大佬的势力范围,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谈判会议在戒备森严的豪华五星级大酒店展开,金三角大大小小毒枭们,按照辈分和座位,自上而下坐好。由于损失惨重,双方气氛一度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7·28」冰毒大案在整个金三角影响巨大,大量毒品被缴获,触犯了在场很多毒枭的利益,一旦确定是谭晓林的问题,哪怕是缅甸的大佬也罩不住,这些人,杀起人来,肯定是毫不留情。

陈炳锡一开始就指着谭晓林身边的一个小弟说到:「这批货是从他那里拿的。」这名小弟听到此话,脸色立马煞白,浑身发抖,连忙解释:「跑货的不是我,具体是谁,道上的规矩大家都知道。」

他说完就朝老板(谭晓林)望去,如果此时谭晓林不发话,这名小弟基本就是死路一条了。还好谭晓林算是一个讲义气的人,并没有打算让这名小弟当替死鬼,坦诚解释到,是内鬼老田跑的货,一旦找到其下落,一定按规矩办事(灭全家)。

见谭晓林扛下了所有责任,陈炳锡便没有纠结了,双方随即你来我往,讨价还价,商谈赔偿的事。在整个过程中,谭晓林一直强调:「10 多吨的冰毒,10 多亿的钱让我赔不合理,但出于义气我可承担一部分损失。」

但陈炳锡肯定不会认同,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谭晓林身边有内鬼,导致仓库被警察发现,自己的 10 多吨冰毒也不可能被查获,必须全部赔偿。

双方谈了许久都没能达成共识,数次谈崩,最终在果敢王彭家声的调解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谭晓林才算是逃过一劫。

红色通缉令

自从谭晓林的第一任妻子杨妹被杀后,就全身心的从事贩毒事业,直到 1998 年认识了华西医科大学毕业的小云姑娘,才开新的婚姻,又分别添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这一年,谭晓林把老母亲接到缅甸木姐,跟自己一起生活。抛开毒贩身份,谭晓林算是有孝心的人,凡是老母亲提出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以至于做出了一件奇葩之事,写忏悔信给中国警方。

原来谭晓林老母亲跟所有中国老人一样,虽然跟儿子在一起很开心,但始终想落叶归根,希望儿子送自己回老家。然而谭晓林很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只要踏入中国,必死无疑。

但谭晓林仍不死心,尝试着给中国警方写了一封忏悔信,坦诚自己干了很多坏事,现在非常后悔,决定不再贩毒,只希望政府能原谅自己,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谭晓林所依仗的是他的国籍和所谓的华侨身份,以及从来没有亲自去中国贩毒,但他想法太天真了。自从破获「7·28」冰毒大案之后,中国警方就一直在想方设法,抓捕这个境外大毒枭。

谭晓林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中国政府跟他没有任何商谈的意思,于是他改变了策略,做了以下几件事,以求逃脱来自中国警方的抓捕与其他毒贩的压力。

第一、进一步的拉拢缅甸高层的关系,让一大批高官的亲戚子女,在其公司任职,当然各种打点是少不了的。

第二、更疯狂的走私毒品,尤其是疯狂的走私麻黄素(冰毒原材料),用于填补市场上冰毒的缺失与赔偿各路毒枭的损失。

第三、开始有计划的转移财产,准备先移民到新加坡,然后再到南美。

2000 年8月1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批准了云南省公安厅提请对谭晓林进行逮捕的意见,并经公安部报国际刑警组织于 2000 年 10 月 25 日批准对其签发了红色通缉令。

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国际通缉令。红色通缉令的发布使谭晓林处于各国警方的严密关注中,切断了他逃离缅甸的通道。谭晓林也是我国第一个上了红色通缉令的毒贩。

诱捕与押送

2001 年 4 月 21 日,心情不错的谭晓林正在家逗刚满月的小儿子玩,正在这个时候,缅甸 39 师师长约他到贵概(一个重镇)一趟,理由是缅甸军方大佬与国防部第一秘书长要来,让其去汇报与国防部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

谭晓林一听,心里十分高兴,立马带上几个心腹保镖,马上前往贵概。到了 39 师的司令部后,一名副官对谭晓林说:「谭老板,上面来的长官正在开会,请你在军部先等一下。」

过了一阵子,谭晓林发现房子外突然多出几百个缅甸军人,有架机枪的、有扛火箭炮的,还有装甲车。这时 39 师师长与副官跑进来对谭晓林说:「发生了兵变,要把你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坐直升机先走吧。」

缅甸经常打来打去,兵变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谭晓林也是见怪不怪,并没有放到心上,随军官上了直升机。在离木姐 10 多公里的地方飞机降落。

谭晓林刚下飞机,就被几个士兵给铐上手铐。

愤怒的谭晓林问道:「你们为什么抓我?」

其中一名军官如实说说:「谭老板,对不起了,是中国政府要引渡你!」

谭晓林听完后,便默不作声了,因为他知道,如果是缅甸政府或是地方武装,他还有机会用钱换命,但是中国政府要人,他的后果只有一个。

金三角各路毒枭很快就知道谭晓林失踪的事,对此十分关注,这些手上有家伙的毒枭猜测谭晓林可能会引渡到中国,于是放言,不能让活着的谭晓林带到中国,哪怕离开了缅甸也要干掉他。

毒枭们之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谭晓林知道太多了,例如缅甸的制毒工厂在哪里,谁是中间人,地下钱庄,以及他过手的毒品的上家与下家,还有他赚的黑心钱的去向……

木姐到中国很近,但就是这短短的距离,中国警方在押运过程想尽了办法。在木姐,中缅双方完成了移交,中方按照事先制定的六真六假方案来执行押送,所谓的六真六假就是:

真假谭晓林

真假车队

真假行车路线

真假关押地点

真假出发时间

真假落地时间

中国警方从缅甸一方接手谭晓林后,立马就把他带到一个屋子里面,让一个身材跟他一样的警察,假扮谭晓林。

随后,中国警方给真假谭晓林穿上同样的衣服,分别戴上头套,穿上防弹衣,铐上手铐。先是让假的谭晓林以较大的声势先走,然后才让真的谭晓林从另外一条小路走。

从木姐到中国境内其实就一会儿的事情,但这是一条充满危险的路,所幸并没有出什么意外。进入了国境后,为了确保谭晓林的安全,中国警方甚至动用了八、九辆车,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押送。

最终在周密的安排下,谭晓林完好无损的到达昆明,接受审判。

伏法

经过几年的审讯与确认。法院认定谭晓林,共计走私、运输、贩卖毒品海洛因 2057.361 千克(即两吨),以及麻黄碱3吨。

需要说明的是,谭晓林自己供出的毒品数目远远高于这个数值,法院采信的是公安机关实际缴获的的毒品数量与有确凿证据是谭晓林发出的的海洛因数量,毕竟法制社会,办案要讲证据。

至于实际的数量有多少,就海洛因而言,已经无法估计,最少也要超过谭晓林供述的 2 吨,有人估算为 10 吨左右。

2004 年 6 月 25 日上午,云南昆明「6·26 国际禁毒日」前一天,谭晓林伏法,这位金三角的新一代毒枭走完了自己 41 岁的人生旅程。

谭晓林在伏法前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到:「在狱中,我专门给儿子取名为谭诚,希望他将来长大后诚实做人。」

谈到他的母亲时说,「庆幸的是,与我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正好在我被捕前一年,她病危的最后日子里,我整整守在她床边一个月。那些天,母亲一再对我说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要埋在中国!那时,我只好回答:好!好!其实,那时回中国,我想都不敢想……」

谈到对毒品的看法时候,谭晓林说:「(毒品)是很残酷无情的东西,而且只要你沾了毒品,良知就泯灭了,发再多的财也没用,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天理。」

原央视记者王志问谭晓林:「如果能活下去的话,那会干什么,能干什么。」

谭明林的回答是:「活下去,我还是做一个正正当当的生意人吧,正当生意人,平淡点,平淡总是真嘛,这句话我原来听说过,才是真真实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