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甄 过

第94个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今年的八一注定与众不同,因为一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的法律即将施行。

这部法律,将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的具体内容专章进行了明确,从荣誉维护、待遇保障、抚恤优待、法律责任四大方面保障军人权益和地位,处处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物质保障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保障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维护军人地位、保障军人合法权益,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近年来,我国相关法律规范、制度安排一直处于不断完善中,从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出台《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到开设“军人依法优先”通道、悬挂“光荣之家”牌匾和送立功喜报等等,诸多措施旨在更好地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真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不仅仅有赖于政策法规的保障、社会氛围的营造这些客观条件,更需要充分发挥军人的主观能动性,凭借自身的付出赢得认同。对军人来说,获得尊崇,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贡献了多少;不在于享受了优厚的待遇,而在于创造了多大的价值。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永远都是他们赢得人民认同与尊崇的最大底气。

革命年代,军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捷报飞来当纸钱”的大无畏精神,赢得了全民族的尊崇和支持。掏腹断肠誓死不当俘虏的陈树湘;像炭火一样发光发热的张思德;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体堵枪眼的黄继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犹如一座座灯塔,用牺牲奉献点亮了人民军队的历史星空。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别,但他们的名字都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连在一起,得到了人们永远的敬仰和纪念。

军队是为人民而战,这样的党和军队必然赢得人民。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一切为了人民”的坚定信念没有过丝毫动摇。这个一言一行都从群众利益出发的队伍,必然受到尊崇。

谁能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谁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尊崇,这是始终不变的道理。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样子,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风采。每一代军人都应该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不同时代的社会尊崇。高原海岛披星戴月的矢志坚守,危急关头义无反顾的“最美逆行”,都是这个时代军人最好的样子。

今天,在和平的天空下,虽然少了刀光剑影,但军人并未远离生死考验,仍要继续奔赴新的战场。训练场上、救灾一线、维和前沿……英勇的战士仍在继续冲锋。

日前,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危难时刻,人民子弟兵再次逆行。抢修加固堤坝、转移家具物品、清扫淤泥杂物……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每一个危难时刻,总有他们逆行的身影,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军爱民,民拥军。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场景也在深刻诠释着人民对中国军人的尊崇。

在卫河鹤壁段决口现场,有不少组织和个人自发为一线武警官兵们送来了午餐和饮用水,一位来送餐的鹤壁市民特意选择周六闭店,为前线人员送来了100多份午餐;在许昌市长葛市,第83集团军“杨根思部队”官兵在完成抗洪任务后悄悄撤离,当地群众自发前来送行,一名系着红领巾的小男孩给兵哥哥们送花敬礼:“我喜欢你,长大了我也要当兵”;7月27日上午,武警河南总队鹤壁支队的官兵们完成当地抗洪任务悄悄撤离,一位大娘看到子弟兵要走,掏出手帕默默地抹眼泪,挥手向战士们告别。

自发送来的午餐、长大了想要成为你、告别时的不舍,这些都是当今时代人民群众对中国军人尊崇的具体体现。

真正的尊崇永远都是靠军人自己争取来的。于军人个体来讲,当他是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军人时,他就必定会得到其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身穿军装,不思打仗、只会算帐,不思进取、只想退路,是得不到尊重的;于一支军队来讲,他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尊重这支英雄的军队。

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每一个为国为民奉献付出的人,甘洒热血的英雄必将受到世人的瞩目,英雄的中国军人也必将受到全社会的尊崇,功勋军人将满载勋章走向荣誉“C”位。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