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来形容美女, 而这句话分别对应着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今天我们就来聊这个大家都喜欢的话题。

一、西施
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人。越国臣服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国难当头之际勾践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吴王为西施修建了很多宫殿、水池、龙舟舞台等等,夫差终日沉湎女色,不理朝政,国力渐渐衰落。最后吴国走向灭亡,西施也就此下落不明。
民间对西施的下落有很多种说法,被沉江而死的说法居多,而最为风行的说法是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民间小说也对西施和范蠡有很多描写。但就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任何范蠡和西施最后在一起的考古证据。
话说西施在河边洗衣服,河里的鱼看见了西施的美貌,忘记了游动而沉到江底,所以民间用“沉鱼”来形容西施的美貌。这就是“西施浣纱”的由来。

二、王昭君
在不少影视题材里,汉朝为了给匈奴求和,所以不得不让王昭君出嫁。而历史上汉宣帝时期,匈奴已经分裂为南北匈奴,而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已经降汉称臣。呼韩邪单于曾三次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在第三次觐见的时候,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赏赐给呼韩邪单于。所以不存在“汉朝屈辱求和”这种情况,也并无王昭君自愿请行一说。
话说在出塞的路上,王昭君心绪难平,于是一边前行一边弹奏《琵琶怨》。听到这优美的琴声,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连大雁都忘记了扇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人们用“落雁”来形容王昭君的美貌。这就是“平沙落雁”的由来。而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明代《古音正宗》,是后人的美好想象罢了。

三、貂蝉
是小说《三国演义》虚构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为离间董卓和吕布,先将歌妓貂蝉许给吕布,后又把貂蝉献给董卓。于是吕布怀恨在心,最终刺杀了董卓。
“貂蝉拜月”最早出自元代《三国志平话》,话说董卓回府后,看见貂蝉在后花园烧香拜月,希望和走散的丈夫吕布团圆。这时正好云彩挡住了月亮,于是王允逢人就说养女貂蝉的容貌,连月亮见了都赶紧躲起来。于是后人用“闭月”来形容貂蝉的容貌。“貂蝉拜月”在元代文学中寓意为“祈福团圆”。
《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都有貂蝉的人设,但就目前来说没有任何正史文献记载貂蝉的存在。在《三国志》中,吕布确实有一位妻子,育有三子,但却不是貂蝉。

四、杨玉环
杨玉环本是唐朝寿王李瑁的妻子,后又被李瑁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纳入后宫。唐玄宗非常宠爱杨玉环,很快杨家就得势于朝廷,这里面就包含杨玉环的族兄右丞相杨国忠。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安史之乱,杀死杨国忠,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遗体,虽未找到遗体,但《新唐书》与《旧唐书》的记载杨玉环均死于马嵬坡。后人传说杨贵妃没死,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话说杨玉环在花园赏花,无意间碰到了一株草,草的叶子立刻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所以后人用“羞花”来形容杨玉环的美貌。但个人认为,碰的就是含羞草。